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言奥妙

书名:破解密码化的中国文化 作者:钟卓燊 字数:192568 更新时间:2019-12-11

  作者在第二章“文字奥秘”中提到“字”和“词”的玄妙。有了字和词,又有了第三章的“标点符号”,就可以组“句”,可以撰写文章、发表演说了。“句子”是组成“语言”的构件,但此处只谈论民间语言。

  民间语言中的语句非常简练、传神、生动且风趣,其中不乏独有的“密码”。它往往成为书面语言的养分,永远滋润着书面语言,促其丰盛繁茂。各种各样的民间语言,各有不同的语言“密码”。正是这些“密码”,使得出自平常百姓之口的语言不仅言简而意赅,而且常常带有风趣滑稽、生动活泼的感情色彩,往往能长存在听者的脑海里,并因此而不胫自走,迅速流传开来,例如民间挖苦某人傻呼呼的样子,只说:“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帮别人数钱。”这是白描语言,并没用什么形容词,但对方的傻样儿就显露无遗了。

  1.民俚

  1)俗语

  俗语作为口头流传的语言,是人民群众的口碑。它较少文气,句式自由,长短不拘,通俗灵便,比书面语言更具风趣幽默和俏皮,也更擅长于描摹世态人情。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它留下的“口碑”——它钻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各个领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空间和角落。

  俗语在历史上名称繁多,有称俗言、俚语、俗谚、古谚、谚语、鄙俚词的,也有叫恒言、常语的,还包括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据研究,从表意的手法来看,俗语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蚂蚁啃骨头”、“宰相肚里好撑船”等是形容型;“十个指头有长短”、“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等是说明型;“人心不足蛇吞象”、“拆东墙,补西壁”等是寓意型。它们之间也有交叉,例如说“宰相肚里好撑船”是属寓意型似无不可。

  象“打肿脸充胖子”、“偷鸡不着蚀把米”等俗语,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诙谐有趣,也很有表现力度,但没有一定汉语言修养(文化程度倒不一定高,特指能言善辩者),怕是不能充分了解这些话的含义的。笔者就曾被一个学了一年多汉语的德国朋友问到“猪八戒倒打一耙”一句的意思,这说明俗语虽俗,然而因它也用形容、比喻甚至借用典故等修辞方法,所以汉语言修养不足者还是会认为,中国俗语当中隐藏有不好理解的语言“密码”。

  一方面,“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这类俗语被曹雪芹写进《红楼梦》中,顿觉风采典雅、生动传神起来(俗语进入文学创作);而另一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俞文豹)这句意境优美的诗,现在常被当作鞭挞倚权傍势抢先捞得好处的不合理现象的俗语而流传开来了(俗语借用古语)。在这里,“近水楼台先得月”语涉“双关”,其中的语境“密码”对于初涉汉语者,也需要费心去“解密”的。

  近年来,一些总结人生的俗语因达意传神而几成口碑,例如“一岁登台亮相,十岁天天向上,20岁远大理想(或:为情彷徨),30岁基本定向,40岁处处吃香(或:拼命打闯),50岁再创辉煌(或:愤发图强;回头望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打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病躺在床,100岁挂在墙上(注:指遗像挂在墙上)。”人生历程的确大抵这样。若能长命如此,也算幸福、平静走到生命终点了。此类顺口溜流传极广。

  俗语还因时代迁移和观念变化而会有褒贬不同的含义,例如“吃不了,兜着走”这一俗语,多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挖苦人的俗语,可是餐馆用此俗语(其实就是该俗语的字面意思),动员顾客将没吃完的美肴菜品带走却很受欢迎;在重农轻商时代,“万事农为本”这句俗语很吃香,而在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人们对农村的发展又总结出“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技术不富”这样带经验性的话,其中隐含有“单靠农业富不了”的意思。

  公开揭露、无情鞭挞种种不正之风的俗语在民众中似很“流行”,不仅常被作为饭后谈资,而且往往还成了一些场合“活跃气氛”的说辞,例如“包公在舞台,真理在讲台,当官靠后台,发财靠乱来”、“上班一杯茶,下班抱娃娃,心怀小九九,嘴里喊四化”、“平平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吃吃喝喝混日子”、“盯的是票子,谋的是房子,保的是位子,为的是孩子”等等,给反腐败和检查现职干部“在不在状态”提供了现象线索。

  这些俗语虽说意思浅显,但各句都有其表达的中心内容。如果没有从整体上去体会,而只从片句只言的字面上去理解,可能领会不到这些俗语隐含“密码”的真谛含义。

  2)隐语

  自古以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有属于其本群体的民间秘密语。既然是隐语,就可理解为“加了密”的语言。明人田汝成《委巷丛谈》说得好:“乃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猝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也。”正因为这种隐含“密码”的民间秘密语跟本文的主旨相通,所以笔者多引用一些别人的成果,为那些想查此类“密钥”的人多提供一些我们中国人创建的隐语“密本”。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民间秘密语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⑴趋吉雅由禁忌、避讳而形成的市井隐语。市井隐语多系因避凶就吉、避俗(秽)就雅而形成的各类代码式隐语,以隐遁其辞。如明代陈士元《俚言解》卷二所载:“舟中讳‘住’,讳‘翻’。谓‘箸’为‘快儿’(今注:筷子),‘翻’转为‘定’,转‘幡布’为‘抹布’。又讳离散,谓‘梨’为‘圆果’,‘伞’为‘竖笠’……今士大夫亦有称‘箸’为‘筷子’者。又《遁斋闲览》举子落榜曰‘康了’。柳冕应举多忌,谓‘安乐’为‘安康’,忌‘乐’、‘落’同音也。榜出,令仆探名。报曰:—‘秀才康也。’世传以为笑。”此例隐语的“目的”为“就吉”;又如明代世情小说《金瓶梅》卷九七中写道:“随他那淫妇一条绳子拴去出丑见官,管咱每(今注:关咱们)大腿事。”卷八六里写道:“你再敢不敢?我把你这短命王鸾儿割子,教你直孤到老。”其中的“大腿”、“王鸾儿”即讳称男性外生殖器之隐语。此外书中的“丢身子”(出精)、“跑马”(遗精)之类,就是“避秽”隐语。现在民俗语言中仍常听见这类隐语,如以“某某走了”讳言某人死了,有些地方如广东、四川等地以“不好”隐言病了等。你叫学习汉语时间不长的人如何能解开其中“密码”,弄懂这些隐语的真实意思?

  隐语古称庾语,俗称谜语,如以莲为怜、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一类的隐语,巧妙地运用汉语谐声的特点曲折地表达爱情,但有大量的隐语如性隐语因有碍封建教义,人们多避而不谈。性隐语中最常用到的是“云雨”两字。

  古人以“云雨”作为男女性行为之隐语,当源于对天地相交化生万物的认识。他们认为,雨跟云都是天地交感的自然现象,因而用云和雨来隐喻男女性交合。这可溯源到《易经》。《易.乾.彖》谓:“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其中的“云行雨施”与“品物流形”,意谓耕云播雨,才能化育万物。

  一般认为,文学作品中以“云雨”作为男女性行为的隐语,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高唐赋》,辞曰:“妾在巫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宋玉在这里描写了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欢会。神女说她朝为云、暮为雨,总离不开阳台。后人也因之以“阳台”代指被爱恋的女子栖居之所。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曾多次借用阳台之典故,来表达他对率真性爱的追求,例如:“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以阳台云雨人!”(《出妓金陵子呈卢六》)“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寄远十二首.其四》)和“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分阳台。”(《寄远十二首.其十二》)等。

  在我国古代社会,雨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是天地性行为的结果。因此每逢干旱,男女性交便成了祭神祈雨的必要行为。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上雨篇》记:“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凡求雨之大礼,大夫欲匿,女子欲和而乐。”南宋罗泌《路史.余论》引董仲舒《请雨法》称:“令吏妻各往视其夫到起雨而止。”这里无论是“夫妇偶处”还是“吏妻视其夫”,都是指想通过男女性交来引发天地交媾的行为,从而希望达到降雨的目的。封建社会中的妓女祈雨正是这种观念的外在表现。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懂得我国古代社会为何一直用“云雨”来隐喻男女之间的性关系行为,祈雨又为何要妓女作陪?可以说,古代人认为,男女性交乃是上演天地云雨正剧的必要序幕。

