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微观世界的奥妙与诠释
自人类存在以来,就有光的存在。虽然光很常见,但是关于光是什么,人类却一直思考了几千年。现代科学认为,光是物质的原子核外电子释放出来的电磁辐射,是已知最小的物质,它也是最特殊的物质。探索光的本质,也就是探索物质的本质。历史上,整个物理学界很早就分为两派,围绕着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展开了漫长的争论。
粒子派认为,光就像是一个个的小球,它们遵循实物粒子的运动规律。也就是说,当你打开手电筒的一瞬间,即有无数个光的颗粒像炮弹一个沿着直线向外飞奔而出,只不过这种颗粒很小很小。“光电效应”显示,光是一份一份的存在,且不具有连续性,这用于证明光的粒子性。
波动派认为光是一种波,光就像是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颗石子,荡起一串涟漪,滚滚向前。当我们同时在水面上投下两颗石子,就会激起两波涟漪。当两波涟漪相遇时,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干涉条纹。光的干涉证明了波动性,而更加离奇的是,单个光子也可以自我干涉。
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和研究,最终人们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可问题是波和粒子是完全两回事,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事物是波就是波,是实物粒子就是实物粒子,没有可以兼具粒子和波两重属性的事物。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本就难以理解,然而随着人们对双缝实验的拓展,实验所显示出来的结果,更是成了20世纪科学家集体遭遇的“灵异事件”。在这些简单的实验中,微观世界的基本特质:叠加态、不确定性、观察者效应等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还显示出“因果倒置”的迹象。
光本质的争论
最早用科学语言阐释光本质的人,是17世纪初叶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勒内·笛卡儿,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