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福尔摩斯"

书名:战疫纪实 作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四川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字数:114000 更新时间:2020-10-15

  记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周久顺

  作者:朱晓剑

  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华夏大地。尤其是武汉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对四川来说,如何防控疫情成为了各级行政部门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

  2月4日,甘孜州道孚县报告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甘孜州疾控中心把道孚县作为全州疫情防控主战场。道孚县情况危急,按照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部署,四川省疾控中心当即指派周久顺副主任,以及主任医师刘伦光,主管医师李帆、马干里、李张,医师周亮等6名党员组成应急工作组,连夜紧急赶赴道孚县开展流行病学调査。2月6日专家组到达道孚县后,赓即成立了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两个专家组,对道孚县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进行了专业指导及业务培训。

  道孚县,昔称“道坞”,藏语译意为“马驹”,县名依地形而定,县城地形如马,就取此名。民国元年(1912年),建制道坞县,翌年更名道孚县。“孚”意为“信任”,表现民国政府对该地和平安定,以及长官能够治理好百姓的信任和希望。道孚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道孚地处高原气候寒冷,海拔3000多米,空气干燥,昼夜温差极大。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一旦新冠肺炎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威胁到这里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成立临时党支部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召唤。道孚的疫情传播情况很复杂,如何做到快速战“疫”,对专家们来说,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考验,同时也是考验我们是不是能有信心取得胜利。“我们是党员,在战‘疫’的第一线,就应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作为前方工作组卫生防疫组组长,周久顺同志与工作组成员在抵达道孚的第二天凄即组建党员突击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折不扣全面落实上级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深入细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工作组入驻道孚期间,当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和社区传播已经出现,是疫情防控形势处于最严峻复杂、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工作组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视频会议重要精神,工作组全体成员充分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高原精神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敢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夺取疫情防控最终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我们是党员,通过临时党支部来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大家都身先士卒,既然在道孚,不管面临怎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都得走在最前面。”周久顺说。

  这些话在这之后的工作中得到了践行。党员冲锋在第一线,尤其是下乡开展调査工作,有的村落很偏远,需要步行才能抵达,就是凭着一股干劲,在道孚的沟沟坎坎里行走,了解疫情传播情况,对后面的精准防控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队的刘伦光后来回忆说:“我们要做的是,防患于未然,医者之大义!作为党员,周主任带了个好头,让我们在战‘疫’过程中没有迷失方向,而是直面战‘疫’中的种种困难时,迎难而上。”

  战斗在道孚

  对道孚的疫情传播情况,周久顺虽然有所了解,却还是没有想到面临的实际情况要更为严峻。

  首先是面临高原缺氧问题。周久顺一行人顾不上初上高原的身体不适,即刻分工协作,科学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当即提出加强网格化管理、严格交通关卡排査、严格限制人员流入流出、加强流行病学调査和密切接触者管理、加强居家医学观察管理等“五步走”防控举措。

  其次,需抢时间快速进行疫情防控。为了摸清底数,追踪感染源,溯源本次集聚性疫情的演变史,应急组一行进行了拉网式“摸底”排査,每天奔走一线,加强1号病例流行病学调査,梳理流行病学关系、指导州、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当地梳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信息,加强乡(镇)基层封控督査,指导疫区消毒……这一干就是一个月。

  “早出晩归的现场工作,加班加点整理流调报告,分析数据信息,常常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周久顺坐在办公室里回忆起当时的工作,依然激动。

  他们六个人挤在当地疾控员工宿舍,共用一张办公桌。缺氧、蔬菜少,有些队员嘴巴干裂了,鼻子里面也有血。接到疫情处置命令紧急,出发时一行人来不及回家收拾衣物,连续十多天没有换洗衣物。一身“中国卫生”应急服一直穿了十多天。队员李帆不好意思地说:“我都感觉自己臭得不行了。”

  马千里,妻子同是奋战抗疫一线的临床医务人员,因密切接触确诊病例被隔离观察,家中年仅7岁的孩子只能托付给年迈的老人照顾。

  李张的妻子马梦婷,也是四川省疾控中心职工,她是个疾控二代,全家对疾控工作有着浓浓的情怀。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坚守在应急综合协调组工作岗位。提到妻子已怀孕三个多月,李张深情地说:“照顾好自己,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胜利。”

  “我们这一支队伍,敢打硬仗,从这次历练中,显现出我们疾控中心的整体水平。”周久顺说,“我们有时需要直接去面对筛査的人员。”我看过数张周久顺在道孚的工作照片,他戴着口罩与医生交流如何进行疫情防控,商讨工作的开展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医者的“仁心”。

