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润天府

书名:成都简史 作者:何一民 王毅 字数:286582 更新时间:2019-12-02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文明

  及中华文明世界四大古文明均是依靠河流而产生。水利事业是这些文明形成

  和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之一:古埃及美尼斯王朝在尼罗河两岸建造的堤防工程

  和灌溉体系使文明达到顶峰;两河流域的纳尔-汉谟拉比灌溉工程造就了巴比

  伦王国的辉煌文化;印度河流域的人们在洪水泛滥的台地上开挖渠道,种植

  水稻,带来了古印度文明的极大发展;而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更是与水利有着不解之缘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者,正是治水英

  雄大禹。春秋战国至秦,长江、黄河流域先后兴建了邗沟、灵渠、鸿沟、郑

  国渠、漳水十二渠、都江堰等若干大型水利工程,使中国的水利技术居于世

  界领先地位。

  与西亚和欧洲国家治水理念相比,华夏文明的治水理念更多地表现为对

  自然的顺应和综合利用,它所蕴含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来源于对自然的敬畏

  和尊重,其中的经典之作便是都江堰。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水利工

  程,但大多数古代水利工程的使用周期相对较短,有的几十年,至多几百年就

  废弃了,世界上唯有都江堰是建成2000多年以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古代水

  利工程,也是世界水利史上化水害为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

  典范,从而奠定了成都平原发展成为天府之国的基础。

  一、从大禹到李冰

  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传说从岷山深谷走出一位治水英雄——大禹。大

  禹的父亲鲧也是一位治水能人,然而不幸的是,他面对滔天洪水仍然采用传

  统的堵截办法来治水,结果不仅毫无成效,反而因此失去性命。大禹继承父

  志,继续治水,他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最终治水成功,九州安宁,天下大

  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

  —夏朝。文献记载“禹兴西羌”“禹生石纽”,

  大禹出生在岷江上游之畔,他奉尧帝之命治理九州洪水之前,就曾在蜀地先

  行治理过水患,取得成功,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

  据古气象学研究,距今4000多年以前,岷江上游雨量充沛,年温比现在

  高2~3℃,夏秋雨量集中,故有“西蜀天漏”的气象特点,每当大面积暴雨

  发生,多使岷江干流和支流洪峰重叠遭遇,造成江水泛滥,洪水四溢,平原

  低洼处常常变成泽国,水患十分严重。居住

  在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先民,为了取得栖息生

  存的权利,与洪水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大禹

  从岷山深处来到成都平原。《尚书·禹贡》

  载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他率众对

  岷江水系进行了疏导,由西向东开挖了一条

  人工河道“沱”以泄洪,但此“沱”并非今

  天成都平原的沱江,而是今都江堰西南至

  成都东南与流江汇合之古郫江。大禹“导

  江”,疏通了岷江水系,为后世治水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蜀地不仅有大禹治水传说,综合四川地

  大禹像

  方文献以及考古资料可知,蚕丛、柏濩、鱼

  凫、杜宇、开明氏等时期,都曾组织过或大或小的治水活动。

  秦并巴蜀后,国力强盛,开始确立了统一中国的宏伟目标,而蜀地则被

  赋予秦国战略基地和粮仓的重要功能,大规模治水成为发展农业的当务之

  急,于是治水英雄李冰也应运而生。

  《史记》是最早记载李冰在蜀治水的历史典籍。司马迁在《史记》中

  记载:“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

  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

  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司马迁用62个字非常精练地概述了李冰在蜀地兴

  水利的事迹。

  李冰是秦昭襄王时的蜀郡守

  a,他知晓天文地理,精通治水,对道家文

  a关于李冰何时任蜀郡守,最早的文献记载有两条:一是汉应劭《风俗通》记载:“秦昭王使

  李冰为蜀守。 ”另一个文献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 ”据

  相关研究,《华阳国志》所载有误。

  《史记·河渠书》中关于李冰治水的记载

  化有精深的领悟。其时岷江水患十分突出,尤其是岷江从山高谷深的岷山进

  入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之时,犹如脱缰的野马,夹杂着大量泥沙向成都平原

  奔腾而来,但在玉垒山前受阻,于是改道向西,导致每年涨水季节,成都平

  原东旱西涝,灾情十分严重。李冰到任后,立即投入治水工作中,他和其子

  二郎率众不辞辛劳和危险,对岷江各段进行了大量实地勘测,认真总结前人

  治水经验,提出了系统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修建了千古传颂的伟大水利工

  程都江堰。李冰父子其他成功的还有导通洛水,穿二江于成都等。李冰又创

  造了凿井汲卤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李冰为蜀地水利建

  设和经济发展鞠躬尽瘁,蜀人为了纪念他,尊其为川主。虽然关于李冰的出

  生地和生卒年都无史书记载,但他的名字却与都江堰一样永存。

  二、千古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今都江堰市城北2公里,是岷江干流由峡谷进入成

  都平原的起点。李冰在修都江堰之前,对渠首位置选择做了大量的实地勘测

  都江堰全景图(成都博物馆提供)都江堰全景图(成都博物馆提供)

