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诗人随时要警惕复制自我

书名:阅读的姿势 作者:梁平 字数:139796 更新时间:2019-11-22

  王成章王艳梁平

  “长诗《汶川故事》以文化纵深视野,展现大地震灾后重建的现实与历史,在人性、生命、祖国、民族多重维度中,灵感喷涌丰沛,情感浓重细腻,叙述张弛自如,寓哲思于隽永;在自然灾害面前,在大地震的废墟上,呈现了社会群体的精神气度与民族之魂的璀然绽放。”这是《汶川故事》的授奖词。

  日前,第三届《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颁奖晚会在我市举行,著名诗人、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梁平凭借抒情长诗《汶川故事》摘得唯一一等奖。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在颁奖晚会上称赞《汶川故事》:“悲痛与温情交替,宏大与微末纵横,让这部抒情民族家国长诗生成别一种情调。有生命的体验在流动,有痛彻心扉的感动在流转,更有一种大国气象在汹涌澎湃。”获奖后,梁平第一时间接受了本报专访,讲述了《汶川故事》的创作背景以及对当代诗歌创作的思考和感悟。

  “闭关”3月完成3000行长诗

  问:诗评家谢有顺曾说,“好的诗歌,正是一种灵魂的叙事,是饱满的情感获得了一种语言形式之后的自然流露,它需要有真切的体验,也要有和这种体验相契合的语言方式。”是什么促使你创作了长诗《汶川故事》?能介绍一下创作过程吗?

  梁平:应该说,这首诗从酝酿构思到不间断写作与修改,前后用了三年半时间。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就在成都。那些天每几分钟就有救护车尖锐的呼叫声从耳边掠过,那是各个灾区在向成都医院转运伤员。成都摇晃得厉害,不能回家,不能擅自奔往前线。通信断了,就整夜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第二天实在按捺不住了,返回15层高楼的家中,在接连不断强烈的余震下,摇晃着身体写下了第一首诗《默哀:为汶川大地震罹难的生命》,关乎生命、关乎人性,呼吁国家为罹难者下半旗志哀。这首诗在地震后第三天的《华西都市报》头版要闻位置显赫发出,后被《人民日报》等数十家媒体相继转载。从地震开始的自救、驰援、救灾到三年波澜壮阔的援建,我都亲历了、参与了。作为一个诗人,我知道我最应该做的是,用我的诗歌留下关于汶川地震的文学记忆。于是有了三年积累三年寻找“契合方式”,终于在家“闭关”3个多月,完成3000行长诗《汶川故事》。随后,《中国作家》刊发全诗,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而且在今年一月又重新再版。

  问:文艺作品要传递正能量,你如何看待诗人的文学担当?......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3.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