  3月2日晩7点,省疾控中心在道孚开展了新冠肺炎防治的培训。视频培训了甘孜州疾控中心以及18个县市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300余人。在培训会上,周久顺要求甘孜州各级疾控中心要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实验室检验人员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幵展检验工作,全州各级疾控中心要按照分区分类工作指南的要求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他强调,要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疾控中心要将关口前移,第一时间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的持久战。

  PCR实验室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核酸检测遇到了极大的难题。比如稻城县等地的疑似患者样本需送到几百公里外的甘孜州疾控中心进行检测,仅运输就需10多个小时,检测耗时长,运送过程还存在安全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为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缩短检测时间,稻城县启动负压PCR实验室(基因扩增实验室)项目建设,承担甘孜州南部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而在甘孜州北部的炉霍县也由省疾控中心紧急抽调3名技术人员,配置2台核酸检测仪,在炉霍县火速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

  2月13日晩,省疾控中心技术人员带着准备的满满4车实验室检测物资及设备火速抵达距离道孚60公里的炉霍县疾控中心,建立高原新冠病毒核酸实验室。

  “这些物资包括16通道核酸提取仪、实时荧光PCR仪器以及个人防护装备,这可是我们中心实验室最宝贵的家当,希望帮助甘孜州早日打赢疫情阻击战。”刚到炉霍县,她们就出现了高原反应,头痛难忍,但疫情当前,分秒必争,三名女汉子来不及休息,当晚道孚样本送达,她们吃完止痛药就立即走进实验室。

  “之前的核酸检测需要将样本送到甘孜州疾控中心。而炉霍的PCR实验室让道孚的核酸检测,有效缩短了样本运输时间,提高检测结果反馈效率。”周久顺说,“他们的工作为道孚等地疫情处置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支持。”

  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我读到这样的信息:核酸检测人员在高原环境下进入负压实验室一待就是6~8小时,早上吃完一包方便面就进入实验室,直到晩上5点过才能出负压实验室,最多的时候一天完成近300份样本检测。面对种种困难,她们总一笑而过,笑着称:“守护健康,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是幵在高原的格桑花团队。等疫情结束后,我们都想好好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和父母。”

  在10余天的时间里,实验室共完成来自道孚及甘孜州北路8个县的1900余份样本检测,并复核样本近700多份,为疫情防控起到了及时的一锤定音作用。

  此外,实验室通过带教炉霍县疾控中心的实验检测人员,建立各项规程,把炉霍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建成了我省“三州”地区唯一一个可以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

  正是因为这些新技术的支撑,让战“疫”变得不再复杂。周久顺说,没有这个实验室,我们很难保证战“疫“这么快取得胜利。

  科学精准防控

  别看个头不高的周久顺是“70后”,他此前在卫生应急工作、疾控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刚抵达道孚,他的专业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首先指导当地分类防控,做好三个闭环管控。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实施分类防控,严防疫情扩散。“三个闭环”封控措施实施以来,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防止了传染源的输出和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同时,开展主动筛査,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在发现疫情之后,各地援助道孚人员众多,他们存在多来源、多层次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问题,因此要集中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技术、个人防护、采样技术、样品包装和运输、消毒和感染控制等应急专业培训。2月4日——19日,开展重点人群大筛査,采样检测8695人,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阻断自然流行过程,最大限度减少传播扩散和控制疫情规模。同时,周久顺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疫情现状,及时分析疫情,总结疫情特点,开展风险评估,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再就是抽丝剥茧,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针对疫情的严峻和特殊性,省州县密切配合,联合进行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査。在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方面,以国内和省内防控工作中的经验为依据,将判定时间从病例发病后调整到发病前3天。扩大了需要集中隔离管理的密切接触者范围并在其中发现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做到了对潜在传染源的早发现和早处置,提前控制了疫情的增量。最终,在道孚县确诊的73例病例中,只有9例是病例主动就诊发现,其他64例都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査在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员筛查中发现。

  亲临战“疫”的第一线,周久顺很感慨:“这就像是大海捞针,你需要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找出那个患病的人来。”

  这工作做起来细致而又琐碎。周久顺强调要对所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建立一人一册的流行病学调査和追踪档案。确保其所有密切接触者应收尽收、应管尽管,切实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工作。全县共设置集中隔离点8个。共调查到县内密切接触者524人,县外密切接触者73人,全部追踪到位并妥善管理。

  周久顺和疾控中心,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战“疫”中的“福尔摩斯”,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精神让抗“疫”得以顺利开展。在回顾在道孚战疫的日子时,他用这几个字来形容:

  牢记使命,抗疫担当!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