  工作。成都平原是岷江、湔江、石亭江、绵远河、文井江等江河所形成的冲

  积平原。岷江冲积扇正好位于中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居于中间位置。

  从防洪治水的角度看,岷江水治理了,成都平原也就安全了。从灌溉的角度

  看,由于平原北侧和南侧的海拔均低于中脊,只有岷江位于中脊之上,合理

  疏导岷江能够对成都平原形成自流灌溉。由此看来,治理岷江是成都平原化

  水害为水利的关键所在。李冰父子将都江堰渠首建在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

  起点,这里是最佳选择:取水位置高,对下游灌区有高屋建瓴之势;河流坡

  陡,引水方便;水量丰沛,若调节得宜,既能满足灌溉,又符合运输之需。

  在中外历史上,有很多水利工程都是筑坝引水,而这种水利工程虽然在一定

  时期会发生作用,但寿命有限,而且当洪峰太大时就会导致坝毁水溃,造成

  更大的灾难。因而李冰父子在考察山川地势和总结前人治水经验基础上,设

  计了无坝导水的都江堰渠首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主要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大工程构成。鱼嘴分水堤

  是建筑在岷江出山口呈弯道环流江面上的一个大型堤堰。堤堰的前端酷似鱼

  首,故名鱼嘴。宝瓶引水口是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人工凿开的一个口

  子,因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飞沙堰是泄洪道,具有泄洪排沙

  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鱼嘴将岷江一分为二:右为外江,即原岷江河道,河床宽而浅;左为

  内江,河床窄而深,流入宝瓶口。在水位较低的枯水季节,江水经前面的弯

  道绕行,主流顺势而下,六成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北江,保证成都平原生产、

  生活用水。在水位升高的夏秋洪水季节,水势受弯道制约小,主流直冲而

  下,六成的江水从河床宽的南江排走,保证成都平原不受洪涝之灾,即所谓

  “四六分,平旱涝”。

  鱼嘴是一种无坝分水、引水堤,与全球大多数治水中常用的拦河筑坝完

  全不同,是古蜀人在长期治水中所摸索出来的一种特殊技术,并在川西坝中

  普遍使用。

  飞沙堰在枯水季节是离堆与鱼嘴之间的坦途行道,起到壅江导水的作

  用,在洪水季节则是内江的泄洪排沙道,使进入宝瓶口的沙石减到最小。

  宝瓶口是内江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江水经宝瓶口后的各个水闸、水

  渠,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

  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彼此配合,相辅相成,发挥了分流、排沙、滞

  洪、引灌的作用,既保证了平原的用水,又不至于形成水灾。

  作为一项系统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集中体现并发展了蜀地传统的治

  水技术,具有精密的科学性,体现了李冰和蜀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天人

  合一的智慧。

  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还有三大技术非常出名,即“笼石技

  术”“干砌卵石埂”“马槎技术”,均是蜀地传统治水技术的发展与延续

  a。

  干砌卵石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金煜地点出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卵石护岸

  四川温江红桥村遗址出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a在修建都江堰分水堰的过程之中,水工们曾采用江心抛石筑堰的办法,但湍急的江水立

  即将石头冲走。故而李冰让人用竹编成笼,圆径三尺,长十丈,内装石头,然后再沉入江底,终于

  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此种办法既能就地取材,施工、维修也简单易行,更重要的

  是,笼石层层累筑,卵石间空隙减少洪水的直接压力,可免除堤埂断裂崩溃,不仅能抵抗洪水冲

  击,还能适应河床变化。此种方法实际上在李冰之前,蜀人就已经采用,考古工作者在成都金沙

  遗址发现相当于商、西周时期的竹笼卵石埂遗迹,在成都方池街也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笼笼

  石遗迹,证明在李冰修都江堰前,蜀地已广泛使用竹笼笼石技术治理水患。干砌卵石埂技术在都

  江堰工程中也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距今4000年以前

  的郫县古城的城垣即采用卵石堆砌加固城墙,在成都温江区红桥村发现有距今约4000年前堆砌

  卵石护岸的遗迹。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吸纳了古蜀人的治水智慧,根据需要用竹笼卵石砌成堤

