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久远的传说来自广袤大地

书名:E眼臧地行(卷二)藏族文学:来自喜马拉雅的叙述和诗章 作者:万果 字数:73167 更新时间:2019-12-10

  在佛教传入雪域高原前,藏族先民就有许多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神话和传说。

  《朗氏家族史》中写道:“五大(空、风、火、水、土)之精华形成一枚大卵,卵的外壳生成天界的白石崖,卵中的蛋清旋转变为白螺,卵液产生出六道有情,又凝结成十八分即十八枚卵,其中品者系色如海螺白卵。”

  “卵生说”在藏区流传很广,后来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接受和记载了这个学说。这个学说的核心认为宇宙万物源于“空”。刚开始,宇宙是无限的一片“空”,后来发生变化,产生了轻而震荡的“气”。由震荡的“气(风)力”产生了“火”,火为热性。风与火触动逐渐产生“风”的尘土,此尘土慢慢增大,并在火的作用下,冷热不均,变冷的出现湿润,由湿润渐生“水”。风、火、水三种元素互相接触,尘土逐渐下降而凝结为“土”。

  须弥山

  藏族关于宇宙的起源说有很多种,如《世界形成歌》中认为世界是由一只巨大的神鸟通过肢体化生的方式创造的。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肢体化生的创世者是神牛(牦牛)或神龟。《沧海变桑田的传说》则反映了宇宙起源于自身的变化:它认为整个世界起初是一片海洋,由于长期刮风,尘土被吹到海面,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形成了大地。另一种说法更为复杂地描述了世界的自然形成过程:最初只有风,风以光轮的形式旋转时出现了火,火的热气与带有凉意的风相接触,产生了露水,露珠上出现了微粒,这些微粒又被风吹落,久而久之堆积成了山(地);这五种本原物质中又生出了一个发亮的呈牦牛形状的卵和一个黑色的呈锥形的卵,这些卵慢慢变成了天和海。

  有关藏民族祖先生存之地形成的传说中,最著名的当推《沧海变桑田的传说》。

  在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卷起波浪,搏击着长满松柏、铁杉和棕榈的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森林之上,重山叠翠,云雾缭绕;森林里长满各种奇花异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迈着蹒跚的步伐,悠闲地在湖边饮水;杜鹃、画眉和百灵鸟,在树梢上跳来跳去,欢乐地唱着动听的歌曲;兔子无忧无虑地在嫩绿茂盛的草地上奔跑……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和平、安定的图景呀!

  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头巨大的五头毒龙,把森林捣得乱七八糟,又搅起万丈浪花,摧毁了花草树木。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都预感到灾难临头了。它们往东边跳,东边森林倾倒、草地淹没;它们又涌到西边,西边也是狂涛恶浪,打得谁也喘不过气来。

  正当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变成五位慧空行母,她们来到了海边,施展无边法力,降服了五头毒龙。

  正当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变成五位慧空行母,她们来到了海边,施展无边法力,降服了五头毒龙。

  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风平浪静,生活在这里的鹿、羚羊、猴、兔、鸟,对仙女顶礼膜拜,感谢她们的救命之恩。众空行母想告辞回天庭,怎奈众生苦苦哀求,要求她们留在此间为众生谋利。

  于是五位仙女发慈悲之心,同意留下来与众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退去,于是,东边变成茂密的森林,西边是万顷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

  那五位仙女,则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即祥寿仙女峰、翠颜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咏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边缘之上,守卫着这幸福的乐园。那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今天的世界最高峰,当地人民都亲切地称之为“神女峰”。

  世界起源:海洋

  青藏高原由沧海变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考察、发现所证明。但是,青藏高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相当缓慢地变化着,只是近几百万年的地壳变动,才使青藏高原隆起急剧上升。最近几年对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的测定证明,高原还在不停地上升着,这个上升速度在地球历史上是惊人的,但也不过一年上升1到2厘米罢了。

  藏族古代哲学可以称为“自然与人”之学。自然与人是藏族哲学的总问题,一直贯穿到藏文化的现在,并派生出关于幸福,过去、现在与未来,人与动物、植物,人与山川、河流等等观念。

  关于自然与人的认识,藏族哲学中表现为自然与人合一的思想认识。产生于远古的《斯巴问答歌》里明显地表达了古代藏族先民对世界起源的认识。天地、宇宙,在藏语里叫“斯巴”。《斯巴问答歌》中是这样来理解天地、宇宙的形成的:

  最初斯巴形成时,天地混合在一起,请问谁把天地分?

  最初斯巴形成时,天地混合在一起,分开天地是大鹏……

  最初斯巴形成时,阴阳混合在一起,请问谁把阴阳分?

  最初斯巴形成时,阴阳混合在一起,分开阴阳是太阳……

  最初斯巴形成时,阴阳混合在一起,分开阴阳是太阳……

  这是藏族先民最初对天地混浊相连,后分为天地的看法。这种说法认为最初天地的形成、阴阳的分离是“太阳”、“大鹏”等自然物所为,天地万物不是人造的也不是神造的,而是“斯巴”(天地宇宙)自然所造的。

  几千年来,藏民族在高原上的生存发展中,创造了与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在创造这种文化的过程中藏民族的环保意识在有意和无意中慢慢形成。这种意识慢慢变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这个民族文化的精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