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到这里,遥望彻底湮没了千年古城和无数生命而形成的叠溪海子,浮想联翩……
1993年8月,“川西羌藏旅游开发公司”立了块“叠溪地震六十周年祭”的石碑,写道:“高于岷江270米之叠溪台地轰然陷落,蚕陵重镇荡然无存,方圆20余个羌寨覆灭,6865人瞑目九泉……丙寅年五月初九午时(1986年6月15日12时20分),叠溪大小海子天然坝倏然决口,6米洪峰汹涌澎湃,松茂之路多为水毁,松潘境内54辆旅游车,1200游客为困,洪峰之下,疮痍满目……民苦不堪言。叠溪地震,甲子一周,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天灾莫测,人事宜工。愿吾辈护生态,开富源……罹叠溪之难者千古!”
遥想百年前的20世纪初,四川森林覆盖率是40%,到处郁郁葱葱;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全川滥伐森林,森林覆盖率直线下跌至9%……“文化大革命”后有所改善,全川奋起植树造林,到2000年11月,森林覆盖率达24%。
然而,“乱砍滥伐”多年来仍未根绝,后果严重:成都至九寨沟国道上几乎每年都有山体滑坡,砸烂、掀翻过往车辆的事时有发生。2001年7月23日,《成都商报》上说叠溪“突现红湖水”,我想这不是什么好现象,多为半水土流失之兆也。
叠溪地震后成都红十字会派出人员查勘岷江水情叠溪地震湖奇观“神龟回游”,山如神龟,湖水下面是一座完整的千年古城
天灾总是难免,人祸不该发生。但愿经过我们的努力,尽量避免可以避免的灾难发生!但愿这由千年古城的毁灭为代价换来的叠溪海子,永保她今日的鸟语花香,碧波荡漾,不要再发生新的灾难!
注释:
①张雪岩:《叠溪大地震亲历记》,《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1982年。本文下面凡提及张雪岩处,多参见此文,不再注明。
②四川省地震局“叠溪地震调查组”:《1933年叠溪地震》,1981年。
③郭涛:《四川城市水灾史》,巴蜀书社,1989年。
④《新新新闻》1933年10月16日《特别通讯》。
⑤《国民公报》1933年10月21日。
⑥民国版《乐山县志》。
⑦冷涛、邓成蓉:《阿坝州旅游大全》,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