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云义
移动设备是我们的工具,它不是我们本身。
这是我们讨论一切数码产品的出发点,也是这一年与iPhone11Pro共处过程中最满意的一点。苹果以“设计与体验为先”的产品策略构建了独特的产品体验,也因此获得了独特的市场地位。在iPhone11Pro身上我们既看到了这一产品策略的延续,也看到了这一产品策略的细微变化。
一、工业设计与发热
5.8英寸的屏幕大小是iPhoneX以来延续了三代的经典尺寸,70mm左右的宽度的确非常适合单手握持。就算今年iPhone11Pro由于屏幕边框增厚,宽度增加到了71.4mm,依然能保持单手握持较为舒适的状态。这一代厚度增加到了8.1mm,重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88g,握持坠手感还算明显,但在优秀的工业设计下,前面板、中框、后面板过渡顺滑,握持手感依旧优秀。但由于玻璃背板采用磨砂工艺,与不锈钢中框的光滑触感不一致,缺少了前代触觉上的一体体验,不过也算是有舍有得了。
作为绿色控,这次的11Pro我选择的是暗夜绿配色。虽然苹果的渲染图一直以准确著称,但这次还是有些色差,实体机的质感偏灰一些。如果忽略后置摄像模组,磨砂后盖玻璃与墨绿不锈钢边框的搭配相当和谐。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沾染指纹后,墨绿色不锈钢绿的并不明显,但并非掉色,那也许只是你的指纹。
后置摄像模组的设计饱受诟病,三摄模组等边三角形的排布尚属规整,但闪光灯与后置麦克风开孔的排布则彻底打破了秩序感,与玻璃模组、摄像头边框保护、玻璃保护这三重凸起共同酿成了美学灾难。虽然苹果通过不锈钢镜面处理与CNC玻璃的方式赋予这一设计以精致的质感,但仍然丑得出奇。根据各类媒体的拆机,我们了解到这是由于内部堆叠结构的妥协与成像功能的需要。但这样妥协的设计能够出现在iPhone上,也反映了功能相对于外观设计在话语权上得到加强的趋势。2019款MacPro/ProDisplayXDR的“刨丝器”散热设计的出现以及剪刀脚键盘在Macbook上的回归都在说明这一点。
回到手机正面,苹果对FaceID的坚持决定了那个“compromising”的“notch”仍然存在。而在曲面屏之风刮过国产安卓阵营之时,iPhone这块屏幕还是熟悉的2.5D玻璃直面屏,熟悉的舒适R角,熟悉的等宽黑边——哦不,今年由于屏幕升级的缘故,今年的边框还变粗了。但同样是这样的正面设计,你不用担心曲面玻璃更易碎更脆弱的问题,不必忍受曲面屏两侧荧绿的颜色,不必为错误适配导致信息展示不佳的应用而抓狂,也不必担心偏下单手握持的时候手机的四角硌手,不用担心边缘误触……无论如何,它还是那个体验优秀且实用,却也熟悉的手机正面。
由于依旧采用双层主板且并未采用激进的散热设计,iPhone11Pro的发热依旧集中于摄像模组下方的小块区域中。在夏天非游戏场景下,主板区域也会温热,而在重度负载场景和浏览知乎的时候,发热较为明显,因此在较重度使用环境下还是建议戴套使用。
二、屏幕:并不XDR,但足够优秀
我们使用最为频繁的手机硬件不是摄像头,而是屏幕。iPhone11Pro使用的是SuperRetinaXDR屏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宣传名中带有“XDR”的名号,但从显示原理到现实效果都与之前发布的ProDisplayXDR没有关系,它仍然只是一块移动端OLED显示屏,对比度提升了,峰值亮度(还是仅限于HDR内容的局部峰值亮度)提升了,但也并未超越HDR的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苹果营销式地对自身创新的吹嘘并不能成立。也因此,知乎@Stevett对此大加批判:
“抱歉,请你先把所有的HDR标准超了再说XDR,宁不配。加了一致性涂层就多了1:1,000,000对比度?”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苹果的宣传,就这块手机屏幕本身的水平来看的话,的确,也一如既往的是顶尖级别的手机屏幕。也许在国内的内容市场上没有丰富的HDR片源能让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感受1200nits的瞬时局部峰值亮度(不过在Netflix、YouTube等境外平台上能较为方便地使用,它们由于多方面原因在HDR内容生态上要成熟丰富得多)。但当你拍下夕阳,在相册应用里翻看,清晰可见的太阳轮廓和迥异于其他手机的画面局部亮度表现令人印象深刻。而手动调整的最高亮度根据数码博主的测试能够达到800nits,在阳光下的表现非常优秀,甚至在显示白底的文字内容时显得对比度过高而有些刺眼。而在软硬件配合上,苹果系统完整的色彩管理机制与这块屏幕的配合能确保这台设备在移动端内容消费的体验上达到优秀的水准。
