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问题出在哪里

书名:汽车,中国城市之痛 作者:向剑波 字数:22462 更新时间:2020-08-12

     私家车急剧膨胀

  1949年之后,出于意识形态方面考虑, 轿车被划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象征”。五十年代的北京街头还只有稀稀拉拉几辆车,以大公共汽车为主,夹杂着马车和卡车。极为有限的轿车作为生产资料,明令禁止私人购置,仅仅分配给相当级别的官员作为公车使用。五十年代的北京,有个建筑工人因为替交管局盖了房子,拥有了第一本私人驾照,而他至今也没有一辆汽车。一直到了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宣布:允许私人拥有家庭轿车。80年代中期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长春等地兴建的轿车制造厂的投产,标志着家庭轿车的实质性启动。

  1989年,《了望》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但愿不是一个梦》的文章,第一次提出了轿车进入中国人家庭的设想。

  1994年,中国政府颁发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将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第一次将鼓励私人购买汽车写进了政府政策文本,从此中国轿车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自80年代中至90年代末,中国轿车产量猛增100倍,以年产汽车170万辆而超越意大利,成为世界第9位汽车生产国。

  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了390万辆。

  2004年,在国内车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产量仍然达到737万辆,其中轿车产量230多万辆,一举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2005年汽车产量达到32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110万辆。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轿车二厂于2004年底正式建成投产,将于2006年完成全部建设工作。届时,新厂将拥有年产值33万辆的生产能力,使一汽大众总产能比现有产能增加1倍。就在此前,年产能已达到24万辆的广州本田公司也大兴土木建第二工厂,预计2006年建成将达到36万辆。成立不久的广州丰田公司也出手不凡,预计新佳美2006年上半年正式投产,年产能起步就是10万辆。另外,东风本田也将在2006年初将生产能力由3万辆扩大到12万辆。神龙公司到2006年也将拥有30万辆的年产能。东风日产到达2006年将有35万辆在武汉开发区生产……

  官家车改革步履维艰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轿车”都是严格按官阶分配使用的“官车”,只有高级干部可以享用,县团级以下的官员只能配用吉普车。

  1984年,这一规定撤消,干部用车的基数陡然上升。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务用轿车。

  ......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5.99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