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扎什伦布寺法舞

书名:E眼臧地行 (卷九)藏族民族歌舞艺术 作者:万果 字数:78972 更新时间:2019-11-26

  后藏扎什伦布寺的金刚法舞也是很有影响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拉卜楞寺、塔尔寺的金刚神舞都是由扎什伦布寺习得。

  扎什伦布寺的神舞是如何形成呢?早先藏传佛教各教派都有神舞,唯独格鲁派没有。藏历第十一绕迥火猪年(1645年),四世班禅洛桑曲杰在扎寺创立了十二月二十九日驱魔神舞,这是格鲁派神舞之始。后来七世达赖创立了布达拉宫的朗杰扎仓,有僧人八十名。1846年,七世班禅大师以阿巴扎仓神舞为基础,吸收了拉萨丹吉林、策墨林、木鹿寺,达孜县拉莫强久巧寺,山南多吉扎寺神舞的特点、风格、跳法,还移过来若干神祇,融汇编创成扎什伦布寺现在的孜滚康神舞。八世班禅丹白旺秋把抛掷“朵玛”的仪式搞得更隆重、更威风,并且将神舞由一天延长到三天,正式形成“西莫钦波”节。九世班禅曲吉尼玛,对于宗教艺术有着特殊的爱好。在他二十岁的时候,重新整理了全部“羌姆”,加快舞蹈节奏,使“羌姆”变得更热烈、更受人欢迎。他还为乐队添制两副“同钦”(法号)、两副银“冈林”(腿骨号)、四支金唢呐,重新做了面具和金丝缎服装以及护法神的旗帜。在他三十六岁时,为新落成的弥勒大佛殿开光,大师又在神舞中加入具誓法王唐青曲杰、阎王使者八男八女、白色土地护法神青嘎瓦主仆等舞蹈,这些神祇的动作、步伐、手势,不是从其他寺庙照搬的,而是大师亲自指导编出来的。

  扎什伦布寺的金刚神舞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藏历腊月二十九,由阿巴(密宗院)扎仓僧人表演;一次是藏历八月西莫钦波节期间,由孜滚康(扩法神院)僧人表演。我们要介绍的是西莫钦波节期间表演的金刚神舞,它是七世班禅丹白尼玛65岁时创立的,据今150余年,可谓历史悠久。早先的表演往往延续半月之久。十世班禅期间,法舞表演移到了班禅新宫德钦颇章(原场地贡叫林卡的神堂宫殿被1954年年楚河洪水冲垮)。班禅大师主持修建了新的金刚神舞院。考虑到人们工作、生产都比较忙,大师提出把演出时间缩短到三天,第一天跳以乞丑巴纳为主神的舞蹈,第二天跳以唐青曲杰(可译成具誓法王或阎王)为主神的舞蹈,第三天跳六长寿舞等。

  第一天是乞丑巴纳主神舞。护法殿红漆大门打开后,一列身穿绛红袈裟、肩披酱色披风、头戴称为“孜夏”的鸡冠形高大僧帽、引人注目的僧人队伍从大门里鱼贯而出。他们来到露天舞场两侧,哗啦啦地展开并插上八面三角形巨纛。旗子在强风中猎猎飞扬,使整个舞台气氛为之一变,似乎诸神正在纷纷飞临......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3.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