  读者可能会感到奇怪,先人为何要堂而皇之将男女性交行为写在书上?原来,古人并不将性看得如后世那样污秽、神秘,孟子就说过:“食、色,性也。”古人觉得,食欲和性欲是人的两大本能,是出于自身生存和繁衍种族的需要。人之有性欲正如人之有食欲一样自然,因而他们以为,人的性欲满足了(笔者注:一需合法,二戒贪得无厌)就如同吃饱饭之后食欲满足了一样。于是他们创造了“食”这样的古代性隐语,使“色”与“食”在字面上等同。有“食”、“朝食”这样说法。《诗.郑风.狡童》云:“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情人(狡童)没有来,少女不得遂其愿,故坐卧不安,实质是性的躁动所致。再如《楚辞.天问》:“胡维嗜欲同味,而快朝饱。”大禹治水,被奉为神明,但他却与涂山女私通于台桑,故诗人诘问,难道大禹跟老百姓的嗜欲相同,只求逞一时的快乐吗?闻一多以为,“朝饱”即“朝食”,也通“淫”。

  跟“食”相关的另一个隐语是“对食”。《汉书.外戚赵皇后传》记载,“房(宫女名)与宫(宫女名)对食。”东汉人应劭解释说:“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很显然,此句的“对食”,即当今所谓的同性恋者的性行为。在古代,封建帝王荒淫无耻,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再加粉黛三千、情人若干,难免“忙不过来”,这样,被皇宫禁锢的大量青春少女,她们的正当性要求或“性饥饿”常被漠视,因此这些被幽禁的宫女由于不能与异性接触,性意识发生变态是不足为怪的,“对食”作为同性恋的隐语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宫中流传。“对食”开始专指女子同性恋,到后来,女子与阉者的不正常行为也称“对食”。南汉时宫中有一条规矩,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些受阉的状元多成为宫女的对食伴侣。故罗履先的《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因性恋对象为身份“高贵”的状元郎,所以这些宫女不仅不躲闪不隐讳,反而矜夸于人。

  同性恋者,男女都有(不知是谁的“杰作”,也不知是哪儿来的能量,现在有人竟将举国普遍用了好几十年的称谓内含给篡改了——“同志”本是对革命同事的称呼,但现已成为社会上同性恋者的称谓,且是广为人知了!如今,要是信封上写着“ХХ同志收”字样,不知那些常上网者作何种理解)。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一词,典出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据《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则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但史书中也偶有以“对食”指一般男子同性恋的。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长庆四年四月十七日,染坊作人张韶与卜者苏玄明于柴草车内藏兵仗,入宫作乱,二人对食于清恩殿。”《晋书》中也记载:“咸宁、太康之后,男宠大兴,甚于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相仿效。”

  刘勰在论述隐语的功用时说,隐语“大者兴治齐身,其次弼违晓惑”。古代的性隐语虽不关修身齐家、匡时正俗的宏旨,但它反映了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现象,“破译”这些隐语,我们可穿透历史迷雾,更清晰地了解民族文化发展的脉络。不管怎么说,不了解“云雨”、“对食”、“断袖”、“分桃”等词的实义(密表式密码,属单表替代式,即替代式换词),就理解不了含有这些词语的文章的意义。

  ⑵密话这是由回避人知而形成的隐语行话。《西京杂记》云:“长安市人语各有不同,有葫芦语、缫子语、钮语、练语,三折语,通谓市语。”光是数目字,各地各行业隐语即五花八门,如传说旧时四平市语:以一为亿多娇;二为耳边风,三为散秋香,四为思乡马,五为误佳期,六为柳摇金,七为砌花台,八为灞陵桥,九为救情郎,十为舍利子。明清时米行的行话涉及数目字时,喻:一为子,二为力,三为削,四为类,五为香,六为竹,七为才,八为发,九为丁,十为足。一望便知,这是密本式密码。若无正确“密钥”,难解其意。

  ⑶戏言类隐语这是运用多种修辞方式隐约其辞的民间秘密语,其基本应用特征是以语言游戏为主体。这类秘密语在汉语中起源早、流布广,形式亦繁杂,口头、书面形式兼具,从语言学角度追究,可谓汉民族民间秘密语的直流源泉。《国语.晋语》卷五载:(范文子对曰)“有秦客庾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之焉。”注云:“庾,隐也。谓以隐优谲诡之言问于朝也。”书中却不曾备载秦客之庾辞,而据宋人孙奭(shì,盛大之意)《孟子.公孙丑》疏云:“大抵庾辞云者如今呼笔为‘管城子’,纸为‘楮先生’,钱为‘白水真人’,又为‘阿堵物’之类是也。”“三言”、“两拍”及《水浒传》等书就有用“阿堵物”来代指钱的。庾辞即谐隐之辞,举凡涉及人体之双关语及歇后语等,均属此类语言游戏类秘密语,自魏晋以来,直至近代,流行不衰,但名称却随时代而改变。

  综上所述,民间隐语犹如需查“密本”的密话、暗语。得不到“密本”,就查不到“密钥”,因而也就脱不了“密话”中的“密”,所以隐语实在不是好懂的语言。

  据查,自宋始至民国初,先后曾有《圆社锦语》、《金陵六院市语》、《江湖切要》及《切口大辞典》之类关于民间隐语的专辑、专著流行,然而为数较少。半个世纪前容肇祖、赵元任先生等曾发表过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但自那以后就很少有人问津此道了。

  3)吉语

  吉语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大好前程的追求。吉语在人们的衣、食、住、行诸方面都有大量应用。孩子出世后,有“岁岁平安”、“长命百岁”等吉语。孩子长大后,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故有“望子成龙”、“富贵长春”等吉语。吉语在民间婚俗中也很普遍。过去姑娘订婚时,在赠给情人的荷包汗巾上,绣有“凤串牡丹”的吉祥图案,表示爱情的专注;结婚时,姑娘怀抱瓶子上花轿,寓意“怀抱平安”;瓶中盛着美酒,与丈夫同饮交欢酒,寓意“夫妻长(尝)久(酒)”;在结婚典礼上,新娘要换上由玉兰、海棠、芙蓉、桂花组成的绣花鞋,寓意家中“玉堂富贵”;新娘的被窝里放有红枣、花生、糖果、莲心,寓意“生活甜蜜”、“早生贵子”;在蜜月中,新娘要换上由梅花、玉兰、青竹、菊花组成的绣花鞋,以此祈求夫妻“百年好合”。

  在民间剪纸、年画、蓝印花布、民族服饰等工艺品上,都有以吉语为主题,通过描绘各种物象来表达吉语寓意的,例如以两条鲤鱼组成的图案隐伏吉语“年年有余(鱼)”,以一龙一凤组成图案的吉语叫“龙凤呈祥”等。显然,要懂得这些,是需要一定的中国生活阅历和古代汉文化素养的。就是说,中国吉语也含有不少汉文化的“密码”。不然,对于什么物象有吉祥的寓意、什么物象寓意什么样的吉祥等问题就会茫然无知,更加解释不了其中的为什么。如若不信,现在的年轻人(更不用说只学过两三年汉语的“老外”),究竟有多少人能说出以蝙蝠、绶带鸟、如意、灵芝组成的吉语为“福寿如意”?又有多少人能认出五只蝙蝠围在写成圆形的篆体“寿”字四周的吉语是“五福(蝠)拜寿”?能读出以鹿、爵、蜜蜂、猴子组成的吉语为“禄爵封侯”的人可能不会太多吧?当然,凡事不能绝对。实际上,懂不懂上述吉语,跟时代习俗和个人的涉猎喜好等也大有关系。

  吉语不仅祝福于生者,还服务于死者。出土文物的金箔钱上,就刻有“往升仙界”、“花开见佛”等吉语。

  吉语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千百年的延续应用,适合社会需要的便流传下来,并不断产生新的内函,如“一路平安”、“万事如意”、“延年益寿”、“步步高升”、“旗开得胜”等。有些吉语本已消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又时兴起来了,如“发家致富”、“恭喜发财”、“金玉满堂”等。

