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石故居行

书名:一个国王的行者 作者:郭子玖 字数:92809 更新时间:2020-03-11

  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的蒋介石,作为孙中山先生政治遗产的继承者,不能不说其是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对于这个话题,我们还与同行朋友作过深度的交流和商榷,但大家的意见很是一致,在蒋介石与毛泽东两个政治集团的斗争中,由于其治国领军为民的能力逊于泽东,最后蒋介石被毛泽东领导的中共赶到了台湾。至于政治上的观点,无关于我们这些小字辈痛痒,对其评价纯属个人的感性认识而已。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历史的评价标准,也是现实的客观事实。但是,从军事战争的角度来讲,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就说蒋介石吧,其在与中共对弈中失败,自然是要承认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治国领军上出了大问题,对国家的治理缺乏科学的政治制度,对军队的管理缺少宽严相济的策略,也有满清王朝退位后军阀割据等社会迷乱因素,最后导致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用政治家和史学家的话来讲,一个国家的体制革命,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政治精英的觉悟;二是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蒋介石的败北,自然不属于前者,而是其治国无方,导致民不聊生,才起而就义推翻了在大陆的统治。不过,这并不能全盘否定其执政力,毕竟其在台湾地区的治理过程中,介石同志与儿子蒋经国一道,实实在在地将台湾带进了富裕,使台湾一跃成为了“亚洲四小龙”,其功劳当不可灭。所以说,我们应充分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不要一直只看其不好的一点,否则我们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我们不能做到一分为二地看人,或者说我们是一个伪马克思主义者,对自己可以一分为二,对他人便是一棍子打死。在这一点上,我是比较欣赏西方的英雄史观,他们可以把林肯和李放这样两个敌对军事集团首领,不做一点价值取向地放在一起,保障了国民对自我英雄的取舍和认同。

  谈论归谈论,但我们并不能改变历史,而且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历史,因为历史是由人民去写就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去改变历史的必要,需要的只是自我观点的碰撞。因此我们就更在意对蒋介石的了解。于是,随着大巴缓缓而行,我们来到了奉化的蒋介石故居。这是一个山水环抱的地方,真正是一个栖息生活的好地方,道不是因为这里出了一个蒋介石,我才会发出如此这般的声音,更何况蒋介石还不是当局热捧的政治人物?而是这里的山水相得益彰,使得一方土地绿树葱葱、翠绿欲滴,空气就更是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加之扑鼻而来的樱花香,让人觉得无限的惬意。到了这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到了一个纯天然的氧吧和无公害的生活场,因而浙江还将其定义为了上海世博会中国未来馆。

  介石的故居很具江南特色,是一个不小的院落,全由平房或两层楼的建筑组成。其实,听导游介绍,介石的故居原本只有三间,那是他兄长与其分家时留下的,也算是祖上留给他的一份财产。蒋介石后来发迹了,才进行了一次扩建。其实,作为民国总统的蒋介石,要修缮自己的民居,也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当时蒋介石本计划将周边20余户村民的房屋都拆掉,其中就有不领情的人,那就是住在其家左边的徐家,其主人与蒋介石同年同月同日生,也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好朋友,也许有一种同样的怀旧情感,其不想把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就这么拆掉,便写信给蒋介石,并直称蒋介石的乳名,叫其不要做了总统就不把百姓当回事,想拆谁的房屋就要拆。换句话来讲,就是要蒋介石多施仁政,蒋介石真把他的话当了事,果真没有拆迁徐家的房子,而且其房子现在都完好无损地伫立在蒋介石旧居旁。

  到介石故居一游,了解了介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后,使自己对他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昔日只能通过电影电视或者书本了解蒋介石,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东西,多少失去了生活最本真的味道,特别是看了国共战争时期军统暗杀片后,我真是害怕见到这个人物,怕因为认识反倒会遭到其歹毒阴险的“核辐射”。其实,要了解一个人,是需要时间和科学态度的,就说这次到介石故居一游,就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民国总统的原生态,发现其根本不是我所想象中的那类人,道是一个关乎民生的政客,也是一位很有人情味儿的浙江男。

  介石也是一个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早年本已在浙江溪口老家娶了一位妻子,名叫毛福梅,可在后来的生活中,他却遇到了知己宋美龄,并结为了夫妻。在一夫二妻的生活中,蒋介石却是处理得游刃有余、井井有条,使事业不仅没有因为女人的问题受到影响,反而给自己成就伟业增添了助力。听导游介绍,蒋介石一直都在与宋美龄居住,并与毛福梅居住的地方遥遥相望,蒋介石每天早上起床后,只要看到对边炊烟袅袅升起时,他就会去毛福梅住处用早餐,然后再把早餐带过来给宋美龄吃。就是这样一来一往,据说毛福梅与宋美龄一直都没有见过面,这真是让人想都不敢想象的事:同时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村落,相距也不过数百米,两个人却一直未曾蒙面,实在是一件罕见的事儿,所以也就成为了历史的话料。不过,这也窥见出了政治家们在治家上的严谨,同时就一个村妇和一个洋派留学生来讲,道是不见面了的好,毕竟关系复杂而且不属同群,见了反倒会成为一件很尴尬的事。

  介石与宋美龄结为夫妻,表面上是在承继一夫二妻的封建制度,实际上其是对中国传统婚姻观的抵制,因为他与福梅的结合,更多的是家长的意志,而与宋美龄的成婚,道是自我意愿的充分体现,所以说蒋介石的婚姻观,其实正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典型代表,即处于抵制又不彻底的一种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印证这个观点,当年蒋经国和俄罗斯媳妇住在溪口时,常常在家门前的河流游泳,有时候还要来点高台跳水的动作。作为封闭的中国农村里的一个小村庄,能够见到一个洋妞就足以稀奇了,再要见到他们与中国型男的近台跳水,自然会引来更多村民的围观,蒋介石知道这个事情后,还把蒋经国叫到跟前,用溪口的方言“娘希匹”骂了个狗血喷头,从此再也没见到过蒋经国和媳妇戏水的身影了。

  介石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濡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不仅严管孩子具有中国风的色彩,而且也是一个特别讲究孝道的中国人。1949年以前,尽管其身处国家管理高层,国事缠身自不必说。但是,无论多么忙,他都会找机会带着妻儿,回浙江奉化给父母进香,以表达其对父母的深厚情谊。只是1949年败走台湾后,由于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他再没有回到过生他养他的故土,也就没法亲自给父母进香,以行儿子的孝道。可身居台湾的他,每每清明时节,还是会尽中华儿女的孝道美德。

  拜谒介石故居后,我才熟知了一个伟人的一生,同时又读懂了人生的意义,懂得了人生的法则。其实,人就是人,伟人也是人,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和常人没有什么两样,有的只是他们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常人多是只关注自我的生存,而伟人关注的则是百姓的生计。所以说,伟人常常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其缘于职业本身造就了其伟大的作为。(2012年8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