三、直观、克制的交互设计
所有交互逻辑的最终目的是直观。
这是苹果系统在交互设计上呈现出的倾向。虽然在外观上经历了iOS7从拟物外观转变为扁平抽象外观的巨大变革,似乎是在拉远屏幕内容呈现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但在交互方式上,与物理世界相协呼应的交互原则并未动摇。自iPhoneX采用妥协于faceID的“刘海屏”以来,卡片式的界面成为了苹果系统内容组织的主要方式。从多任务切换,到应用内部的二级界面,卡片化的操作逻辑贯穿于系统、原生应用和严格按照指导设计的应用全程使用。而卡片化的设计也与iPhone实际大小在现实中对应的卡片大小相呼应。在iOS14中,卡片化的小组件拓展了卡片在苹果系统交互中的覆盖范围。
围绕着卡片、图标等不同的元素,苹果以符合这些物理意象在平面上运动的方式组织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滑动。设想一下,在一张桌子上有一堆卡片,我们如何与卡片发生互动?翻找、拨开、覆盖、甩开……只要我们的互动没有脱离桌子这个平面,我们的动作都是以滑动为基础衍生的。而当屏幕内容以卡片的方式组织在屏幕上时,最为直观的方式就是模仿我们在桌面上摆弄卡片的交互方式。所以我们看到了上滑返回到Home、上划停顿后左右滑动切换任务、右侧二级界面覆盖进入、左边缘右滑返回上一级等直观的操作方式。而由于这套操作方式与现实的实体交互存在着对应关系,这些交互方式之间形成了清晰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借助现实直观形成逻辑清晰的体系的手势操作成为系统中最主要的交互方式。相似的交互逻辑统一性在之前版本的iOS中同样也能够看到。
在iPhone8系列及之前机型上,图标及其组合是屏幕内容组织的核心,因此点按操作才是iOS交互的核心。因此我们在之前的iOS迭代中能看到点按、拖动交互的延展与强化,其中最知名的例子就是3DTouch。为了实现这一效果,苹果也在硬件上加入配合,研发并采用了业界领先的TapticEngine,实现了长期领先于“友商”的点按质感与体验。在这些交互设计的配合下,“点按时代”的iPhone同样实现了直观且逻辑清晰的交互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交互的逻辑来源于直观的现实关系,它并不是交互设计的目的,而是面向直观的交互设计的副产品。iOS的“设置”就是典例。在设置项的组织上,我们常常根据主要的功能大类进行分类,根据选项的实际功能进一步细分放到菜单之中,并力图避免设置项分类的模糊,确保设置项的唯一性,形成逻辑极为清晰的树状结构。这种思路就是典型的“以逻辑为中心”的思路。
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标准来评价iOS的“设置”,得到的答案将是“不及格”。重复的设置项、不符合功能分类的分类方式早已被大规模用户吐槽,尤其是那些习惯于以逻辑关系为思维方式的用户。
但是如果从直观的视角来看,苹果的做法能够得到解释。如果我们抛开逻辑体系对一个特定的功能进行调整,比如调整一个应用的权限,那么在用户的直观中有两个对象:特定应用或是权限,又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对于这种直观,当然是在两种设置的位置都能进行调整是最优解。从直观的场景出发,我们也就能解释苹果在这方面的设计目标,也能理解苹果对于操作逻辑本身的权衡:相比于逻辑本身,直观才是交互需要达到的目标。
逻辑清晰、符合直观的交互往往优雅,但直观并不总是意味着好用。
虽然iOS在易用性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但很多消费者并不买账,其原因正在于此。早在国产安卓阵营在国内手机市场份额上崛起之前,iPhone用户屏幕上的那个辅助按键“小圆点”的大规模使用就已初露端倪。对于许多用户来说,易用性只意味着在上手熟悉过程中的便捷,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直观的交互方式比起一些不那么直观甚至有些粗暴的点按操作来看,会显得费时费力。在返回上级页面的场景中,单手侧滑或是使用“小圆点”单手操作返回显然会比把手指伸到屏幕另一端拉动页面快捷得多。
国内安卓阵营厂商在原有安卓“三大金刚键”交互逻辑的基础上演化出的屏幕两端滑动返回的操作也并不直观,因为它的实质是通过边缘手势唤起快捷功能而并非对窗口本身进行操作,但在效率场景中的确因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实用而受到了大规模的好评。另一个例子则是设置。在前文中提到,苹果系统的设置并不依赖于逻辑组织,也因此对于目标明确的用户来说,调整特定功能的路径并不符合逻辑,寻找起来也十分费力,对于这些用户而言这也并不是一个好的交互体验。交互直观在这里恰恰成为了阻碍交互体验的因素。