  吉语世代流传,吉语密码也会传世。

  4)丑语

  丑语也是“密本”式密码。它要作词语转换之后才可懂,但一丑语需转换为哪个词语,这就很有“讲究”了。

  在四川、重庆地区,骂人的口头禅“锤子”(陕西南人也有此说法,但不普遍)常挂在男性的嘴边,如某人吹牛把某事说得过份,有人便讥之曰:“锤子!”不同意别人的主张,也常以“锤子”否定。吵架场合中,“锤子”的使用频度更高。按,“锤子”,特指雄性阳器,一般多用于男性谑浪游戏或者吵架、骂人的场合,女性罕用(原先罕用,现在男女平等了,“锤子”一词也常从川渝地区的一些年轻女性嘴里喷出),庄重场合忌用,书面语言中绝少用。

  据余云华考究,这个词在元代有时写作“颓”。如北京人马致远《般涉调.耍孩儿.借马》:“不晓事颓人知不知”“渲时休叫侵著颓!”朱东润注云:“颓,指雄性生殖器。”因而这里的“颓人”,就是如今川味的“锤子人”。“颓”,本指公马的生殖器。这种骂人的词语,竟然堂而皇之闯进圣洁的文学殿堂!再往前推溯,甲骨文的“士”就是今日川味骂词里的“锤子”的来源——“士”的甲骨文写法,即像男性生殖器之形。原来,“根”就在这里,即成渝地区骂人的“锤子”源于古代的“士”。后来,不知自何时始,则以“士”的同音词“势”取而代之,如阉割公猪公鸡、劁骟公牛公马皆曰“去势”(长期以来,国人把阉割雄性禽/畜/兽,通统称为“去势”,当是这一概念的扩大)。

  “士”字竟还演变为“势”、“颓”、“锤”并流传下来,当发轫于古人对生育的崇拜。原始社会自然条件恶劣,洪水猛兽肆虐,人们的存活和生产收成完全靠“天”,因而先人们用对生育的发狂崇拜来跟自然抗衡,以延续短暂的人生和易衰的种族。所以,原始人把凡是与生育相关的一切都看成是美的、善的。由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开始,继而又产生了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士”——作为体现这种美好愿望的文字符号便应运而生了。因此,“士”的本义一是指男人——《易》云:“士刲羊,女承筐”(小伙子持剪剪羊毛,姑娘捧筐伴在旁);二有美义,封建时代有“士大夫”、“士君子”等词。在古人心中,生殖器没有任何猥亵的丑陋,而是被看作丰产的化身。由此可见,当今斯文场合避讳的“士”,古代则是在美好心灵支配下产生的,是与天斗、与地斗的生存意识的体现。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审美意识超越了诸如繁殖、本能等“现实”功利目的,上升到精神领域之后,人的本能逐渐被审美光芒照亮而净化了。于是乎,人们“修练出”斯文而拒绝粗俗。社会进而约定俗成,只以“士”代表男人,粗话的“士”便用同音字“势”来取代。据说,从语音上追究,“势”、“颓”、“锤”,是“士”的同音借代。

  要想全面了解汉话和汉语言,不能不了解“丑语”这个小小的汉语分支,否则,其潜藏的“密码”、隐讳的真义,是会妨碍对大众口语乃至书面语言的理解的。

  5)黑话

  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之类的“黑话”是土匪的接头暗语。这类黑话可能有其内在的“潜台词”,但也可能没什么实在意义,只作为“帮内”识别是不是同帮的“口令”,纯粹用作“帮内人”的确认符。明朝蒋一葵所著的《尧山堂外记》曾谈到,在蜀国的士人录用考试中,主考官曾跟考生在考试前约定了作弊用的暗语。暗语就是“黑话”,是“代替式”密码。要弄懂它们,就得掌握它们的密本式“密钥”。由于各行各业都有“黑话”,因此“密本”很多,“密钥”也多,“不在行”的人须“查密表”才能理解“黑话”的含义。当然,分析人员的经历、经验、文化素养等等对于“破译密码”也有作用。

  作家贾鲁生在《黑话》中揭示了当代种种黑话现象,他提出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都有黑话的“证据”是——

  犯罪分子的黑话:喻“偷盗”为——“向人民借钱”;抢劫——慰问;居民——兔子;人民币——卫生纸;偷公家东西——吃奶;偷私人东西——义务献血;人口贩子——长线红娘;匕首或刮刀——玫瑰花;搓麻将赌博——修长城;被抓起来——折了;打击犯罪、畏罪潜逃——风紧、扯呼,等等。

  国家干部的黑话:喻“开会”为——“跑马拉松”;退休——金盆洗手;到上面开会——减肥;否决——打喷嚏;赞成—-拍巴掌;县——丰田;市——皇冠;省——奔驰,等等。

  退休人员的黑话:喻“多余的人”-—“第三胎”;打扑克——人尽其才;下象棋——了却残生;去世——落实政策,等等。

  科研人员的黑话:论说“评职称过程”——《沉默的朋友》、《生死博斗》、《苦恼人的笑》;内容稍稍尖锐一点的论文不敢署真名发表,于是便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代名:“丹晓”——胆小;“海琶”——害怕;“司明”——死命,等等。

  还有些黑话也“通行于市”:官倒——老百姓磕头(官到了);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工作——诗朗颂/和尚念经/敲木鱼;丈夫在妻子和情人之间搞平衡——双轨制;物价上涨——海潮;越刮越猛的吃喝风——对虾涨价;送礼——肉包子打狗;送礼的数额又提高了——物价上涨。

  一些预言、谶语往往也隐晦地出现在暗语、童谣、文字之中。《后汉书.五行志》用谜诗形式的民谣来预示董卓将亡(《三国演义》也提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是“董”字,“十日卜”是“卓”字。谶语预告董卓活不成了)。这是董卓的反对派利用谶讳术搞的字谜;唐朝的董昌谋反,让山阴老人造歌谣曰:“欲知圣人姓,千里草青青;欲知圣人名,日从日上生。”显然是想以歌谣作名人广告,希望产生“名人效应”。这类歌谣、谶语又常被旧体小说的作者用来隐喻宿命的必然,预示某种事情将要发生。《三国演义》写道:“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口’字”,这是用哑谜来隐示是吕布将要杀董卓。将此类预言、谶语归在“黑话”类也无不可,在旧体小说里,此类黑话往往要靠事后验证来破译密码——事后诸葛亮,事情过后才来解释预言如何“灵验”,其意在于宣扬“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天定宿命论,例如北齐文宣帝高洋让邢邵为太子起名字,邢邵给太子起名叫“殷”,字正道。文宣帝叹道:“殷”是兄终弟及,“正”为一止,看来我儿子当不长皇帝。邢邵骇极,要求更改。文宣帝说不用了,这是天意。后来高殷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其叔高演所杀,果如高洋所言。

  黑话、谶语中的“密码”,往往有神秘莫测的高深含意。

  6)反话

  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一种修辞方式,也可以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见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具有幽默效果。倒辞就是贬词褒用或正话反说。如赵朴初先生的《反听曲》就是倒辞的运用例:

  听话听反话,

  不会当傻瓜。

  可爱唤做“可憎”,

  亲人唤作“冤家”。

  夜里演戏叫做“旦”,

  叫做“净”的恰是满脸大黑花。

  高贵的王侯偏偏要称“孤”道“寡”,

  你说他是谦虚还是自夸?

  君不见“小小小小的老百姓”,

  却是大大大大的野心家,

  哈哈!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既有新鲜感,更有辛辣味。这里的“可憎”、“冤家”都是贬词褒用。这种用法,可在刘绍棠的《日耳曼女子》一文中找到注脚。刘绍棠在该文中记述了他出访德国的情景,他在文艺沙龙朗诵自己的情诗,其中有一句叫“冤家结痴情”,翻译把它译成了“敌人做夫妻”。刘绍棠为了说服翻译改正,列举出许多理由:中国农村妇女骂自己的情人“该死的”、“杀千刀的”,其实却是爱之极,因爱而生恨,因恨而生冤,情人有如仇敌,爱恨集于一身。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大都蕴味无穷,现列举其主要的四项语言修饰效果:

  一为加强讽刺意味。袁水拍有讽刺诗《人咬狗》曰:“忽听门外人咬狗,拿起门来开开手。拾起狗来打砖头,反被砖头咬一口。忽见脑袋打木棍,木棍打伤几十根。

  抓住脑袋上法庭,气得木棍发了昏。”说的是解放前人不如狗,令人切齿,正话反说,警醒人民。赵朴初先生的《反听曲》不就充满诙谐、讽刺意味吗?

