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钧
我们这次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在刚刚举世欢庆新中国六十华诞之后,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中书写着人间大爱并富有德孝文化传统的德阳市召开,共同来研讨弘扬孝道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是一件适时适地、意义重大的事情。到会的学者专家提交的论文涉及的方面很广,选取的角度各有不同,观点和建议都很有新意,对我多有启发。在2001年新都召开的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上,我作过题为《孝道文化的现代价值》的书面发言,粗略地分析了规范和处理好家庭伦理关系对于社会生活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重大作用;肯定了传统的中华孝道文化蕴涵着可贵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国情基本适应,应细心区分其内在的精华与过时的糟粕;提出面对部分人中间“非孝”行为的蔓延和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现状,更应珍惜这一宝贵的教化资源,弘扬孝道文化;主张通过新的论证和阐释,把孝道纳入新社会的行为伦理规范之中,使之具有时代新意,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继续作为我们民族乃至人类维护其社会关系及人际联系的重要心理、伦理纽带。今天的发言,我想仍大体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就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谈些认识和感悟:一是孝慈在中华伦理文化中为本、为先的地位;二是对我国转型期孝老爱亲面临的形势作一些分析和估量;三是对新时期如何弘扬孝慈文化、促进和谐家园构建提一些对策建议。
一、中华伦理文化以孝慈为本
孝亲慈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述,早在五帝时代,舜就委任契做司徒,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出现了百姓亲和、内平外成的局面。到西周时,形成了一套以自然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宗法人伦的制度和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主要代表的儒家对它加以系统的表述和论证,创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孝悌”为“仁之本”的政治和伦理学说。李泽厚先生指出:儒学的要点之一,正在于把思想直接诉诸情感,要求理智与情感交融,注意把“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
人自呱呱落地,最先形成的人伦关系就是自身与父母的关系。父母与子女血脉相连,没有父母哪有子女,哪有子女的成长。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称为天伦。“孝道就是人性初始体验的精彩提炼,是人格的养成历程。”《诗经·小雅·蓼莪》抒发的那种对父母养育之恩无比感怀和力图报答的心情,至今仍打动着作为人子的我们的心扉。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就是以他们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来引领和培育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从而形成慈幼与孝亲的互动,并如此代际相传,维护族群血脉绵延持续地发展。顺便说一下,鉴于孝慈乃相互对待的德行,是反哺与哺育的双向关系,我在文中一般采用孝慈或孝老爱亲的提法。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是把孝慈这样发端于人的本性的爱心加以延伸、扩充,“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使类似的和谐情谊扩展于兄弟、友朋之间,弥漫于家园、乡邦之内。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家国同构”,就像成龙、刘媛媛唱的歌词:“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当这种由小家推及大家的爱心扎根于亿万人的心灵,就会成为人们自觉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并进而升华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的博大情怀,为和谐世界的构建奠定思想和情感的牢固基石。
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华伦理文化中,总是把孝摆在为本、为大、为先的地位,而决不是当作细枝末节来对待。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云:“孝者,百行之本。”民谚也讲:“百行孝为先。”孝道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检验人心、人性的一把尺子。唯有懂得孝老爱亲的人才会是知恩图报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才有望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们的伦理规范中“孝”字不见踪影,对父母的“孝行”和“报恩”往往受到批判,“孝子贤孙”成了骂人的词语。值得庆幸的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提出了从家庭美德到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一系列伦理规范。在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孝老爱亲无疑处于重要的、本根的位置。