  埂、护岸埂、鱼嘴分水堤、溢洪坝等,将古蜀人的治水经验进一步发扬光大。马槎,是都江堰水利

  工程中用于挡水的设施,用三根木柱架成,前面两根称为“罩面”,后面一根为“箭头”,捆束的竹

  绳叫“牵藤”。这一技术延续了蜀地4000年以来使用竹木材料治理水患的传统。

  李冰为了测量水位,控制水量,曾于玉女房下江水中立三石人,水竭不

  至足,盛不没肩。“三石人”为中国最早的水则

  a。1974年和1975年,都江堰

  管理局在修筑外江索桥和堤坝时,在今鱼嘴下游的外江一侧,相继发现了两

  尊石人,石人的发现证明了史书所载并非虚妄。

  李冰修建都江堰,充分吸收了中原和古蜀治水经验中的精华,可谓是集

  华夏治水经验之大成。

  三、平原灌渠系统与二江工程

  李冰除修建都江堰渠首工程外,还对岷江和沱江进行大规模整治,从而

  使成都平原的河道进一步疏浚,既可行舟,又可灌溉农田,形成了自流灌溉

  系统

  。《华阳国志》中对整治岷江、沱江的支流工程有较明确的记载:“冰

  又作笮通汶井江,径临邛,与蒙溪水、白木江会,至武阳天社山下合江。

  此其渠皆可行舟,又导洛通山洛水,出瀑口,经什邡、雒,别江会新都大

  渡。”汶井江今称西河,是岷江中游的支流;武阳江即今南河,亦为岷江支

  流。这一工程沟通了汶井江、武阳江、岷江的水路交通,并打通了岷江与沱

  江的水路。

  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尽管有不少河流池沼,但多为相互隔

  离的水体,另外,不少河流因长期泥沙淤积而不流不畅,李冰为此“穿二江

  a水则,是中国古代的水尺,又叫水志;最早的水则是李冰修都江堰时所立三个石人,以水

  淹至石人身体某部位,衡量水位高低和水量大小。

  都江堰灌溉工程在李冰时代规模并不大,而随着时间的转移,灌溉工程不断扩大,至今都

  江堰灌溉工程包括成都平原直灌区的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府河、毗河、人民渠、东

  风渠、沙沟河、黑石河、西河、三合堰、黑龙滩水库、龙泉山水库、通济堰等工程。截至1998年,

  全灌区已建成干渠37条,长1925公里;分干渠60条,长1625公里;支渠272条,长3627公里;斗渠

  2848条,长11847公里。斗渠以上建筑物4.89万处。其中,干渠工程有水闸998座,隧洞334座,渡

  槽415座,涵洞964座,倒虹管91座。蓄水设施有大型水库3座,总库容8.78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1

  座,总库容3.26亿立方米;小型水库594座及堰塘7.3万处。因此,都江堰渠首工程与都江堰灌区

  工程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自流灌溉体系。

  (郫江、检江),双过成都城下,以行舟船”

  a。郫江和检江原为自然河流,

  也就是今府河和南河的前身。二江得到疏浚后,水量大增,为成都居民提供

  了稳定且充沛的水源,同时也可以行船,与长江中下游建立了直接的水上交

  通运输联系。两江水运改变了成都地理位置较为闭塞的劣势,促进了成都与

  外部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成都在汉代“列备五都”奠定了基础。

  二江工程使郫、检两江在成都城南自西向东并行,在城东南折而南行,

  在今黄龙溪汇入岷江,不仅为成都平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而充

  沛的水源,而且造就了成都“两江珥其前”的城市格局。李冰将原位于成都

  城中的“市”,迁到南城外郫江与检江“二江”之间,便建成了当时西南地

  区甚至整个秦国最大的“市场”。该市场北倚郫江(内江),南临检江(锦

  江、外江),面积巨大,水路交通和用水都极为便利。从管理角度看,该市

  场位于当时成都城外近郊,既避免了大型市场对城内居民生活和城内秩序的

  干扰,又方便了城内居民的商业交换购物活动。该市场以“二江”为墙,桥

  为门、喉,便于控制管理。“二江”两岸不仅有着进行商贸的市场,而且也

  是成都的工业区,秦汉时著名的官营作坊“东工”“西工”,及锦官城、车

  官城等,均沿“二江”分布。成都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商品集散

  地和丝绸、漆器和车辆生产基地。李冰在两江之上“造七桥,上应七星”,

  后人又造两桥,从而使成都形成了“两江珥其前,九桥带其流”的格局,并

  使成都城市内部交通不因河流纵横而发生困难,方便了百姓的生活和生产运

  输。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历朝历代的治理,不仅改变了古代成都平原的

  生态环境,使成都平原从此不再遭受重大水患之害,而且也改变了成都平原

  的农业、交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态势,改变了成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a(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在四川方言中“穿”有三层意思:一为“疏淘”即

  修治;二为贯穿、沟通;三为开凿。“穿二江”可理解为对整个二江进行了疏淘、修治,包括某些河

  道的改造、加深、治堤等。由此可见,所谓李冰穿二江,应是对自然河道的治理和疏通。

  石犀 成都天府广场东北侧出土 秦汉(成都博物馆提供)

  方式。由于都江堰的建设,岷江之水化害为利,千百年来滋润着成都平原大

  地,带动着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无穷的财富,带来辉煌的成就,故

  而世人将“天府之国”的美誉从关中地区转赠予成都平原。“于是蜀沃野千

  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

  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