  二为增加趣味性。贵州山区有“倒调歌”:“说倒话来唱倒歌,山下石头滚上坡,那天我从你家门口过,看见外孙抱外婆。”另一首这样唱道:“生了爹爹再生爷,生了弟弟再生爹。妹妹都在上学了,妈妈还在托儿所。”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诙谐、风趣。

  三曰增强诗意。现代诗的二度规范语言即为一例,如舒婷的“楼檐在黑猫的爪下柔软地起伏”(《旅馆之夜》),还原成一度,应为“黑猫用柔软的脚爪在起伏的楼檐上轻轻地行走。”但原诗语句简洁,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四为避讳。生意人忌讳折本,他们将“舌”、“佘”均称作“赚”,如将猪舌头称作“赚头”。

  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所隐含的“密码”编制方法,跟说话人或作者的性格有关(如幽默不幽默),跟其生活体会和积累也有关(如会不会主动产生联想,使彼事件“嫁接”到此事件上)。但是,要想找到正确的“密钥”,解除其间的密码,准确领会反说的“正话”或正说的“反话”,却是需要知识涵养、生活历练和语言水平等基本条件。在这过程中,“联想”、“对比”等似乎是寻找解密密钥用得着的方法。

  7)歇后语

  歇后语是民间语言的一种。它由两部分语句组成,前一部分通常是用中性的描述性语言提出一事物或一动作,后一部分则是解释前面所提出的事物或动作。孤立地分别看两部分内容,不会给人以新鲜感觉,关键是为什么要用这后一部分内容去解释前一部分说法,“奥妙”即“密码”就镶嵌在解释上:对照前一部分,后一部分解释的含义和意境既要贴切,又要体现幽默、诙谐情调,“解释”常隐伏有“潜台词”,往往令人捧腹。请看《北京青年报》曾刊出的一则题为《学生生活与影视》的幽默小品:

  数学课——《R4之谜》

  化学课——《精变》

  语文课——《老北京的传说》

  美术课——《赤橙黄绿青蓝紫》

  外语课——《天方夜谭》

  生物课——《血疑》

  自习课——《大闹天宫》

  考试后——《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宣布成绩——《悲惨世界》

  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雪》

  新华社记者在青海省西宁市采访时,发现在中学生当中流传着用电影名称、电视名字编成的《新编歇后语》,有些歇后语表达了中学生学习的不良心境,但其后半句的解释不失幽默,仔细体会,既生动又达意,真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余韵:

  上学——《再向虎山行》(意境:玩才有趣,但家长/社会都要我读书,唉!)

  星期一一—《走向深渊》(意境:学校是深渊,硬着头皮去上学五天。)

  星期二——《路漫漫》(意境:唉,何时才能走到尽头?)

  星期三——《夜茫茫》(意境:憋气、烦闷,怎样才能熬过去啊?)

  星期四——《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意境:曙光在前,且耐心等待!)

  星期五——《归心似箭》(意境:收拾好东西。“各就各位――预备――”)

  星期六——《胜利大逃亡》(意境:“跑!”“啊,加油!再加油!”)

  做作业——《真是烦死人》(意境:咳,真倒霉,又玩不成了。)

  考试中——《警察与小偷》(意境:如何作弊?我有对策。)

  考试后——《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意境:不及格也无可奈何了。)

  有些歇后语反映了师生的紧张关系,如:

  老师来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意境:嘘!)

  老师提问——《哑女》(意境:不懂么,叫我怎开口?)

  老师批评——《被告席上》(意境:认了。)

  被赶出教室——《快乐的单身汉》(意境:喔喔,不用上学啰!)

  回到家——《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意境:谁也不理我。)

  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雪》(意境:等着挨揍吧。)

  被开除后——《流浪者》(意境:不用上学好是好,但该去哪里呢?)

  8)曲解语

  所谓曲解,就是说话人在一些场合,有意对语句的意思作歪曲的解释,这种修辞手法,常常能收到很好的幽默效果(见袁本良先生的《曲解生趣》,《修辞学习》1982年第2期)。曲解,即口语中的“会错意”,与“歪打正着”异曲同工。

  《韩非生.郢书燕说》记载,有一郢人给燕相上书,因光线暗,叫书僮“举烛”,无意中在纸上也写了“举烛”二字。燕相得书,认为“举烛”者,“尚明”也,由“尚明”而推衍出“举贤而任”,并由此治好了国家。

  《古今小说》中说有个书生将一张白纸误当书信寄回了家,这本是一件荒唐的事,但他的妻子接信后却回了一封写着情意绵绵绝句诗的信(见后面的“空白信”)。分明理解错了,但曲解的人可以把它说得头头是道。又如小幽默——

  孙子:“爷爷,等我长大了,一定好好孝敬您!”

  爷爷:“等你长大了,爷爷早死了。”

  孙子:“爷爷不会死。妈妈常说爷爷是‘老不死’的。”

  这里,孙子对“老不死”的理解,便是一种会意曲解。相声《歪批三国)》中说张飞的母亲姓吴,其根据是成语“无事(吴氏)生非(飞)”,用的也是会意曲解。

  曲解语的常见“密钥”,往往是通过“会意”和“谐音”两种手法“制成”。漫画、幽默、相声、灯谜、笑话等类型的作品借助于曲解语,常可收到讽刺、诙谐的艺术效果。许多成语灯谜巧借曲解来布置谜面,倒也情趣盎然,别具一格,如:水帘洞(口若悬河)、军事论文(纸上谈兵)、凭君传语报平安(言而无信)等。

  根据曲解的特点,可以把曲解分为谐音曲解、语义曲解两类:

  ⑴谐音曲解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词语来曲解语意。如明代浮白斋主人编撰的《雅谑》里有一个《园外狼》的幽默故事:

  北宋大臣石中立做员外郎时,曾经与同事一起去皇家的南园观看园中饲养的狮子。同事说:“皇上每天花费五斤肉来饲养它,我们的待遇反而不如它。”石中立说:“你说得对,我们做的官,都是员外郎,园外狼怎么能跟园内狮相比呢?”

  按,石中立是针对同事发出的当官待遇不如狮子的慨叹所作的回答。他把“员外郎”曲解为“园外狼”,然后再借题发挥,将“员外郎”与“园内狮”进行比较,这样,互不相关的人和狮子就被放在一起相提并论了,难怪众人听了大笑。

  ⑵语义曲解利用一词多义或一字多义来进行曲解。如敦煌本《启颜录》中记载了北齐高祖时关于石动筒的幽默故事:

  北齐高祖时,有一年四月八日举行斋会,请大德法师讲经,允许别人和法师辩论。石动筒问:“今是何日?”僧人回答道:“是佛生日。”石动筒说:“难道日(太阳)是佛的儿子吗?”僧人改口说:“今日佛生。”石动筒又反问:“难道佛是日的儿子吗?”在场的人听了他的话都大笑起来。

  按,“是佛生日”本意原为“是佛出生的日子”,石动筒故意把它曲解为“是佛生下了日(太阳)”;“今日佛生”的意思本是“今天佛出生了”,石动筒把它曲解为“今天的这个日(太阳)生下了佛,”从而引得听众大笑,因为意思被明显曲解了。

  又,张在新、张再义两位先生的《中国名人辩才趣闻》中载:

  1945年,广东漫画家廖冰兄的漫画《猫国春秋》在重庆展出,有人请他和郭沫若等人吃饭。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那么古怪,自称为兄呢?”画家王琦代为解释:“其妹名冰,故用此名。”郭听后微笑道:“啊!这样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几句有意曲解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按,郭沫若故意望文生义、借题发挥,对郁达夫、邵力子的名字做了有意歪曲的理解,从而表达出幽默的效果,营造出生动活泼的人际氛围来。

