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社区:清宣统二年(1910年)杜市属三才镇,镇公所设在杜市场;杜市场之前叫裕隆场。新中国成立前夕叫杜市街一保。新中国成立后改杜市街一保为杜市街村。
1994 年,新场乡、杜市乡合并建杜市镇,新场乡街村、杜市乡街村合并建杜市镇街村。
2001 年5月,高歇镇合并到杜市镇后,杜市镇将原杜市街村、高歇街村合并建为三才社区。有居民4349户,人口8978人。月坝村:东经106毅31忆,北纬29毅9忆。因月亮坝屋宅和金鸭儿故得名月坝。2001年5月,高沿村并入月坝村。辖经济合作社4个,农户614户,人口1740人,总面积4645 亩,耕地2780亩。
湘萍村:东经106毅32忆,北纬29毅08忆。因所在地内有一石坝,形似箱子,而名箱子坪,后演变为有水有木的湘萍。2001年5月,麒麟村并入湘萍村。有经济合作社3个,农户715户,人口2156人,总面积5865亩,耕地3016亩。
龙凤村:东经106毅31忆,北纬29毅07忆。因域内有一寺庙曰龙凤庵而得名“龙凤”。
2001年5月,鱼谷村并入龙凤村。有经济合作社3个,农户967户,人口2596人,总面积4299亩,耕地2651亩。
胡家村:东经106毅30忆,北纬29毅09忆。因有胡家石坝而得名。2001年5月,万里村、协安村并入胡家村。有经济合作社4个,农户1340户,人口3867人,总面积6795亩,耕地3795亩。
梅湾村:新中国成立后,废保建村,因地处新场周围,故名为富都村。1980年地名普查,以境内有梅子湾远近驰名,更名为梅湾大队,后改为梅湾村。
2001年5月,天堡村、灯塔村并入梅湾村。有经济合作社3个,农户1263户,人口3811人,总面积6720亩,耕地3110亩。
屏麓村:新中国成立前属杜市乡四保,1953年定名为屏麓村,1966年改为新化大队。地名普查时,因地处玉屏山脚,又改名为屏麓大队,现名屏麓村。
2001年5月,石锣村、玉屏村并入屏麓村。有经济合作社3个,农户890户,人口2620人,总面积3972亩,耕地2272亩。
永隆村:东经106毅30忆,北纬29毅11忆。因村境内的高歇场原名永隆场得名。
2001年5 月,凤来村、清平村并入永隆村。有经济合作社6个,农户1202户,人口3286人,总面积8640亩,耕地3822亩。黑滩村:东经106毅30忆,北纬29毅11忆。因境内有一溪流,流经一石滩后,滩下深 潭水呈黑色而得名。2001年5月,天桥村、古佛村并入黑滩村。有经济合作社4个,农户1200户,人口3309人,总面积4846亩,耕地3291亩。
新化村:东经106毅30忆,北纬29毅11忆。原属高湖村,1952年由高湖村划出新成立 的村,取新开化之意,故名新化。2001年5月,高湖村并入新化村。有经济合作社4个,农户998户,人口2756人,总面积5268亩,耕地2898亩。
王家村:东经106毅30忆,北纬29毅13忆。因境内有大院子曰王家岗,故名为王家村。2001年5月,燕窝村并入王家村。有经济合作社2个,农户513户,人口1401人,总面积3678亩,耕地209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