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与歌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转折刘继辉

书名: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3-2014) 作者:唐诗 字数:177520 更新时间:2019-11-28

  歌谣与诗是中国文学研究中一对密切相关的范畴,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学习,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以征集与研究为主的歌谣运动为新诗创作提供了参考,学界开始重新审视歌谣与诗的关系,尤其是歌谣与新诗之间的互动与借鉴。

  一、新诗的歌谣化

  诗与歌谣是关系密切的,也是一脉相承的。世界上最富有独创性的伟大诗篇,都和“民间制作”之间存在着深重的关系。纵观我国诗歌发展史,每一种诗歌体裁的出现都是源于民间歌谣的传唱,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下的新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近世歌谣的影响。

  在最初的新诗发展过程中,一些新诗创作者通过模仿歌谣或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企图将民间歌谣融入新诗创作中,然而,因为模仿得太像只能当作歌谣不能称之为新诗,或与通俗读物混淆于一体而失去了作为文艺作品的特性。由此可知,歌谣并非不能作为新诗的参考,而是怎样做才能确保“新诗之所谓新诗”,从而避免“新诗”流于通俗读物而失掉文艺作品的特性。

  新诗创作除了模仿或借鉴外国诗的模式外,也融入了一些中国近世歌谣的成分。首先,新诗音乐性的仿效。其次,新诗的“自然流利”和诗意隽永的吸收。

  虽然新诗吸收了歌谣的节奏、山歌的譬喻及童谣的“自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间歌谣能够代表新诗。新诗有其鲜明的特征:欧化的文法、白话的语言、固定的模式、固定的风格及其固定的作者。

  二、歌谣的诗化

  20世纪20年代发起的歌谣运动,不仅是对近世歌谣的征集与整理,还有学者对歌谣基本问题的探讨,诸如歌谣的价值、概念、内容等。就歌谣的自身定位而言,学界曾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即歌谣是......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7.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