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部:席单
四天供席一桌
首七家成服席十一桌
二七成服席七十二桌(内有送老人院子供席一桌)
三七供饭便饭七桌
五七供饭七桌
六七供饭一桌
请帮忙席十桌
请知客席十五桌
百期供饭十桌
送帐日三十六桌
十月二十一日奠期席一百二十六桌
二十二日四十桌
二十三日送殡小天竺九桌
苏坡桥早饭十三桌
祠堂午饭十三桌
(抄者按:祠堂在温江县文家场外数里)
祠堂第二日早席三十桌
复山席四桌
谢知客席十三桌
送点主官满汉席一桌
送老院供席一桌
抄者按:单看上列席桌总单,便可知道这帐簿是出于一个百年前小布尔乔亚家庭。实则,抄者的外家,确乎是成都圈子里一个旧家,出过几位廪生秀才,并出过一位教谕,在清代的三学中,在民国代的学界中,都曾有过些小名望;而且在民国代,还有人做过县知事征收局长和提款委员等。不过现在已破落殆尽,抄者年幼时,也曾及过外家的小康之世,一直亲眼见其衰落,如能得曹雪芹什一之才,将其详细写出,真可算是一部社会组织和社学经济的变化小史了。这且不谈,据言,在一百零八年前,则正是盛时、刚刚买到第三院大房子在磨子街,“此屋已于九年前卖与安姓。据说距买入之年为一百二十二年。”而死者的第三长子,又正肄业锦江书院,为李西沤之门生。后自帐上所言李五子老夫子,即西沤;五子为西沤之号,名惺,为川中名翰林理学家,仕至左春坊左赞善,与曾国藩同时奉旨,以在籍翰林办理团练。在后跋言中,尚欲记其二三逸事,以见当时读书人地位之不平常。
抄者再按:下面第一部分为一百零八年前之席单。此为关正兴厨师入川革命前之菜单,可惜只记出菜名,而又过于简单。至其价值,请看后帐。
再按:菜单中乌鱼蛋一色,久矣不为成都名厨所知,然在四乡,依然盛行。曾记民国十八年在北平东兴楼与同乡人尝及此菜,乡人叹曰:四川所无。我则凭此帐簿,力言四川亦有之。实则以前真未尝过。及返成都,于干菜店中,无意觅得,然尚不知作法,又问一乡厨,方知如何破成片片,而如何烹调。
一.成服席单
洋菜鸽蛋光参杂会(按:光参者海参之一种,无刺者也,会字,照扬州画舫录,应作汇字,今人或作烩,帐簿原本则作会。)八块鸭子菱角鸡(按:此色必为当时之时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