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6日星期六,在L市警察学院读研的学生李秀芹本该出去玩玩,好好休息的,但她却一头扎进了校图书馆资料室。因为她的《论新形势下的刑事侦探》论文才刚刚杀青,但其中许多证据材料还有待充实。没办法,只好到图书馆资料室来淘金。此时已是上午十点钟,还没翻几页书就感到犯困,许是春晚的缘故吧,犯春困。也正在这时,兜里的手机急促地响了,一看,是中学同学加闺蜜,在本市工作的杨兰打来的。只听电话里断断续续地传来她的声音:“秀芹,救我!救我,快救……救我!”突然,只听她“啊”的一声,手机信号中断了。
秀芹听到电话里杨兰的声音十分虚弱,突然,她“啊”的一声又歇斯底里地没声音了。秀芹急忙将电话打了过去,但对方电话不通。秀芹本能地感到事情不妙,接连反复地拨打杨兰的手机,可手机里却传来“对方已关机”的信号。作为警察学院的在读研究生,秀芹本能的意识到杨兰可能发生了某种不测。于是,她立即向学院附近的西城派出所报了案。
接到报案后,根据杨兰说的最后一次电话,警方立即通过警务信息中心查找出了杨兰手机的定位,信号发出是在本市郊区的南山风景区的大山之中,估计是在黄龙沟一带。看来,杨兰是凶多吉少。为此,警方立即开展了相关的搜寻工作。得知秀芹是警察学院的学生,征得校方同意,秀芹也加入了“杨兰呼救”案的专案组。一是她是杨兰的闺蜜,知道她的一些相关情况,二是她是警校在读研究生,有一定的侦查理论和经验,能更好地协助警官办案。因杨兰求救信号紧急,警方立即组织了以派出所副所长刘进为组长、朱澜(女)李秀芹等为组员的专案搜救组。由于搜救工作涉及面宽,所里向分局汇报,由分局牵头,派出所派员参加搜救工作。刘进、秀芹几人则重点侦破“杨兰呼救”案件的来龙去脉。
杨兰是秀芹的高中同班同学,两人的学习成绩皆名列前茅,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互相欣赏的朋友,因此成了一对好闺蜜。不管上下课,两人总是形影不离。不同的是,李秀芹是县法院的子弟,而杨兰却是乡下农民的孩子,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两人的闺蜜关系。四年前参加高考后,秀芹入读L市警察学院。杨兰的数理化成绩突出,选择了L市理工大学。可是,杨兰家由于父亲生病,弟弟又在中学读书,仅靠她母亲一人务农供养全家,实在无力支持杨兰上大学。没办法,杨兰只好放弃读书的机会。由于心不甘、情不愿,杨兰决心来L市打工养家。按杨兰的说法,没在L市上大学,但可以在L市打工,若条件好点还可边打工,边去大学自学,以了结她上大学的心愿。于是,她来到了L市。在她打工的企业要她留下的紧急联系人时,她填写的是在本市读研的闺蜜李秀芹的电话。
南山风景区距L市很近,十来公里路程就可以到达山脚。进山后,特别是在黄龙沟一带,风景很好,但人迹罕至。警局组织了景区所在地的大批警力和民兵搜寻了山里主要景点,特别是黄龙沟一带。由于南山风景区方圆十几公里,加上丛林沟壑,一天下来没搜索到半点线索。
到了星期一,也就是十八日,搜救工作还在继续。由于只有一个“报警电话”,除了知道“失联”人姓名和“呼救声音”外,没有别的任何线索可以查询,专案组的侦查方向一时难以确定。正在专案组感到无从下手时,杨兰工作的企业,市毛纺加工厂人事部向秀芹打来电话。
“喂,请问是李秀芹吗?我是市毛纺加工厂人事部。”
“我是。”
“你是杨兰的联系人吗?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吗?”
秀芹说:“我是她的联系人李秀芹,但现在我也不知道她在哪儿,你们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厂最近生产很忙,她答应周六、周日来厂里加班的。她历来都很守信用,但是周六、星期天连续两天她都没来。今天是星期一了,本该正常上班,可她还是没来。她是质检部经理,她的那个工作岗位很重要,她要不在岗位上,下一道工序就不好做。她在厂里留下的紧急联系人是你,所以,我们才给你打电话问问。”
“哦,原来是这样啊。周六也就是十六日上午十点钟左右,我接到她的电话。说救救她后电话就断了。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于是马上报了警。目前警方正全面地展开搜寻。但目前还没找到。”
“我说嘛,怎么打电话她都不回,原来是失联了。”
警官刘进接过电话说:“我是办案民警刘进,我们接到报警电话后就开始了搜寻,请问杨兰最近在工厂有什么反常现象吗?”
“反常现象?应该没有。她工作踏实,为人和善,每天总是乐呵呵的。哦,对了。是不是她新近交了个男朋友玩得高兴,乐不思蜀了。但也不至于旷工啊,她非常看重她的这份工作,她没有理由不来上班呀。总之,我们也感到莫名其妙,所以,才打电话问她的朋友李秀芹。”
“喔,是这样。放心吧,我们已请她的同学李秀琴作为我们专案组的成员协助我们工作,我想,很快就会查到杨兰的。一有消息,我们会马上通知你们。也请你们积极地配合,有什么情况,与我们随时保持联系。”
放下电话,刘进问:“秀芹同学,你知道杨兰有男朋友吗?”
“知道。他们是在网上认识的,都一两年了,也在本市。”
“见过吗?”
“见过一次。”
“什么时候?”
“是上上星期天吧,她约我去看她的新出租房。”
“新出租屋?在哪里?”
“在市城中村三里弄21号,我去过。”
“马上去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