  ①附会式别解即将一个词语的意思牵强附会地别解为另一个意思。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吴礼权博士曾经说过如下的例子:

  台湾的出国留学热比大陆更早,按所到国家而论以美国为最。这样两地分居现象也就较为普遍。人们戏称妻子在美国留学的为“内在美”,丈夫在美国留学的为“外在美”。

  按,“内在美”本来是指人的心灵美,这里是指“内人(古代男子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在美国”。“外在美”本来指“外表美”,中国向来有“男主外,女主内”之说,这个“外”自然解释为丈夫,因而这里的“外在美”是指“丈夫在美国”。

  又,《女友》杂志1997年第7期发表了嘉川的《校园文化趣谈》,文中有这么一段:

  我偶然认识的一位非常可爱的西南师大的女生告诉我,她的学友们暗地里戏称一高一矮的校园情侣为“高低杠”,高矮相当的为“双杠”。我忍俊不禁,问道:那么单身一人的,是否称作“单杠”?她笑着点头说是的,样子非常甜美。我心里嘀咕,难怪人们谐称西南师大为“西施(师)”,武汉大学的男生被称作“武大郎”。

  按,西南师大被戏称作“西施”,是有意的谐音曲解;而原指武汉大学青年男生的“武大、郎”被曲解成《水浒传》中打虎英雄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则是附会式别解了。众所周知,《水浒传》中的“武大郎”这个“三寸丁谷树皮”,是软弱无能之人的代名词。从中可以看出,附会式别解出来的意思和原词语的意思毫不相干。

  ②换义式曲解沙叶新在他幽默集《阅世戏言》的扉页上写下了《沙叶新小传》:

  本人形体矮胖,属三等残废,但我身残志不残,立志学习写作,一回生,二回熟,百折不回;箪食瓢饮,回也不改其乐,终于使我忝为回族作家,但我不知这回族作家的作品是否能名符其实地令人回味无穷。

  按,“一回生,二回熟”的“回”是量词,指动作行为的次数;“百折不回”的“回”是返回;“回也不改其乐”的“回”是指孔子的学生颜回;回族则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回味无穷”的“回”则是回忆的意思。作者是上海著名的剧作家,他有意将不同词性、不同意义的“回”字组合在一起,改换“回”字意思多处,使它们产生换义式曲解的变化美,让人觉得妙趣横生。作者不愧为著名作家,他惜字如金,但句子里因有多处换义式曲解,故在准确描述中,字里行间无不透溢出幽默风趣的韵味。

  适当使用曲解语,可使语言生动有趣,为文章添色,收到妙语解颐的效果。巧妙的曲解,要求掌握较深的语言素养,联想活泼,表达生动。这表明,在汉语“密码”的编制过程中,既要使此密码跟彼密码“互连互通”,又要使“嫁接”了别的词语的“密码”能够让人别解出跟原词语不同的有趣意思来,这样才能使语言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9)飞白语

  白指白字、别字。所谓飞白,就是明知其错,故意将错就错地加以援用(见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要说明的是,曲解和飞白两者很难分清界线。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由于修辞是说话人一种有意识的加工活动,因而误读、误解、误会即曲解本身不是飞白,然而别人明知其错,却将错就错地记录下来,或当作笑话来说,这才是在运用飞白这一修辞手法。曲解和飞白都是理解词义或句子意思的“密码”。

  根据错误理解话语的原因不同,可把飞白分为语音飞白、字形飞白、混用飞白三类。

  ⑴语音飞白因语音相同、相近而导致误说误解的飞白。古代笑话中有不少这类飞白。清代小石道人的《嘻谈续录》中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是一个人因是捐钱得的官,所以“土得掉渣”,丝毫不懂官场语言。他到任后便去拜见上司——

  上司问:“贵处风土如何?”

  他回答说:“并无大风,更少尘土。”

  上司又问:“春花如何?”

  他回答说:“今春棉花每斤二百八。”

  又问:“绅粮如何?”

  答:“卑职身量,穿三尺六的衣服。”

  又问:“百姓如何?”

  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不少。”

  上司说:“我问的是黎庶。”

  他回答说:“梨树很多,但结的梨都很小。”

  上司说:“我不是问什么梨杏,是问你的小民。”

  他赶紧站起来,说:“卑职小名叫狗儿。”

  按,“风土”即风俗,“春花”指鱼苗,捐钱官把“风土”误解为“风”和“土”,把“春花”误解为春天的棉花,都是错误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把它们当成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这种误解还不是语音飞白,属于语音飞白的是把“绅粮”误解为“身量”,“百姓”误解为“白杏”,“黎庶”误解为“梨树”,“小民”误解为“小名”,它们的语音都相同或相近。

  另,冯梦龙的《古今谭概.谬误部》记载了大意如下的一个笑话:

  沮州有杜拾遗庙,后来以讹传讹成了杜十姨庙,里面供的人成了妇人塑像。可是,杜拾遗就是杜甫啊(“拾遗”是唐代武则天垂拱元年所设的谏官,大诗人杜甫曾当过这样的官)!本城人因为“五撮须相公”没有老婆,便把杜十姨与“相公”并放在一起。现按,“五撮须”实际应是春秋时吴国大将伍子胥。让不同时代的伍子胥与杜甫非法同居,你看好笑不?

  又,某地的采购员小张到武汉出差,他走进一家百货商场想买个小水壶。见柜台上摆的水壶挺好,他便高兴地叫起来:“哇,这‘小媳妇’挺漂亮!多少钱一个?”

  售货员都是20来岁的小姐,听他叫小媳妇,便认为他心术不正,气得骂了一句:“流氓!”小张一听,说:“六毛就六毛,你们这些小媳妇我都要啦!”

  采购员把“小水壶”说得和“小媳妇”语音相近,以致引起售货员的误解,骂他“流氓”,他也误听为“六毛”,这也是因语音相近而引起的误解。

  ⑵字形飞白即因为字形的相似而导致误认、误读的飞白。如清代小石道人的《嘻谈续录》有一个《官读白字》的笑话:

  有一个人大字不识几个,但他却花钱买了一个县官。一次他坐堂审案,书吏呈上名单,上面写有原告、被告、证人三人,原告名叫郁工耒,被告名叫齐卞丢,证人叫新釜。那官拿笔指着原告郁工耒,错误地叫道:“都上来。”三个人一起走上前。那官生气地说:“本县叫原告一人,你们为何全都上来了?”文书不好直接说他读错了,就禀告说:“原告的名字,另有念法,叫郁工耒,不叫都上来。”

  县官又点被告齐卞丢,误读成“齐下去”。三个人一起都下去了。县官大怒道:“本县叫被告一人,你们为何又全下去了?”

  书吏又禀告说:“被告的名字,也另有一种念法,叫齐卞丢,不叫齐下去。”

  县官又问:“既然如此,证人的名字,你说说该怎么念?”

  书吏说:“叫新釜。”

  县官转怒为喜道:“我就估量他必定也另有念法,不然我就要叫他亲(親)爹了。”

  作者通过这个笑话,讽刺了“捐官”(用钱捐来的官)的不学无术和荒唐可笑。

  ⑶字音字形混飞白晁岳佩先生编纂的《笑典》中载:有一个商人聘请教书先生,事先约定:一年的教书薪水为五十两银子,每读错一个字,扣十两银子。先生觉得条件不错,就答应了。

  到了年终,商人拿出一个小本子,对先生说:“你把‘郁郁乎文哉’中的‘郁郁’读成了‘都都’(dudu);‘觚不觚,觚哉’中的‘觚’(gu)读成了‘瓢’;‘王曰叟’中的‘叟’读成了‘嫂’;‘毛施淑姿’中的‘淑姿’读成了‘叔婆’。总共读错五个字,应该扣去全部薪水。”

  先生无话可说,只好空手回家。妻子热情迎接,问丈夫要钱准备过年。丈夫垂头丧气地说:“被东家扣光了。”

  妻子问:“为什么?”

  丈夫说:“‘都都’十两。”

  妻叹口气说:“家境如此困难,你怎么还有心情去赌博?那么另外四十两呢?”

