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够记住淮盐巷这个名字,一是因为我在故乡自贡生活了二十多年,所在地东兴寺区域内有一条盐分巷;二是我爷爷出任汉口盐务办事处主任时,我的父亲已经在当地上小学了。他曾告诉我,汉正街紧靠武圣路处,有一条三百多米长的小巷,名叫“淮盐巷”。那时,爷爷经常出入此地,父亲也去过多次。要知道,这么一条不大起眼的小巷,在清代,却是贩卖淮盐的商人集中居住和交易的场所,可谓盛极一时。
弯弯曲曲的小巷,只有200来米长,却装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它紧挨武胜路,如今被长江食品厂的大门遮蔽了。如果不是有心人,很难寻得到。
说起武汉淮盐运销的来历最早要追溯到明代。明万历年间建立了商人垄断公盐运销的制度,即所谓“纲法”,由商人运销的盐使叫“纲盐”。据《汉阳县志》记载:万历初年,盐商的巨大盐船在许多小郡无法停泊,便“群聚武昌之金沙洲,此汉口盐行之始也”。因为汉水沿汉正街一带的码头便于停靠大型盐船,从此,淮南盐就由长江船运至汉口停集,然后再分销湖北省各州县口岸。汉口的淮盐经销业务,逐年不断兴旺。至
清代乾隆年间,清户部规定湖北、湖南两省淮盐在汉口分销,
汉口镇的“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上,十五省中,亦未有可与匹者。”(乾隆年刊《汉阳府志》)淮盐巷因地处汉正街中段,又靠近汉水的各大码头,成了淮盐贸易中心。
汉口盐业在嘉庆、道光年间更盛极一时,至咸丰元年(1851年),运销淮盐达四亿斤,各地盐商纷纷集居汉口,形成“十里通津驻盐艘”的盛况。这段时期,也是淮盐的鼎盛时期。这时,由于盐价不断上涨,盐商们都发了大财。《汉口丛谈》记载江苏丹徒盐商包云舫,经营淮盐“手致数万金”,他修建的怡园,为“汉上胜地”。辛亥革命以后,“纲盐”制度废除。盐商们有的改业,有的回原籍,淮盐巷便冷落了。
在2004年6月12日的《楚天都市报》上,刊发了《淮盐巷——盐商的“后花园”》文章,指出,1912年后,贺淦荪的叔叔贺衡夫做了一笔成功的买卖,凭着2400串钱发迹,于是在此买得大块地皮建房,专门用于出租,取名“怡怡里”。新中国成立后,巷名又改回来了,还叫“淮盐巷”,不过直到前些年,人们从窨井盖上还可以看得见“怡怡里”的字样。
淮盐巷是否尚存,是父亲很关心的事情。去年我特意去了一次。站在淮盐巷里,发现已经没有什么住户,比较冷清,由此路过的多是些小生意人和扁担客。尽管还有十几栋老宅子,其雕花过街楼是为欧洲联排式房屋的典型建筑。一桥横跨街面,将街两边的楼连接起来。楼的内部装饰和栏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