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老人不言老

书名:道德之光耀天府 作者:四川精神文明办公室 字数:96348 更新时间:2019-12-30

  ——四川省营山县城南镇残疾村医侯方杰

  人物小传

  侯方杰,男,汉族,四川省营山县城南镇残疾村医。侯方杰生于1940年7月,1954年4月开始行医;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10月,当选县人大代表;2006年12月,被营山县委、县政府授予“抗洪减灾特别贡献奖”;2007年7月,被营山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12月被评为“南充市道德模范”;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侯方杰“四川省健康卫士楷模”荣誉称号;2008年当选南充市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出了“可宣传报道他的先进事迹”的重要批示。随后,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就表彰、学习和宣传侯方杰同志作出了具体批示。2009年侯方杰被评选为四川省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一本乡村医生的处方,一根吱吱作响的拐杖,一个乡村医生的药箱。药箱装满了杏林,拐杖镌刻着人民,处方浸透了丹心。

  ——题记

  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风衣,在崎岖的山路上默默地走了半个多世纪。春去秋来,他的脚印,化作一串串跳动的音符,演奏出感人的时代乐章。

  他,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社会责任,用自己的爱心凸显博爱情怀,把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全部积蓄用来扶贫救灾,支持公益事业,而且乐此不疲。

  他,就是四川省首届道德模范侯方杰。14岁行医以来共减免六万多人次的医疗费用近30万元。67岁入党宣誓的当天,他说:“我虽已苍颜白发,但在党面前,我的心永远年轻。”

  侯方杰从一个“赤脚医生”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四川省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是他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博大爱心和对党的赤子之心的集中体现。

  为人解难落残疾

  侯方杰14岁开始独立行医,在医疗战线上一干就是50多年。50年来,他怀着一颗救死扶伤的爱心,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危重病人,用自己宽厚的爱心帮助了无数穷困百姓。一说起侯方杰,十里八乡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医生,他的病人不光是冲着他的医术,更是冲着他的仁义而来。侯方杰常说:“生病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我作为医生,就有责任、有义务帮病人解除痛苦,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每当遇到鳏、寡、孤、独的病人来看病时,侯方杰不但不收诊疗费和药费,有时还会倒贴车船费,50多年共减免六万多人次的医疗费用近30万元。

  2003年中秋节前一天,侯方杰到增产乡出诊,看完病人回来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天黑再加上眼睛不好,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左腿骨折,无法动弹。第二天,凉风乡徐家山村民徐长红因患脑溢血奄奄一息,徐长红的大儿子经人介绍找到了侯方杰。侯方杰十分为难:去吧,自己的腿又痛得厉害,更重要的是将来很有可能落下病根;不去吧,病人性命攸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还是拄着双拐艰难地走了十几里山路,去了病人家里。病人治好了,侯方杰却落下了终生残疾,至今仍丢不开拐杖,一遇阴雨天,左腿还隐隐作痛。有人说他不值,但他却豁达地说:“我是一个医生,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不遗憾,也不后悔!”

  穷尽积蓄助贫弱

  侯方杰家居农村,至今仍居住在近百年的穿斗木结构房子里,家里唯一值钱的家电是十多年前购置的一台1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侯方杰的三女一儿全部在农村,女儿靠卖蔬菜或打工维持生计,儿子在火车站当搬运工。侯方杰生活十分简朴,连百十元一件的衣服也舍不得买,1985年请裁缝缝制的风衣至今还在穿。

  尽管对自己很“抠门”,但他对周围群众却很“大方”。现在南充市高坪区当教师的原保真村五组的侯永红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西华师大,因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准备弃学外出务工。侯方杰出诊时听说这件事,主动承担起侯永红四年的学杂费1.5万元,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每当侯永红来看望侯方杰,他总是说:“你努力工作,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家庭贫穷的老哮喘病人侯方富年老多病,侯方杰不但经常送医送药,在 2005年春节,还给他送去了1000元过年钱,让他置办年货。

  “光拿钱救济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引导贫困群众培育一项致富产业。”侯方杰说干就干,前往西充、南部、成都等地考察,决定引进兔业发展项目。2006年11月,他自掏腰包选派七人到省畜牧研究所学习养兔技术,并出资两万元购进136只良种原种兔,无偿送给城南镇、涌泉乡、回龙镇的五户农户饲养,同时他还牵头成立了兔协。

  倾情倾力济灾民

  2004年9月,营山县遭遇了特大洪灾,侯方杰慷慨解囊捐款一万元。2006年营山县遭遇了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拄着拐杖来到营山县政府救灾办公室,从怀里掏出两万元现金,慎重地交到救灾办工作人员手中,成为县救灾办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为搞好灾后自救,他再度为城南镇捐款7000元,其中5000元解决兴隆村、走马村等五个旱山村的人畜饮水问题,2000元为全镇培育蔬菜种苗八亩。当问及他捐款的缘由,侯方杰说:“我觉得,献爱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一个好汉三个帮!”

