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1) "0"
流浪的川剧最新章节列表:川剧之“资阳河流派”与“非遗”_向剑波著_文学作品_【苍穹悦读】

川剧之“资阳河流派”与“非遗”

书名:流浪的川剧 作者:向剑波 字数:35314 更新时间:2020-08-11

  川剧,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一种流行于四川、重庆及贵州、云南地区的戏曲,由于各种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的关系,川剧逐渐形成一些流派,大致有“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坝调”;“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区和县市,以高腔戏见长;“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部分地区,以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校多;“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这一派的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四派中,以“资阳河”最具地方特色。今之沱江, 古代因大禹之子协助大禹治理沱江水患而名资江,又称资水。今之泸州,古称江阳,“资阳河”, 即资水汇入江阳而入大江之河流,通常将资水(沱江)到江阳(泸州)一线流域川剧艺术称为资阳河流派。本篇讲述的就是“资阳河流派”川剧艺人的过去与现在。

  其中所涉及到的“非遗”也与“资阳河流派”有关。

  非遗,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 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等等)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曾几何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级政府分管文化的官员口中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2006年,川剧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川剧主要流派的 资阳河派川剧艺术,或说是有着资阳河派血脉的四川省内江市川剧团,从2009年即开始着手申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年之后的2011年6月,申遗成功。

  顾名思义,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遗留下来并且已成为历史的东西,换句话讲,是过去时。与通常的“过去时”不同,获得“非遗”能够被历史所记载下来,尽管这记载分级别,与现实也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但毕竟是一种难得的殊荣。

  于是,便循着“非遗”的踪迹走访了获得这一称号的四川省内江市川剧团和相关的民间剧团的艺人们,几十来围绕川剧这一地方剧种演绎出来的有着辉煌,有着掌声和鲜花的昨天,以及有着落寞,有着凄惶却抗争的今天,以及面临困境茫然应对的别一种活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