第二节胡适与新文学建设时代的词学研究

书名:中国词学史 作者:谢桃坊 字数:338179 更新时间:2019-11-27

  词体文学被作为新文学历史渊源之一,它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真正地显示出来了。这是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们胡适、刘复、钱玄同、俞平伯、郑振铎等的共同认识。在新文学建设时代,词学成了国学研究的一个专门的学科而受到重视。胡适对词体文学非常有兴趣。他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以新文化的观点,以新的方法与白话的表述方式来研究词学的。他的词学观点与方法在现代词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我国现代词学的奠基者。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出生于上海。初名洪骍,谱名嗣糜。幼时在家乡读私塾,1904年十四岁时到上海,初进梅溪学堂,次年转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读农科,后攻文学,1915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研究部,受业于哲学家杜威,成为实验主义的信徒。他于1917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由美返国执教于北京大学,1928~1930年曾为吴淞中国公学校长,1931~1937年主持北京大学文学院。在此期间先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月刊,与傅斯年等创办《独立评论》。于1938~1942年出任驻美国大使,1945~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57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卒于台北市。

  在教育学、哲学、史学、文学等领域内,胡适都有很大的建树。词学研究仅仅是其学术研究中的很小一部分,然而却有鲜明的时代特色。1905年他在美国留学时的日记里便保留有许多读词的札记。他于1922年发表了《南宋的白话词》,1925年发表了《词的起源》,1926年发表《词选·自序》,1927年出版了《词选》。他还钞录并校勘了《云谣集》杂曲子三十首,另外发表了关于欧阳修、朱敦儒、贺双卿等词人事迹考证的文章。这些词学论著虽然与现代许多词学家的论著相比较是不够宏富的,但它的意义在于唤起了词学研究的一个新时代。

  从现代新文化思想出发,胡适发现了词体文学的新的价值,形成了新的词史观念,提出了新的艺术鉴赏标准。

  王国维的“时代文学”观念,为胡适所继承和发展了。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里即是以“时代文学”的观念来说明文学改良必要性的: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论,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班固之文,有韩、柳、欧、苏之文,有语录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进化也。试更以韵文言之......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36.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