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四川省图书馆百年华诞
李兆权
在大地铺金、五谷飘香的季节,在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乘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东风,迎接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四川省图书馆的百年华诞。
公元1912年10月20日四川图书馆定名开馆,馆址选在成都少城公园西侧。此后,四川图书馆的馆名和隶属关系几经沧桑变迁,于1952年始正式定名为“四川省图书馆”。经过百年几代四川省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从无到有,从1949年的馆藏总量89642册,到今天的四川省图书馆已拥有的藏书近500万册、珍贵文献70余万册、数字资源30余TB等多种形式的馆藏文献资源,服务覆盖面在不断扩大,四川省图书馆已经成为了综合性研究型省级公共图书馆和公益性文献信息服务基地。
省图书馆的成长壮大,功在几代省图书馆人的执着坚守、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支持,以及广大读者、用户和全省人民长期以来的爱护和关注。百年来,四川省图书馆在收集保存文献、启迪民智、文献信息传播和为社会成员服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现在来庆贺四川省图书馆的百年生日,一方面是缅怀图书馆开拓者的功绩,继承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一方面也是在以往的基础之上实现新的跨越,开创四川省公益性文献信息服务新的辉煌。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扎实的工作,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纪念四川省图书馆的百年诞辰。
一
百年四川省图书馆的发展史也是四川省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史。百年来,几代四川省图书馆人的努力奋斗,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创造了独特的四川省图书馆文化,树立了独特的四川省图书馆的价值观和办馆理念,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四川省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制度,省图书馆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生命献给了公益性文献信息服务事业,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首先,省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办馆理念。省图书馆始终把读者服务工作放在首位,不断优化改善读者借阅环境,不断增加服务时间,率先实现了一年365天,全天候开馆服务。在2008年,省图书馆率先在全国省级图书馆实行免费服务,免去了读者办理借书证等服务收费,向全社会彻底敞开了公益性文化服务大门,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社会文化形象更加鲜明。
其次,转换服务理念,坚持服务基层。省图书馆在坚持阵地服务的同时,积极发挥省图书馆业务龙头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培训功能,将服务延伸至基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省图书馆在全省范围内广泛组织业务辅导、开展流动送书。各类图书馆分馆办进了社区、军营、学校甚至监狱,大讲台、大展台、大课堂遍布城乡,新型的服务方式贴近群众,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图书馆服务的新期盼新要求。
三是坚持业务创新,不断拓展业务建设新领域。大力推进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加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以及公益性电子阅览室建设。目前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设已普及到181个县(市、区),全省5万多个村共享工程已实现村村通,电子阅览室正在实现全面普及,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就能享受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已成为现实。
四是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丰富图书资源馆藏。随着文化投入的不断增长,省图书馆目前藏书已达500万册,藏书总量雄居全国前列;地方志书的特藏、古籍的保护、修复与再造,使省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建设更富特色。
坚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百年的苦心坚守,百年的辛勤耕耘,有了今天的丰硕成果,同时沉淀了深厚的优良文化传统。在我们庆祝四川省图书馆百年诞辰的时候,应该好好梳理总结,把历史与时代所铸就的这些优良文化传统很好地继承下来,结合文化改革繁荣的新实践,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与时俱进的崭新省图文化,开创我省的图书馆工作新局面。
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这次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的文化自觉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将为包括公共图书馆发展在内的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不竭的新动力,将推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工作步入又一个新里程。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随后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揭开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发展的新篇章。我省160个公共图书馆、203个文化馆、4264个乡镇文化站共获得国家财政补贴2.38亿,占国家免费开放资金总投入(18亿)的13.2%,是全国获得免费开放补助经费最多的省份。目前,国家补助经费和省财政配套经费已及时、足额下拨至各市州、扩权强县。为保障我省免费开放工作顺利开展,用好用活补助资金,目前《四川省免费开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四川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四川省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已经下发至各市州,以规范性文件形式确保我省免费开放工作正常运行,公共图书馆事业正呈现确保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重大转折。两次全会的召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重大举措的实施,对我省公共文化事业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事业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我省图书馆人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立足创新,为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
尽管我省图书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国发展大局下,我省公共图书馆建设进度落后,投入严重不足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等致使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总体上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全省图书馆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播撒文明、启迪智慧、服务群众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我们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按照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合理规划、积极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文献信息的基本文化权益。我们要按照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建设原则,着力实现服务上的总分馆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图书馆设施建设,整合资源,力争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现代化的公共文献传递的设施网络,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倍增效益。
其次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加强队伍建设。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和传播呈现出高速、全球化的趋势,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日新月异,变化十分迅速,社会成员获取文献信息的意愿、需求和途径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面对新的文献信息服务的挑战,图书馆人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新自己的服务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满足新时期文献信息服务对馆员的要求。同时加大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培训,争取培养一批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兼备的数字图书馆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公共图书馆工作队伍,推动和保障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和传播手段,延伸服务,扩大覆盖。要充分利用当今高科技、互联网的优势,打破传统文化服务中时间、空间局限,重点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等三大数字文化工程,畅通文化传播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建立现代新型公共文化传播方式,实现馆内业务工作优势互补,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和效益,使三大数字文化工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亮点,共同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第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在实施新馆“硬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制度建设。要创新体制机制,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同时借鉴先进地区图书馆管理经验,开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活动,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真正做到“软件不软、硬件更硬”,全面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公共图书馆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希望全省图书馆人将省图书馆百年华诞作为新的发展机遇、新的起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服务,再创公共图书馆事业新辉煌。
四川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