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里的随想

书名:沉吟渠江 作者: 邱秋 字数:215909 更新时间:2019-12-13

  1997年,我在邓小平就读过的广安中学工作。

  这年2月20日的清晨是一个寒风飕飕的清晨。天还没有亮,校长姜宝森给我打来电话说:小平同志昨晚去世了!正沉浸在睡梦中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翻身起床,打开电视,悲伤的讣告果然从电视机里传了出来——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走了,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终于变成了残酷的现实,令人无比悲痛的时刻真的来了。宿舍院内,家家户户的电视都在播送着同一条消息。低回的哀乐给整个校园罩上了一层浓浓的忧伤。天虽然亮了,但我的四周却是草木肃杀,愁云低垂。广播里一遍又一遍地播送着讣告与哀乐,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教学楼外面的空地上,静静地听着,又不时谈论着对这位伟人的感受。

  我独自来到渠江边,默默地望着缓缓东去的江水,想象着当年少年小平从前面的东门码头乘一只小木船,扬帆远航,离开广安的情景,在心中追寻着我所熟悉的这位伟人的漫漫人生之路。广播里,低缓的哀乐与我的思绪交织融合在了一起。我突然想到,一个人的伟大之处是否就在于他让这个世界为他产生了不尽的思念呢?

  我曾经历过新中国几位伟人去世的历史时刻,那是我念中学时的1976年。这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这一位位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的去世,震撼着我们那个时代的每个人。

  最让人难忘的是那年9月9日的午后,我在学校的球场上漫步,突然广播里传来了令人心碎的哀乐,随之而来的讣告声惊呆了大家:毛主席逝世了!喧闹的球场顿时安静下来,只有播音员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我感觉所有在场的人的大脑似乎都已经成了一片空白。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毛主席怎么会去世?!他老人家怎么会离开我们?!我想,有这种念头的绝对不止我一个人。如果要用一个什么词句来形容当时的真切感受的话,那只能是:仿佛一瞬间天塌地陷。我从球场快步来到校办公室前,只见教室、老师办公室里的人们纷纷跑出,集聚到校园里那高音喇叭下,张大着嘴倾听这突然而来的噩耗。一位姓刘的老师听着听着,突然失声痛哭起来,人们被他的情绪感染,一脸惊惶也随即化为悲痛。那几天,学校的礼堂便成了老师、同学祭奠毛主席的场所。我们每天都去那里向他的遗像鞠躬致哀,为他守灵。那时,我常常望着主席的画像默默地想,主席走了,谁能驾驭中国这艘还行驶在“文革”风浪中的航船继续前进呢?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今后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茫然的感觉弥漫于心中。这种担忧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似乎有些好笑,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却十分正常,非常合理。

  时光转眼又过去了二十余年,中国这艘航船历经曲折艰难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此刻,开辟中国改革开放航道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却离我们而去了,人们又会怎样来看待他的离去呢?此刻的我更多的是将自己的历史感受与眼前的实际联系在一起来想象。为了验证我的思考,在悼念小平的日子里,我到过小平故居、到过乡间、到过工厂,与不少的人进行了接触。从人们真实自然的表情上,从他们朴实诚挚的言谈中,我感觉到了一种变化,那是一种让我吃惊的社会变化,人们对伟人的哀悼与二十年前我所感受到的情形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人们不再有当年那种对社会前途的强烈担忧,悲伤是有的,但那种天塌地陷的痛苦失落场面已不多见,个人崇拜的色彩明显淡化,即使大家缅怀歌颂这位老人的伟大功绩时, 也更多的是“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更思邓小平”这类朴实无华的肺腑之言。总之,大家对待小平的离去更多的是一种平静理性的态度,在这种平静理性的态度中,蕴涵着人们对他开辟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深深信赖。因为小平伟大的人格精神已化为一种与人民共同的理性的信心与力量,并且这种信心与力量已深入到每一位崇敬他、热爱他、拥护他的人的心中。人们完全能凭借这种信心和力量在他所开创的道路上冲破一切阻碍奋勇前进,不会因为他的去世而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这正是我们的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特征。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收录了 1986年9月2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主持人迈克·华莱士与邓小平的一段文字,迈克·华莱士在采访小平同志时曾问他:“在你以后的情况会怎样?是否会回到以前的状况?”小平说:“肯定不会。因为确定现行政策会不会变化的标志是,现行政策对不对,对国家对不对?对人民对不对?人民的日子是不是逐步好过一些?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现行政策只要一改变,人民生活肯定会下降。如果人民认为现行政策是正确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

  凡是读过这段充满理性色彩文字的人,都能强烈地感觉到小平对他身后人民未来前进方向的坚定自信。是的,一个伟人的威望,毫无疑问是令人钦佩的,人们对他浓烈的感情确实也能反映出对他人格魅力的敬仰,但是,这些都可能随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淡去,唯有伟人的理性思想指导下构建而成的社会机制与事业,才会长久不衰,才会成为真正改变世界、推动社会前进的无穷力量。在我看来,这才是伟人流芳千古、为我们深深敬仰缅怀的根本所在。

  又是一年东风暖,桃红柳绿满目春。在小平逝世十周年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在和煦的春阳下,望着窗前熙熙攘攘的人们那快乐的神情,我想起了我在小平百年诞辰时写下的一段文字,我一直喜欢这段文字,觉得它较好地概括了我对小平人格魅力的真切感受,最能表达我对这位世纪伟人的缅怀之情:“伟人,伟大在何处?伟大在他有包容世界的博大胸怀,伟大在他有一颗体察民情无微不至的慈爱之心,伟大在惊涛扑面却能有磐石般的冷静自若,伟大在他也和常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伟人更伟大在当他告别自己的人民而远去时,能对自己身后的事业充满自信。”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