  2008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侯方杰暂时取消到本县一些乡镇义诊的计划,来到县委组织部,表达了要到汶川重灾区救死扶伤的迫切愿望。组织部领导考虑到他快70岁了,劝他说, “你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路途遥远不说,还有危险!就算了吧!”

  “我的身体没有问题,比小青年还跑得快,我是党员,又是市人大代表,当国家和人民有难时,我不能等闲视之!”见侯老很坚决,有关方面同意他到郫县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抢救来自重灾区的伤员。

  15日上午九时,侯方杰和他的徒弟彭明华搭上从达州开往成都的767次列车。抵达成都已是深夜,到郫县已是16日上午九时。侯方杰随后立即赶到郫县德源镇卫生院设立的灾民安置点,他与徒弟为伤员进行清创、包扎、换药等工作。由于伤员太多,安置点的医疗人员数量不足,侯方杰连续五天五夜都没有睡觉,24小时连轴转,忙着为灾民服务。有一天,在把刚送来的一批伤员治疗后,侯方杰猛然感到一阵眩晕,险些倒在地上。21日,侯方杰回到营山,又马不停蹄地为重灾区的脑损伤患者调配康复的药丸,准备再赴重灾区救治伤员。22日上午,侯方杰拄着拐杖,风尘仆仆地来到营山县委组织部,郑重地将两万元特殊党费交到部长手中。

  义诊山乡救病患

  2007年4月,侯方杰决定用两年至三年时间巡回全县各乡镇为老党员、老干部、贫困群众义诊。4月初,他首选偏僻的孔雀乡,开始了他的义诊之旅。这天,他忙到傍晚才看完病,突然感到肚子饿了,记起该吃饭了。于是端来一碗面条,既是午饭,又当晚饭。晚上他又忙着为病人做丸药,直到深夜,累得连鞋子都忘了脱就上床睡着了。村民彭显珍笑着说:“侯医生开的是流动诊所,走到哪里病人就跟到哪里;哪里有病人,侯医生就在哪里看病。”

  营山县双流镇长岭村一社19岁的肖君,16岁的时候不幸得了偏瘫,卧床不起。成都、重庆的大医院都去过多次,家里为她治病欠债几万元,还把哥哥结婚的钱也花完了,病情却不见好转,全家都觉得她的病已经没有希望治好了。肖君两眼无光,枯瘦如柴,将近1.6米的个子,体重只有30多公斤,好像一张皱巴巴的油纸,轻飘飘地铺在床上,没有一丝生机与活力。病人进食就吐,腹部疼痛,被迫经常用左手按住腹部,导致五根手指严重变形,如同鸡爪,上面还长满鱼鳞般的老茧,伸出来时形状吓人。由于病人长期瘫痪在床,披头散发,满脸污垢,害怕见光,不想说话,早已失去对人生的渴望。侯方杰耐心开导她,鼓励她树立治疗的信心,免费为她治疗。端午节、中秋节,侯方杰还专门带着礼物去看望她。如今,肖君的病情明显好转,脸上也有了笑容。后来,侯方杰还冒着严寒四处奔走,为改造肖君家里的破旧房屋募集了一笔钱。

  2009年7月,侯方杰已完成全县53个乡镇义诊,为贫困患者义诊万余人次,诊费全免,减免药费十万多元。

  年近古稀入了党

  作为一名医生,平时虽然也能够救死扶伤,但与无数共产党人组成的先进群体相比,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这时候,侯方杰内心深处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愿望开始变得十分强烈。他所在的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同志身患癌症却仍然坚守岗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更是给了他很大的震动,坚定了他入党的信念。

  带着对党的无比热爱和加入共产党的坚定信念,老人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且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一心向党的决心。2006年7月,老人终于在党旗下庄严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成为全县入党年龄最大的共产党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