虽然同样是交互直观、优雅,为我们带来了审美上、易用性和部分用户体验上的绝对优势,但面对特定的场景和用户群体,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好用。
四、Remnick:怎样算滥用iPhone?Jony:持续地使用。
但还好,在直观之余,苹果对于交互设计是“克制”的,它并不追求在形式上的“趣味”、“愉悦”,而是试图以丰富的配色、冗余的动效创造趣味,试图留住用户的脚步。苹果系统的交互设计在满足直观之余,直抵功能本身。当然这一方面有市场环境与用户习惯的因素影响,也有商业模式本身已经提供了足够利润的考量,但在另一方面,也有着苹果本身设计理念的坚持。而这一点在第一方应用的体验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设置的机型信息不会招摇地证明机主是使用iOS14的某机型用户,“钱包”里也只有要用的卡片和凭证,“音乐”和“播客”安静地做一个纯粹的播放器。
Siri真的只是助手,它会听从你的命令,但不会撒娇,不会卖萌,更不会试图让你产生情感依赖。这些功能上的设置常常被认为是技术落后而赶不上竞品的烟花速度,但在功能上的缺失的确构成了贯穿整体功能安排的全局。而依托于苹果应用商店这一单一应用分发渠道建立起来的付费应用生态也让付费应用固守工具本质。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手头的苹果设备比安卓设备更像是一台工具,而不是一个与生活所系诱惑丰富的世界。而既然是工具,放下一样工具是很自然的。
当然,设计中呈现的倾向与愿景总是美好的,但它无力扭转由于应用生态本身导致的倾向,如果你仅仅指望苹果的交互设计能够帮助你解决“人机关系”问题,就像试图借购买Kindle养成读书习惯一样荒谬。在以免费为主流的应用生态与传媒社交类第三方应用的固有属性之下,第三方应用能有效地覆盖苹果在工具化方面的努力。广告、排版的哗众等取宠这些免费应用生态与媒体的顽疾使得在日常使用场景下苹果设备的体验与安卓的体验没有显著差别。仅仅看海外市场的手机使用现状就能知道,这些滥用正在持续地发生。而如果要让手机回归工具,最终还是只能依靠自己的反思或是有意识的自我改善。交互设计或许能帮你一把,但它就像一个下坡:坡就在那里,但你得自己走下去。
五、续航:凑合?凑合
iPhone11Pro的续航在官方的宣传中实现了相对于iPhoneXS最长4小时的提升,流媒体视频播放最长达到11小时。但是iPhone用户都知道,这样的标准测试环境与真实的使用场景相去甚远,作为“尿袋”的充电宝是他们难解的结。而这一代在标准测试突飞猛进的状态下,现实场景的提升也是非常明显的。
作为搭载电池容量最小的iPhone11系列产品(在监管文件中显示为3046mAh,小于iPhone11的3110mAh和iPhone11ProMax的3969mAh),iPhone11Pro实现了堪比3500mAh的小米MIX2的续航水平,足够支持中等使用强度下一天的使用。如果涉及出行等高耗能场景,也能支撑从早到晚的使用。不过对于看着手机电量低于40%就焦虑的人群(比如我)还是拿一个充电宝比较稳妥。
与国产安卓阵营的多个竞品相比较,iPhone11Pro的续航水平只能算可用水平(但iPhone11ProMax达到了突出水平),在竞争中劣势明显。受限于iPhone祖传的内部空间堆叠方式以及L型电池,iPhoneX以来的电池普遍不大。但在完善的生态控制和良性的应用开发生态下,iPhone的耗能控制相对优秀,能够满足正常使用的需要。但用软件调度去超越物理极限,还是不要指望为妙。
六、信号:可用,堪用,不好用
如题。问就是能用,问就是差的场景非常不行。
想到苹果下一代天线还是自研,就算上了高通的基带也还是要捏一把汗。iPhone的信号问题不仅仅是英特尔基带的问题。
7、 拍照:准确就完事了
我相信,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不应该提升到当前占据手机评价标准支配地位的水平。就算当下受限于移动互联网生态及商业模式的成熟与手机产业本身的大规模竞争,当下的智能手机产品已经走到了这个高度同质化的境地,但拍照是一个相对于通信、触控操作、App应用等使用频率要低得多的一个功能,相比于每天打开屏幕、查看内容、发送消息而言,拍照的频率可以算非常小了。因而对于绝大多数用户群体而言,将它作为评价手机的重要标准并不合理。而在以微信这种主要应用场景中,恶劣的压缩也使得软硬件上的可玩性被压缩成了“滤镜游戏”。这也是为什么我花了非常长的篇幅来谈交互而并不打算讨论过多拍摄内容的原因。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拍摄过程中,手机相对于相机在侵入性上有着显著优势,这的确为“记录生活”与简单的“内容创作”提供了空间。4K60fps的完整支持、超强的宽容度、多镜头的均一性(但超广角还是拉垮)都是苹果在iPhone上为内容创作作出的努力。但这些努力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缺乏较强的感知的。