  丈夫说:“‘瓢瓢’十两。”

  妻子气恼地说:“刚能获得温饱,便又赌又嫖,所以你一生穷困潦倒。那么还有三十两呢?”

  丈夫说:“‘王曰嫂’扣去十两。”

  妻子不禁双眼落泪,说:“嫖赌嫌不够,还要私会情人,我还能指望什么?其余二十两,肯定是用来玩黄花姑娘了。”

  丈夫说:“其余二十两,被‘叔婆’扣去了”(注:“淑”与“叔”虽然同音,但在文内它们的组词不同,算是错了两个字,想是这个原因,东家扣去先生二十两了。这更显见东家的刻薄)。

  妻子一听勃然大怒,指着丈夫骂道:“赌博、嫖娼和私会情人,虽然都不是什么正道,还情有可原。但是叔婆已是满头白发,牙齿脱落,你也要尝一尝异味,你还有一点人性吗?”

  教书先生把五个字读错了,这是字形上的误解;他妻子把“都”听成“赌”,“瓢”听成“嫖”,这属于语音上的误解;“王曰嫂扣去十两”,“其余二十两,被叔婆扣去”,妻子误以为丈夫为找情人和乱伦胡乱花钱,既有语音误解,也有语义误解。

  跟曲解语的“密码”编制一样,“飞白”的“密码”在编制过程中也要让人别解出跟原词语不同的有趣意思来。产生飞白修辞效果的原因,实质上就是作者想跟听/读者一起,共同分享因“飞白”话语的理解错误而带来的快感。

  10)双关语

  双关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⑴谐音双关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产生某一词语在字面上说此,用意却指彼的关联效果。

  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谭概.机警部》之中有这么一个笑话:

  在明宣宗宣德年间和明英宗正统初年,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当国,同任内阁大臣,人称“三阁老”。当时,有一个叫齐雅秀的妓女,极其聪慧灵巧。一天,三杨因有应酬让她去助酒,众人对她说:“你能不能让三位阁老大人笑一笑呢?”齐雅秀回答:“我只要一入酒席便能让他们笑。”于是她就去见三杨。

  三杨问齐雅秀:“你为什么来晚了?”

  她回答说:“我在看书。”

  三杨又问:“看什么书?”

  她答道:“是记叙古今贞节孝女的《烈女传》。”

  三位阁老一边笑着,一边骂她:“母狗无礼!”

  齐雅秀马上反唇相讥:“如果我是母狗,你们几位就是公猴了。”

  一时间,这段故事在京城中四处流传,世人大称其对得妙,收到了贬损三杨的效果。

  齐雅秀最后所说的话是谐音双关,既可理解为“公侯”,又可理解为“公猴”,表面上说的是前者,实际上指的是后者。“公侯”的地位高高在上,权势显赫,威镇八方,而“公猴”则指低下的动物了,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令人忍俊不禁。这个地位低贱的妓女巧妙地运用双关,还击了权倾朝野的三杨,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机智令人激赏。

  明代浮白斋主人编撰的《雅谑》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苏州有一个王和尚,发家致富后还俗,娶妻生子。有一次,他参加一个聚会在喝酒。有一个艺人扮演占卜算卦的先生穿着破衣走到台上,有人问道:“你说算卦很灵,怎么还一贫如洗?”那个艺人回答说:“咳,真被古人说绝了:王和尚有成亲日,起课人无得运时。”王和尚听后羞愧得无地自容,最后竟然逃走了。

  今按,“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这句俗语与“王和尚有成亲日,起课人无得运时”,在语音上极其相近,扮演占卜算卦的人巧妙地加以利用,既按传统礼教鞭挞了王和尚(礼教规定,和尚不能娶妻。此处我们不去理论该规定是对是错),又使人感到艺人是信手拈来,回答得天衣无缝,又挖苦了王和尚的娶妻生子,因而显得滑稽可笑。

  另,清代游戏主人的《笑林广记》第一卷有一则《田主见鸡》的笑话:

  有一个富人,家中有好几亩多余的田租给张三种,每亩先索要一只鸡,以后当然还要交租。张三把鸡藏在背后,富人就沉吟地说:“这田不租给张三种。”张三连忙将鸡献出,富人接着又说:“不给张三却给谁?”张三说:“你先说不租给我,后又说租给我,这是为什么?”富人说:“当初是无稽(鸡)之谈,后来是见机(鸡)行事。”

  按,无稽之谈的“稽”和见机行事的“机”,跟“鸡”都是同音字——谐音双关,富人要“见机行事”才富得起来呢。

  又,《交际口才365例》中载:

  清华大学从1911年开办时起,校长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只做了几个月,有的还没上任就被学生抵制掉了,但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时间却很长,因此就有人问梅贻琦:“怎么惟独你当了这么多年?”梅贻琦答道:“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有人愿意倒霉(梅)吧!”

  梅贻琦对于别人问他怎么做了多年的清华大学校长,巧妙地利用了“倒霉’’与“倒梅”这一语音上的相同之处,一语双关,避免了自我欣赏、自我褒奖,显示出平和谦逊的品格,不愧为智慧和幽默的清华校长。

  ⑵语义双关利用词语的多义性,使之言在此而意在彼,雪屏先生的《幽默对联》载:

  宋朝有个纨绔子弟,以“诗才”自居。他听说欧阳修吟诗作赋如行云流水,就想找欧阳修比试高低,于是携着几册唐诗上路。途中,他看见路旁有一株枇杷树,长得特别古怪,顿时诗兴大发,吟诵起来:“路旁一古树,两个大丫杈。”但吟完这两句就再也吐不出词了。欧阳修正好路过这里,就给他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诗才”听了不由得点头称赞。于是二人结伴而行。路过河边,“诗才”又吟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吟罢两句又没词了。欧阳修笑了笑,续道:“白翼分清水,红掌踏绿波。”“诗才”拱手道:“好,想不到你也会来两句,我们一起去拜访欧阳修吧!”

  于是二人上了小舟,“诗才”又诗兴大发:“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哈哈大笑:“修已知道你,你却不知修。”一语双关,实是讽刺“你却不知羞。”

  明代浮白斋主人的《笑林》中有这么一个幽默故事:

  有一盲人陷入一场官司,他申辩说自己眼睛瞎了。主审官说:“明明是一双清白眼,怎么谎称瞎了呢?”那人回答说:“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是糊涂的。”

  按,那个盲人所说的“清白”是双关语,既可指人的视力看东西清清楚楚,又可指当事人是无辜的;“糊涂”也语涉双关,表面上指人的视力看东西模糊不清,实际上指主审官不明事理,办案不公。

  《笑林》中还有这么一个笑话:

  一猴子死后到阴间见阎王,请求转世做人,阎王说:“既然要做人,必须把身上的毛全部拔掉。”于是就叫夜叉来拔。刚拔一根,猴子就痛得大叫。阎王笑道:“你这样一毛不拔,怎么能做人呢?”

  这是一个讽喻性故事。“一毛不拔”一语双关,字面意义是说猴子一根毛都不让拔,而其比喻意义则在于讽刺人吝啬。

  另,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中载:

  唐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也伴驾随行。按照惯例,封禅后三公以下的各官都晋升一级,可是郑镒的官位却一下子从九品升到五品!