中央有关部门在前年和今年已举办两次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活动,吸引了亿万民众尤其是广大网民踊跃参与,央视《道德的力量》颁奖晚会感人至深。我读了第二批55名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262人及其他候选人的事迹,鲜明地感受到,孝老爱亲模范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各类模范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那一座座爱的丰碑下面,延伸着一条“孝慈推己及人,爱心构建和谐”的红线。例如好些助人为乐的女模范,都以慈母般的爱心去救助成百的贫困和残疾儿童,或以博大无私的母爱,去温暖感化那些由于父母犯罪服刑而失去监护的孩子们的心,因而被各地评为“优秀母亲”、“杰出母亲”。也有这样的企业家,自愿为抗洪斗争、抗震救灾中牺牲的烈士们行孝,像对待亲娘一样孝敬烈士们的母亲,扶助她们走出悲痛的境地,被称为“世界上母亲最多的人”。这样的无疆大爱,不就是孝老爱亲的延伸和放大么?有不少道德模范,曾经受惠、受助于好心人,吃过“百家饭”,怀着感恩的心,成为传播爱的火炬手,把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递下去:有的当了“流浪孤儿院”的院长爸爸,有的成为抚养无任何血缘亲缘关系的一大群“儿女”的爱心妈妈,有的为兄弟民族的孤老尽孝,有的成为“千人帮百家,爱心走进老人家”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者。有位农村进城打工的未婚女子,把一对被生身父母遗弃、后又被养母(她的雇主)丢下的双胞胎姊妹从小抚养大,艰苦备尝却永不言弃,被誉为“保姆妈妈”。这些催人泪下的凡人壮举,一再显示出孝慈文化的道德力量。
二、我国转型期孝慈面临的危与机
社会主义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急速发展的转型期,家庭结构、代际关系和家庭功能都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成为尽孝行慈的约束条件,使孝亲慈幼的传统模式遇到困惑和尴尬,需要通过探索、创新来加以解决。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6800万,约占总人口的12%,并以每年平均800万人的数额增长。有人预测,再过二十年,全国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期。如果老龄事业特别是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不赶快跟上,孝道又没有蔚为全社会风气的话,情势将会是严峻而可悲的。
二是几十年来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成了普遍现象。家庭中祖孙三辈形成“421”的倒三角形结构。全家如“众星捧月”般围着“小月亮”转,对一根“独苗儿”宠惯有加,而“望子成龙”的心态和过重的课业又让孩子经受着太大的压力。这代人成长起来是否懂得孝老感恩,引起人们的忧虑。
三是人到中年的子女为谋生艰难打拼,对老小两代的孝敬与关爱常感力不从心,特别是上亿农民工进城,在农村留下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他们不仅很难得到亲情的抚慰,在受教育和养老问题上也存在许多实际的困难。
四是家庭结构小型化、松散化,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的越来越普遍,奉养老人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幼吾幼”确实尽心尽力,“老吾老”尚有很大反差。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改进,城市老人对子女物质供养的依赖度渐减,发达地区的农村老人依靠子女经济赡养的程度也有所降低,相比之下,对心灵沟通、精神慰藉、疾病照料的需求突出起来,在这些方面行孝尽孝,更显得难能可贵。
既然有这些困惑和尴尬,在部分人中间也确实蔓延着种种“非孝”行为,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孝老爱亲走到了穷途末路,似乎束手无策了呢?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很理解有些朋友发出盛世危言,大声疾呼“孝道回归”的苦心热肠,但冷静地分析起来,认为当今社会“孝心消失了”、“孝道大滑坡”也未必是反映全面实际的看法。道德作为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一样,也是根源于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并为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同时,道德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能动作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一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极其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面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程度都大幅度提高,这就为公民道德建设,包括弘扬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提供了强大的促进因素和有利条件。我们既要居安思危,正视问题,又要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化解矛盾,变危为机。我们的国变强,家变富,使孝敬和赡养老人、钟爱和培育儿孙,都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交通通信空前便捷,节假日全家团聚、外出旅游,其乐融融的情景,是挣扎在生存线上过苦日子时不可想象的。在以民主法治为标志的政治文明环境里,人们孝老爱亲的真情能够自由舒畅地表达,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大为增强,这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孝”被打入“冷宫”的景象不可同日而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2001年提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遵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原则,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方面,分别提出了5个德目,构成15项共60字的道德规范体系,其中家庭美德的德目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孝道在此已呼之欲出。