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革命失败,别人脱党他入党
陈伯达于1904年10月出生于福建惠安县岭头村一个破落的秀才家庭, 其高祖父陈金城是道光进士、刑部主事,林则徐被诬陷撤职,陈金城和陈庆镛(道光进士、监察御史)曾上书弹劾直隶总督琦善。可以说,陈伯达出身于旧式的书香世家,只不过到其祖父辈,随着旧式科举的结束,家道中落了。或许是家学渊源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陈伯达颇具才学。陈伯达15岁考入华侨富商陈嘉庚创办的厦门集美师范学校,17岁回到惠安老家当上小学教员。18岁的陈伯达一边任教,一边学英文,还忙里偷闲耍耍笔头,当年就在《学生》杂志上发表了《兵?痞?》一文,不久还发表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小说《寒天》。小小年纪,初露“秀才”之相。
1924年,20岁的陈伯达来到上海,一边在一家小报当记者,一边进入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与中共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学习期间,受在该校执教的著名共产党人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张太雷影响,初步接受了马列主义理论的教育。
1925年春,21岁的陈伯达回到厦门,担任国民党独立第4师师长张贞的秘书,并兼任福建陆军干部学校政治教官。陈伯达一上任,就在《洪水》杂志上发表了《努力国民革命中的重要工作》一文,并为此深得“爱其文才”的张贞的赏识。陈伯达也很快经人介绍,在厦门参加了国民党。在厦门和福州,陈伯达虽然为张贞工作,但与在福州活动的著名共产党人王荷波过从甚密,并受王荷波之邀,担任了王荷波组织的工人纠察队的顾问,因此被福建国民党右派列入“赤色分子”黑名单。1927年4月初,国民党右派“分共”时,在上海的蒋介石签发了福建分共清党要屠杀的“共党”黑名单,陈伯达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也赫然列在黑名单中。仍任独立第4师师长并兼福州卫戍司令的张贞,接到将陈伯达“就地处置”的指示后,竟以私谊为重,送给陈伯达1000元大洋做路费,派心腹秘密护送陈伯达逃离福州至厦门。随后,陈伯达经过化装,从厦门赶往上海。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赵世炎、陈延年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倒在蒋介石的屠刀之下。就在这时,陈伯达由厦门乘船进入上海。这时的上海,腥风血雨,风声鹤唳,报纸上叛徒自首、共产党组织被破坏、共产党员被处死的消息随处可见,共产党人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但此时的陈伯达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尤其自己险些命丧蒋介石之手,极为痛恨,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于是向上海的中共秘密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非常时期要求入党,本身就表明陈伯达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所以,经陈伯达的老相识张觉觉和陈少微两名共产党员做入党介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