  唐玄宗见他青云直上,便问他怎么升得这么快?郑镒无言以对。

  宫中优人黄幡绰说:“这是泰山的力量啊!”原来泰山有座丈人峰,而妻子的父亲(丈人)称作泰山。黄幡绰的回答表面上说郑镒的飞黄腾达是得益于泰山的神力,实际上是暗指他得到岳丈枉法徇私的提拔。

  类似谐音双关的事例不少。明朝有个神童叫程敏政,12岁时奉召进京面圣。大学士李贤爱他才思敏捷,亲自将女儿许婚。在家宴中,李贤手指桌上水果说:“因何(荷)而得偶(藕)?”程敏政也指着果盘答道:“有幸(杏)不需媒(梅)。”语妙双关。

  一位老婆婆的儿子远出不归,她思子心切,画了一张画,上面是剖开的莲心和干瘪的生梨,托人带去。儿子看了不觉潸然泪下,人问何事?他说妈妈讲“‘(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老人家在牵挂我啊。”有说这是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金圣叹因哭庙案被判死罪,临刑前跟其儿子的双关道别联。

  有一个谐音双关笑话:说是一个书生到庙里去探访当家和尚,和尚正在吃鱼(按照教义,和尚应戒杀生,因而不能吃鱼),见了书生赶快把鱼藏入磬内,问居士何事见访?书生装作没看见和尚藏鱼,说有一副对联,忘了下联,特来请教。和尚问是哪一句?书生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下联是‘积善人家……’”和尚忙接口说:“庆有余”嘛。书生笑着说:“师父磬(qìng)里有鱼,何不拿出来大家一起吃?”也有传说这个书生就是苏东坡。

  双关语利用同音多字制成“密钥”,似说此字此词而实指彼字彼词。双关,即利用语音或语义上的联系,有意使某一词语牵涉两个事物,从而赋此词语具有双重意义,造成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或亦此亦彼的效果(见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因此,双关蕴含着说话人的语言智慧,它集明与暗、藏与露的意思于一个词语之中。从信息接受方面看,听者、读者需要借助于语言的“密网关”,将此词意义转换到彼词语的意思上去,也即信息接收方需通过当时的语境去参悟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当顺利地由辞面意义转入辞里意义时,信息接收者便会由衷地生出成功解开双关语中“密码”的欣喜愉悦之情。

  11)换序话语

  我们汉语有一种奇特现象,就是“颠三倒四”(话语换序)也都可成词、成句,且词、句之间的意思彼此完全不同。人们惯常都有思维定势,语言一旦打破常规,成为逆向思维的表达,就会让人产生新鲜、滑稽、辛辣或风趣之感,若换序恰当,则话语非常传神。话语一旦换了序,即有违人们的思维定势,就相当于在话语中加进了“密码”。

  话语的换序有词内换序、短句内换序、句内换序(单句/复句内换序)等几种方式:

  ⑴ 词内换序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名著《围城》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好几个拿了介绍信来见的人,履历上写在外国“讲学”多次。高松年自己在欧洲一个小国读过书,知道往往自以为讲学,听众以为他在学讲——讲不来外国话借此学学。”

  描述中把“讲学”换成“学讲”,位置互换,语义大变。再如“口上是马克思,心里是思马克”,通过把“马克思”这一音译人名词对换成动宾结构的“思马克”(如同“元”是人民币的单位一样,“马克”是德国的原货币单位),讽刺了某些党员干部见钱眼开,不讲原则。

  杨翰端先生有一首《不是文字游戏》的小诗:

  打假者常被假打,办案者常被案办,医人者最需人医,管人者最需人管,欺人者总被人欺,骗人者终被人骗,有职称者常难称职,有干才者常无才干。

  在这段文字中,“打假”被换成“假打”,“办案”被换成“案办”,“骗人”被换成“人骗”,“职称”被换成“称职”。此外,“医人”、“管人”、“欺人”、“干才”也都被换序了。词语换序前,主语常是施动者,而在换序后,主语变成受动者了。可见换序前后,主语的语法地位改变了,意思也就跟原来词语大相径庭了。

  ⑵短语内换序某厂长“以厂为家”,擅自挥霍厂里的钱财,有些职工见厂长利用职权中饱私囊,也顺手牵羊,小偷小摸。有一次厂长在开会时批评这种现象说:“美洲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话音未落,只听有人插话说:“我们厂长是拿大家。”

  “加拿大”本是一个音译的外来名词,但作短语内换序后,变成了主谓短语(“大家拿”)和动宾短语(“拿大家”),意思也因换序而大变了。

  清代小石道人的《嘻谈录》中有《姑娘说妙》的笑话:姑娘出嫁,母亲遣伴娘同往。伴娘回来,母亲问姑娘入洞房后说些什么话,伴娘说:“只听得姑娘说妙。”母亲说:“新过门的人如何说得妙?”乃用纸条写下“不可言妙”四字,交伴娘带给姑娘看。姑娘却写了一纸条答复曰:“妙不可言”。今按,做母亲的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要女儿对新婚的快乐感受三缄其口,而女儿则通过词语换序,率真道出了新婚之喜之乐,两者相映成趣。

  有位美籍华人回国娶了一个美女,在华美的宾馆里举办婚礼。司仪在婚礼仪式上说:“新郎是美籍华人,新娘是华籍美人。在此华灯初照的美好时刻,我们祝福新人春华秋实、美梦成真。”可谓妙语连珠。“华籍美人”是对短语“美籍华人”的换序,当然“美人”应该解释成“美丽的女人”这一意思。

  又,唐奇、巫兰两位编辑的《职业幽默》中载:

  有个小贩卖毛刷,他制作的毛刷质量很差,因此生意也不好。绞尽脑汁之余,他写出一个招贴:包不脱毛。许多人看了后便买了他的毛刷子,可是只刷了几次,毛便脱光了,纷纷来找商贩,质问他:“你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家伙,你招牌上写得倒好,什么‘包不脱毛’!看,刷子的毛都掉光了,你应赔偿!”

  这个小贩不慌不忙地指着招贴说:“你们是从左往右念的吗?请从右往左念念看……”唔?“毛脱不包”?众人全都目瞪口呆了。自“从左往右念”到“从右往左念”,就是短句内换序,也就是“密钥”变了,使“包不脱毛”变成“毛脱不包”,无理变为有理了。

  ⑶句内换字即一个句子内两个词语(也可以是语素)位置的互换。这个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先来看单句的换序:

  《语文建设》2001年第1期第42页上有一个句内换序的幽默:

  一对情人外出旅行,在车上和一位老先生相邻而坐。老先生风趣健谈,小姐和他说得很是投机。她的男友不高兴了,小声对她说:“小心点,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女友安慰他说:“放心好了,我是醉酒之意不在翁。”他俩的对话被老先生听到了,老先生自言自语地说:“我是醉酒之翁不在意。”

  按,“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宋代文豪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小姐的男友借用这句话,意在暗示老先生对小姐流水有情,别有用心;那个小姐调换了“翁”和“酒”的位置,表明自己不会对老先生萌动春心;老先生将“翁”、“意”和“酒”三个字的位置进行了轮换,表明自己对于那个男士的小心眼不当一回事。

  再来看一看凌飞、文闽两位先生的《爱情与幽默》中的一个复句换序:

  丈夫对妻子说:“为什么上帝把女人造得那么美丽却又那么愚蠢呢?”妻子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把我们造得美丽,你们才会爱我们;把我们造得愚蠢,我们才会爱你们。”妻子通过“我们”与“你们”顺序的对调,回答了丈夫关于女人为什么既“美丽”又“愚蠢”的问题,换序的两个句子还存在着对比。

  爱使年轻人成熟,也使成熟的人年轻;

  使聪明人痴傻,也使痴傻的人聪明。

  这两句话,都用了换序的手法,从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揭示了爱情的力量。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某大学校长到欧洲访问,有个西方政客别有用心地问:“听说贵国男女在结婚之前连面都不曾见过,是吗?”这个大学校长回敬说:“是的,我国有些男女在结婚之前是不曾见过面,但结婚之后天天见面;你们国家呢,结婚之前是天天见面,结婚之后就不曾见面了,是不是呀?”

  男女之间不曾见面就结婚,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果,是封建产物、落后现象,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但是出于民族自尊,这位校长巧妙地进行了句内换序,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在中国,有些夫妻虽说婚前不曾相识,但婚后却相敬如宾和谐相处,婚姻高度稳定;而外国则相反,婚前恋人如胶似漆,婚后夫妇则形同路人或各自另找新欢了。于是乎,各有多少多少“性伙伴”就那样“新鲜出炉”了。

  话语换序,不仅意境新,而且韵味新、意思新,也常有讽刺辛辣、幽默诙谐感。这岂不显见编制汉语词汇、短语、句子的搭配“密码”的灵活?