作为毫无章法的普通用户,我的习惯是根据人眼所见来决定是否拍照、拍什么以及如何拍照。在这套相当直观的思路下,iPhone原生相机的色彩还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这样的发色倾向,我能根据我的判断在拍照过程中还原想法对应的场景。而借助原生相册中提供的直观参数调整功能,我也能相对方便地通过简单调整来强化部分画面元素与氛围,或是当场根据现实场景进行色彩和表现上的修正。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准确地把灵感以图像的形式保存下来。
虽然这回iPhone对夜景模式进行了重点宣传,但从我的实际体验来看,效果与国产安卓旗舰的夜景模式相比还处在相当不可用的水平。天空的噪点泛滥以及画面亮度亮得让我这种常常不满于国产安卓阵营亮如白昼的“夜景照片”为之汗颜。而iPhone夜景模式的智能开启虽说符合用户现实需要,但对于我来说反而成了一种累赘:每次都要手动关闭。
在视频方面,iPhone的强大在一众对手中毋庸置疑。超强的宽容度、一如拍照的出色色彩还原能力。但如果要追求随手拍出稳定可用的视频,iPhone的防抖表现还是不够的,也许还需要你在专业工具或是“魏布斯臂”中选一个来配合。
但受限于与竞品的硬件差距,iPhone的拍照有个缺陷:不太经得起放大。部分场景下明显的噪点与解析力不足的先天缺陷会在放大的场景下凸显出来。不过在当前内容消费场景主要局限在手机的背景下,这样的缺陷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重要。作为一台快速记录、表达和分享想法与灵感的设备,iPhone11Pro的确是一个趁手的工具。但如果追求多场景高质量的内容制作与分发,这还是传统摄影设备及其他专业设备的天地。
八、总结
在iPhone11Pro这款产品乃至iPhone11整个系列上,我们看到苹果对形式美学的极致追求,以及对功能、营销需要的演进:它引入了让人跌破眼镜的“三摄”设计、取消了3Dtouch、加大了电池加重了重量,它把精致从列代产品中剥离开去,以“Pro”的名号寻求更多的利润,为了服务的普及而不惜把“平庸”留给大多数消费者……这是一家要对股东负责的全球第一上市公司。但我们也看到对产品本身的坚持——产品的优雅直观与工具属性还在,对产品的定位与逻辑能力也还在。
对我来说,作为一台工具,iPhone11Pro在功能这个维度上满足了我对一台带有摄影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基本需求:适用于小手的优秀尺寸及握持手感、流畅而极少掉帧的日常操作体验、纯粹低侵入性的内容服务、不用操心的丰富软件生态、色彩还原人眼感受的拍摄功能。而在作为工具的体验这个维度,苹果以多年以来对交互的深刻理解塑造了直观而克制的体验,在直观的交互方式下直抵功能,在功能之外砍掉冗余,把剩余的空间与时间留给用户。
工具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当需要的时候拿起,完成相应的任务——最好能以优秀的体验方式完成它,完成之后放下它。它开拓了我们与这个世界交互的边界,我们也借它完成了与世界的交互。但工具不是目的,我们才是。
九、待完成:衍生设备与iPhone的关系
“Webelieveinawirelessfuture,inwhichalldevicesintuitivelyconnect.”
这是初代AirPods亮相时JonyIve在宣传视频中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苹果对于设备间关系愿景的精准概括。在iPhone11Pro这一时期的产品中,我们能够察觉到苹果的产品有在以iPhone为中心走向去中心化的多设备联合的倾向,而联合的方式一如既往,是直观导向的。首先是在输入-输出设备的外延基础上把交互也外延到衍生设备上。
AirPods直接接过了Siri的控制、命令与管理,AppleWatch则在发展了几代之后找准了自身定位,接过了iPhone消息、健康功能的检测、管理与简单处理。
无论如何,这是一篇试图转变本人对科技产品思考方式的文章,会有大量参考经典知乎果粉CraigFedewidget、Stevett、LuvLetter以及李如一的文风和思维方式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