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书名:纪信故里 作者:李荣普 字数:238683 更新时间:2020-01-06

  西充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生息在此。夏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属梁州,殷商与西周时期并入雍州,东周时属巴国,秦属巴郡阆中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冬十月。为彰显纪信“诳楚安汉”之功,在纪信家乡置安汉县,西充隶属其内。隋朝迁晋城县于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南充、晋安(今南部)、盐亭诸县地,设置西充县。因境内有西充山,且原有西充国县旧名,又处于果州之西北,故取名西充县。西充置县后隶属果州,历五代、两宋及元、明、清诸朝,均未变更县名。先后随果州隶属剑南道、山南西道,以后又隶属南充郡。宋朝时期,先后实行路、州、府、县制,西充随果州隶属西川路、川陕路、梓州路、潼川路、顺庆路、成都卫、顺庆府、川北道、嘉陵道。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西充随顺庆府隶属陕西四川行中书省、四川道廉访司。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西充省入南充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明朝时期,西充随顺庆府隶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时期,西充隶属四川省顺庆府和川北道顺庆府。民国时期,西充随顺庆府先后隶属川北道、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西充原有据德、高阳、西厚、恩化、丰乐、太安、西充、在城8里,里编10甲。清宣统朝置东、南、西、北4路,辖40场镇。民国23年设东、南、西、北、中正5区,次年改为3区。至民国26年,全县共3区、32联保、492保、5018甲。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分为5个指导区、32乡镇、601保、6017甲。1949年12月14日,西充解放。西充解放后,仍置西充县,先后隶属川北行署南充专区、四川省南充专区、南充地区,现在隶属南充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西充分为城关、太平、义中、金凤4个区,辖32个乡镇。1961年,全县共设6个区、47个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乡。改革开放后,形成现在15个镇、29个乡的行政区划至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