  12)隔句取义语

  有一种断章取义情况,笔者名之为隔句取义语:凌飞、文闽的《爱情与幽默》中说到,有一个小伙子非常爱一个姑娘,但是姑娘的父亲却不喜欢他,也不想让他们的爱情发展下去。小伙子很想给姑娘写一封情书,然而他知道姑娘的父亲一定会抢先看信,于是他给姑娘写了这样一封信:

  我对你表达过的热爱

  已经消逝。我对你的厌恶

  与日俱增。当我看到你时,

  我甚至不喜欢你的那副样子。

  我想做的一件事就是

  把目光移往别处,我永远不会

  和你结婚。我们的最近一次谈话

  枯燥乏味,因此无法

  使我渴望再与你相见

  你心中只有你自己,

  假如我们结婚,我深信我将

  生活得非常艰难,我也无法

  愉快地和你生活在一起,我要把我的心

  奉献出来,但绝不是

  奉献给你,没有人能比你更

  苛求和自私,也没有人比你更不

  关心我帮助我。

  我诚挚地要你明白

  我讲的是真话,请你助我一臂之力,

  结束我们之间的关系。别试图

  答复此信。你的信充满着

  我们兴味索然的事情,你不可能怀有

  对我真诚的关心。再见,请相信

  我并不喜欢你,请不要以为

  我仍然爱着你。

  姑娘父亲看了以后,非常高兴地把信给了他的女儿,因为他亲眼看到小伙子在信中写有“不要以为我仍然爱着你”的绝情话,这符合当父亲的心意;可这位姑娘看完信也非常满意,因为小伙子依然爱着她。原来她与小伙子之间约定了一种写信的秘密方法,她只读信的一、三、五、七行……直到信的结尾。这非常形近于国外十五世纪通行的“漏隔板”密码。

  读者不妨照此法试读上面那封信,就可以发现信中秘密传情的奥妙了。

  按一定规律“断章取义”,“章”在哪里断,“义”要怎样取,难道不是“密码”吗?不过,这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既可以隔一字、一句取出有用信息,也可以每隔两字、两句/每隔三字、三句取出有用信息,或者第一次隔一字/一句、第二次隔两个字/两句取出有用信息等等。

  13)藏头谐音话

  相传明代名医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春县,有个县令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县令奢想延年益寿,特叫李时珍为他开药补养以求长生。李时珍想捉弄这个狗官一番,便挥笔写道:

  柏子仁三钱,木瓜二钱,官桂三钱,柴胡三钱,益智二钱,附子三钱,八角二钱,人参一钱,台乌三钱,上党三钱,山药三钱。

  李时珍写罢拂袖离去。县令欣喜异常,忙派人去按方抓药。药房先生颇通文墨,把药秤完,琢磨出这药方里有文章,便把单方的奥秘告诉县令说:“这药方是咒你快死呢。”那贪官一听,气得七窍生烟。

  原来,李时珍开此药方用了“障眼法”——加密,以“贯顶镶嵌法”即藏头话和“谐音双关”法来掩盖药方的真实含义:“柏木棺材一副,八人抬上山。”

  另,据说清朝时,北京香山有一个贪得无厌的老王爷,他的大儿子要去参加乡试,老王爷特意买了一把精巧玲珑的扇子,请曹雪芹在扇子上作画题诗,想图个吉利。曹雪芹傲岸耿直,最讨厌趋炎附势、沽名钓誉之徒。他想,何不借此机会戏弄他一番?于是铺开扇子,蘸笔挥毫,在扇面上勾画出一枝枯梅和一只小家雀,并题上小诗一首:

  扇扇有风凉,王子上学堂。八月中秋考,头榜状元郎。

  老王爷看后乐不可支,连声称赞道:“妙!妙!好一幅《喜鹊登梅图》,写的都是吉利话!”他顿觉身价百倍。可是,看过扇子的人都暗自发笑,这使他感到莫名其妙,后来问了一位老秀才,方才知道那幅画的意思是讽刺“小家雀也想攀高枝”;所题的四句话原是一首藏头诗——藏着“扇王八头”四字。老王爷一听,脑袋里轰响,当场气昏了过去。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通过镶字这种方法,藏头话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它需要听者或读者通过断章取义,然后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领会表达者的真正命意。

  2.方言

  为了追认和表彰美国纳瓦霍方言密码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立下的不朽功勋,1982年美国总统里根宣布,每年的8月14日为其“国家纳瓦霍密码员日”。2001年7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为这种“人体密码机”颁发了美国政府最高勋章——国会荣誉奖章。布什不胜感慨地说:“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值得所有美国人尊敬和感谢。”闭塞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方言赐给了美国纳瓦霍族人这份荣誉——用外人听不懂的纳瓦霍土语传军情,搅得二战中的日军心慌意乱,为美军的取胜立下汗马功劳。

  无独有偶。朝鲜战争停战前夕,美军为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竟集中精锐突袭中朝方的几处战略高地,我军有的高地形势险恶到仅剩下几个人在坚守了。万分火急关头,空中突传我军指挥作战的神奇电码,就在美军译电员鸭子听雷般目瞪口呆之余,我军无数喷着愤怒火焰的火箭弹从不同方向不断炸向危及我高地的美军,顷刻间强虏灰飞烟灭。许久,美军才破译出密电码是蒙古语,他们随后即对外宣称:社会主义阵营的蒙古军队参战了。其实,在那一年前,我军内蒙古某骑兵团改编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火箭炮201团。在这次紧急的反突袭中,我201团指挥员急中生智,直接用蒙语(没经加密)及时指挥分散在远处的各分队准确炮轰来袭的敌军,既解了燃眉之急,又让美军闹出政治笑话。这正是:美有纳瓦霍话整治日本皇军,我用蒙语制伏美国大兵。

  在全世界的5621种语言和方言中,被充分研究过的只有500种左右,没有文字的有1400种。我国就是一个方言庞杂的大国,别说两地相隔百十公里远的人见面后因各说方言而互不理解,在南方,竟也有同村人彼此不懂对方话语的。究其原因,一是南方的方言很多,因迁徙之故,或共御强敌之需,组合成的村子也大,上万人的村并不罕见,有的村竟有说三五种方言的;二是男女婚嫁也会造成这种现象,即说彼方言的姑娘嫁到说此方言之家来了,因此就会生出同村人语言不相通的尴尬来。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起了一些关于语言的笑话:成都人惯于用“哇”来表疑问,说是成都有个当妈的给远在外地读书的女儿打电话,问接电话的人“你是小青哇?”那边回答说:“听不清楚,你是妈哇?”按,“青哇”与“青蛙”同音,“妈哇”与“妈蛙”也同音,故这种同音异字常被编成生活笑话;同样,普通话也有被人误会的时候,由于“吧”、“八”同音,所以有人故意拿姓王的同事“开涮”了:“你是小王吧(八)?”“我都那么一大把年纪了,还‘小王’?”“那就管你叫老王吧(八)?”

  关于方言,大家都有许多体会,例如“日本”一词,从东北口音出来成了“一本”,湖北人发此音象“二本”,而上海音念着就近似于“十本”了。至于胶东人“油、肉”不分,广东人“黄、王”无别,四川人“孩、鞋”混淆等,则是国人谂熟的了。然而用作保密通信的方言,却是懂得的人越少越好。

  关于土语,你听过“晚饭他吃了少多”这样的说法吗?你说他到底是吃得少还是吃得多?原来,在南方,至少在四川和广东的一些地方,常用“少”来修饰副词,以状程度之甚,意同“很”、“非常”、“十分”。对于“她唱得少好”等口头语,外国人是否较难探知其中“密码”?另外,如果操闽南话、潮汕话的人到你家做客,你请他们喝茶,他们回答说“免”你还能理解的话(“不喝”、“不用”),那么,你能听懂他们的下面对话吗:

  “你还会讲印尼话?”

  “加减是呀。”

  按,“加减”在此处表达的是“多多少少”、“一丁点儿”、“有(会)那么一点点”的意思,相当于英语“alittle”的含义;此处的“是呀”是语气词,短语“加减是呀”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只是会一点点罢了”。但是,在这种语境中,用闽南语、潮汕话所讲的“加减”是一个固定捆绑的词组,不能分开来用,且只用在上述对话场合,不能每次谈到“多”就说“加”,遇“少”就说“减”。类似这些土语所隐含的“密码”是否能难倒外乡人?

  中国地广人多,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成因里面,大概也有这些五花八门的方言土语的“功劳”。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