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由此可以做出如下断想:
1、原始星核给太阳降温
上一代的恒星在晚年,已经反复多次发光、放热,耗竭了星体物质内禀能量,星体内部物质已近“油尽灯枯”。由这些物质“灰烬”所形成的“奇异物质”会很冷,而它的冷不单指它的温度低,更是指这些物质的内禀能量过度亏空。
这些奇异物质仍然很致密,致密程度是仅次于中子态物质。由于密度大,在星体内部物质分层时它必然居于太阳的中心位置。这些奇异物质又很冷,它必须在漫长的岁月里渐渐地吸聚周围能量,补充它前一世造成的亏空,才能够恢复内部物质的活性,从而起死回生。它们作为一种“冷暗物质”潜藏在太阳核心,吸取太阳内部能量,降低了核心温度。
2、参与氘原子的形成
解除了外部压力后的奇异物质,就是一个个巨大的原子核,在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能量后进一步发生碎裂脱落,成为更多稍小的原子核,成为极不稳定的放射性物质,不断释放出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等粒子。
新释放出来的中子,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被氢原子核俘获,将会形成重氢(氘),这就成为比较容易发生聚变反应的核燃料。当这些核燃料在太阳核心之外、比较深层的内部汇聚到一定浓度和数量后,引发一次核聚变反应,就相当于一颗大氢弹。释放出强大的光和热,以及中微子、中子等。这些中子、中微子又被其他氢(氕)原子核俘获,形成重氢(氘),就这样,实现了能量和粒子的循环和再利用。
3、外层加热机制
太阳中心是由冷暗物质组成的原始星核,从原始星核向外,是不断脱落下来的放射性重金属元素为主的核裂变层,就像一个巨大的核裂变反应推,我们可以称之为核裂变层,核裂变层之外,是类似氢弹的核聚变层,其外面依次是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在核心附近进行的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中所生成的中子、中微子,射向太阳内部核心的,大多会被太阳核心的“奇异物质”所吸收,向太阳外部射出的,一部分会被太阳大气中的氢元素吸收,形成氘和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