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1933—1996),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66年发表的“1+2”论文,成为征服哥德巴赫猜想路途上的里程碑,其成果被称为陈氏定理。在解析数论、组合数学等多方面有建树。曾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励。
一 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
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胪雷村,从小就是一个瘦弱、内向的孩子。当时他的父亲陈元俊在闽侯县邮局工作,家境虽然不够优越,但比起乡间的普通百姓还是要强一些。因此在那个国家衰败、民不聊生的年代,陈景润有幸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所有的学科中他最钟爱数学,演算数学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别人眼里枯燥无味的方程式,在他眼里充满了亲切感,是他生活里最大的乐趣。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学院念高中时,有一个数学老师叫沈元,曾经是台湾清华大学的航空系主任,不但知识渊博,讲课也十分生动有趣。有一次,这位老师在课堂中讲到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1742年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很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符合这一规律,但这需要证明,否则只能称之为猜想。他自己未能够证明它,就写信向另一位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教,但是欧拉也没能够证明它。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200多年来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然而至今也没有人成功地证明这一猜想。接着沈元老师又讲了一句极富哲理的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元老师没有想到,这句话激发了
少年陈景润极大的兴趣,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从此摘下皇冠上那个璀璨的明珠,成了他一生呕心沥血、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二 风雨中永不改变的执着
1950年,陈景润考上了厦门大学数学系,因成绩特别优异,国家又急需人才,1953年提前毕业,分配到北京四中当数学老师。陈景润不善言辞,讲课效果并不理想,再加上不会照顾自己,不注意营养,很快积“忧”成疾,患上了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症,一年内就住了六次医院,做了三次手术。但是无论多艰难,他都无法割舍对数学的喜爱。当时,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刚出版,他就跑去买了一本,在病床上避开医生和护士,偷偷地钻研它。他节衣缩食,一分钱也不随便花,连牙刷都舍不得买,把所有的钱攒下来,准备用于他的数学研究。
后来在他的恩师、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的帮助下,陈景润回到了厦门大学,专心从事数学研究。他在数论方面一系列出色的研究,很快受到华罗庚的重视,根据华罗庚的建议,1956年,陈景润发表《他利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引起华罗庚的重视。次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到了这里,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在数学上的才智开始开出绚烂的花朵。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方面,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研究结果。单单是这些成果,他的贡献就已经很大了。但是那个少年时期植根于心中的梦想从不曾忘却,有了较好的条件和充分的依据,他决定开始向这个梦想进发了。
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在数学领域里艰苦卓绝地跋涉。他全身心地投入思考与运算当中,不分昼夜,废寝忘食,满脑子只想着这一个问题。徐迟在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描写到:“一心一意地搞数学,搞得他发呆了。有一次自己撞在了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通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外界的嘲讽,身体的病痛,都不能使他有一分一毫的动摇,他心无旁骛,向着目标,不屈不挠,奋勇攀登。经过无数的失败与挫折,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他完成了厚达200多页的长篇论文,证明了(1+2)这个命题。国外的数学家在证明(1+3)时,使用大型高速的电子计算机运算,而陈景润却是用纸和笔运算,攻克了这个数学高峰。在1966年5月的《科学通报》上,他以简报的形式公布了这一成果,但未发表他的证明。因此当时国外的数学家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陈景润认为一定能用更简单的方式证明这个命题,并着手准备修改完善这个证明,可是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文革”中,陈景润也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他安心工作,钻研学问,迷于专业,然而这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科研路线的“安钻迷”的典型。他被批判了,修正主义苗子、安钻迷、白专道路典型、白痴、寄生虫、剥削者,一大堆的帽子扣在了他的头上。在“专政队”,本来体弱多病的陈景润,病更加严重了,晕眩、休克,经常栽倒在地上。后来,他被释放了,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他又开始读书、运算。但常有人来敲门、查户口,弄得他心惊肉跳。有一次,几个人存心不让他读书,拿着钳子将他房间里的电灯铰了下来,还把开关拉线也剪断了。为了继续读书,继续研究,他买了一只煤油灯,怕光线外露,在窗户上糊了厚厚的报纸。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白天他经常躲在图书馆一个小书库的角落里,偷偷地看书。为了能够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多年以来,除了英语,陈景润还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就这样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白天在小书库的一角,夜晚在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中微弱的煤油灯下,他阅读、思考、演算,食不知味、夜不能眠,全然不顾身体的健康,继续潜心钻研他的数论。
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单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共20多页,对原来的证明进行了大量的简化与改进,做出了超越前人的独创性成果,不但超越了国内水平,也超越了国际上的先进水平,把200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
三 生前身后名
陈景润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了世界。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对陈景润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各国的数学家纷纷发表文章,赞扬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个成果”。当时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合著的《筛法》一书已完成,共10章,正准备出版,他们见到陈景润的论文,立即停止付印,并以《陈氏定理》为题,在书中增加了第十一章,将其称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英国数学家赫胥黎在给陈景润的信里惊叹:“啊,你移动了群山!”美国科学院副院长访华时问陈景润:“是什么力量和毅力,使你大力推进了如此之难的哥德巴赫猜想呢?”1978年和1982年,陈景润两次受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1979年法国出版了古今一千多位大数学家的传记,陈景润也位列其中。
虽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但陈景润毫不自满,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他以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数学研究,物质生活的匮乏,政治生活的紧张,都未能动摇他的梦想,无论是在外部条件艰苦时,还是在遭受疾病折磨时,他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他用一生的奋斗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事迹和拼搏献身的精神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的传奇人物和学习楷模。
如今,陈景润已经离我们远去,他的遗物、手稿,已经被永久地保存并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供人们世代瞻仰和缅怀,同历史上所有的英雄人物一样,名垂青史。能享受这种礼遇,是他生前从来不曾想到的。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少年宫
2006年4月4日,陈景润的夫人由昆女士看着陈景润的铜像。当日上午,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铜像揭幕仪式在厦门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