2007年和2009年中宣部牵头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进一步明确树立起“孝老爱亲”的旗帜,这对弘扬孝道文化所起的激励、动员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在从宏观环境考察弘扬孝道文化的有利条件的同时,还可以从当今老、中、小三辈人的主体状况作些分析。由于每一辈人的经历不同,思想和性格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人总有贤、不肖之分,“矛盾心态”、“问题人物”乃至“害群之马”都会有。但从主流来说,当今老的一辈人历经风雨才见到彩虹,是珍重晚晴、知足常乐的一代。他们对儿女辛劳体贴而无苛求,对孙辈疼爱而不求回报。他们大多愿在与老年朋友的交往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只要儿女“常回家看看”就放心和满足了。现在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担子很重、知恩图报的一代。他们知道自己承前启后的责任,见贤思齐,尽管在孝老爱亲方面总有不到位、不周全的地方,但大都在内心深处会感到歉疚并设法改进。而被称为“80后”、“90后”的一代人,有的已踏入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多数则还在各类学校接受教育。事实说明,沐浴着改革开放阳光成长的这代人,总体上是智商、情商较高,聪明上进,很有希望的一代。在抗震救灾中,不仅妈妈护孩子、老师救学生,也有孩子救孩子、学生救老师,以及众多青年志愿者奋勇抢救孩子和老人的英雄事迹。在生死关头,显示出青少年一代是值得信赖的,只要善于教育和引导,他们是能够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的。
三、弘扬孝慈文化的对策建议
道德的养成、社会风尚的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采取扎实的措施,搭建有效的平台,创新方式方法,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效果。根据一些地方的实践探索,我对弘扬孝慈文化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既然中华伦理文化以孝慈为本,孝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不要讳言孝道,而要名正言顺地提倡和弘扬孝慈文化,树立孝老爱亲、慈幼敬长的道德规范。为了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排除对孝的片面或歪曲的理解,应结合时代特点,对孝的内涵和要求加以阐释,如陈德述先生从传统经典中归纳的八条:“敬爱”、“奉养”、“侍疾”、“承志”、“立身”、“谏诤”、“安葬”、“追念”,都可以一一展开,让人们懂得什么是孝,怎样尽孝,从而知所趋赴,躬行践履。
第二,孝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孝老爱亲的日常行动就是对孩子无声的教育。孝道教育不但要进家庭,还要进幼儿园、进学校、进社区。德育课本里要有孝慈的内容。教小学生诵读新编《三字经》、《弟子规》也是可行的办法。2006年全国老龄办、中宣部等单位合作举办的“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是个有效的载体,类似活动要长期、扎实地开展下去。
第三,从基层到全国把评选、表彰包括孝老爱亲模范在内的公民道德模范的活动制度化,树立榜样,广为宣传。学校里实行少年德育考核制度,评选孝星、德星、智星、体星、美星等,孝星为众星之首。基层社区采取孝贤榜、公开栏、星级家庭评选等办法弘扬善行,树之风声。还要组织孝老爱亲模范巡回报告、作电视讲演,请学者专家开孝道文化讲座、开研讨会,通过媒体扩大影响。电视、电影、戏剧、歌舞、曲艺多搞一些以孝老爱亲、家庭和谐为主题的有感染力的文艺节目。
第四,重视并系统地加强老龄工作,领导干部应率先做孝老爱亲的表率。四川省在2003年就制定了《关于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带头敬老养老助老的意见》,规定“要把尊老敬老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的内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一律不予提拔任用”,“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党内或行政处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落实以人为本,要把关心下一代和关怀老龄人当作重点关注对象,把为老人安享晚年办实事的情况和老人幸福指数、社会对老龄事业满意程度等纳入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中。
第五,按照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在大力弘扬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的同时,对社会上存在的忤逆不孝的行为,应进行强烈的谴责,对严重到构成违法犯罪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惩处。辽宁省人大去年已通过施行地方法规《赡养法》,将不赡养父母的不孝行为列为惩处对象。
第六,把孝慈文化的内容灌注到传统节日之中,形成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赞同网上得到数百万网民支持的把“重阳”命定名为“中国孝慈文化节”并开展相关活动的建议。有些大学,在中秋节开展“写家书、献爱心、见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效果不错。春节省亲,清明扫墓,还有母亲节、父亲节感恩,儿童节慈幼,都是可以发挥文化创意、举办主题活动的场合。要注意引导爱心的扩展和升华,推己及人,让孝慈的美德常驻人心、孝慈之花竞相绽放,促进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章玉钧:四川省民俗学会会长,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