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德国的浪漫主义与童话

书名:走进格林童话 作者:陆霞 字数:166848 更新时间:2019-11-21

  那么,我们再来看个性张扬的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文人学者历来重视民歌、传说、故事、童话等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的传统,更是得到进一步的继承与发扬,一时间,收集民间文学蔚然成风。浪漫派文人们更加积极地从德国中世纪历史、民间文学、游吟诗、史诗与传说、神话与童话中发掘和阐释德意志的民族性与民族精神。或者说,为了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他们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发掘古老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改编民谣、民间传说和童话等,并将之作为创作的素材和借鉴。对德国的这场别具特色的浪漫主义运动,勃兰兑斯后来也直言不讳:“浪漫主义运动不仅通向民族感情,而且几乎同样强烈地产生世界大同的感情。”

  说到德国浪漫主义重视民间文学,重视整理“国故”,我们就必须提到以路·阿·封·阿尔尼姆和克莱门斯·布伦塔诺为领军人物的德国后期浪漫派,即我们常说的尤以重视古代和民间文学遗产并卓有建树著称的德国海德堡浪漫派。海德堡浪漫派的学者们不仅秉承传统,以文学为契机,努力追求重新发现民族的历史本源,努力创造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更是从搜集整理民歌、民间传说、神话等艺术作品着手,以期达到“复兴中古民族文化,复兴古德国的民族精神,恢复宗法制度的传统感情”的目的。

  后期浪漫派唤醒了一个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民族的强烈民族意识,使德意志民族在这些质朴、古老、传统的民歌和童话等中看到了一种重要的民族传统和精神。它的两位代表人物也全都身体力行,并有重大建树,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搜集整理名为《男童的神奇号角》的民歌集,已足以让两人在史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和卢梭的返归自然理论,从另一个角度深深影响了德国浪漫派文人学者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浪漫主义诗人也醉心于歌颂儿童和原始人性。因为在他们眼中,儿童和原始人那单纯的情感与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力最接近自然,他们显然想从大自然中寻觅被文明世界吞噬的人性品质——充满独立、自由、想象和纯真情感的个性。

  尊重“天才”和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也就是儿童、民众乃至原始族群,一时间也成为风尚。一个显著的例子:在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里,有多个片段热情赞颂天真无邪的儿童和朴实单纯的下层劳动者,相反却对迂腐的贵族、虚妄的市民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还有,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华兹华斯在他创作的诗歌中,不仅大量描写儿童、童年,而且对儿童顶礼膜拜,称儿童是成年人之父,“华兹华斯尊崇儿童,显然与尊崇自然相通,而尊崇自然又与尊崇天然纯真的人性相通”。

  这些直接导致了浪漫主义运动的另一显著的特征: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诗人们倍加青睐与推崇。这实在是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奇怪,因为童话是那么的符合浪漫派诗哲们的追求。在童话里,人的想象力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可以达到极致;人与自然又是从未有过的如此贴近,“万物皆有灵”;人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感都能在童话里得到实现,并成为永恒,而非瞬间纵逝;而且童话所表达的亦非虚妄,而是如同列宁所写:“每个童话故事里,都包含着现实的元素。” 诺瓦利斯对童话也是赞不绝口,“诗是绝对的真实,万物越富有诗意便越真实。……真正的诗是童话的诗。一篇童话有如一片不连贯的梦境,童话的长处在于同真实的世界完全相反,又同它十分相似。”

  其实,赫尔德早在1777年就预言式地指出了童话的地位和作用,他清醒地认识到,“童话在他那个时代逐步有着两层重要的意义:一是作为文学家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二是可作为人们对古代文化研究的对象……”尽管那时还不可能指《格林童话集》。当席勒在临终的病榻上呻吟时,对人们提出的要求竟是:“请你们给我童话——那里面堆积着成就所有伟大与美好事物的素材。” 童话故事真的成为浪漫主义最为理想而完美的一种文学类型,不用说搜集整理原本就流传于民间的童话故事,浪漫派诗哲们竞相借鉴民间童话来进行创作,对他们创作的童话故事,还有一个专有名称,即“艺术童话”。

  由此,浪漫派们为世界童话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世界最著名的欧洲童话,包括格林童话和霍夫曼童话等德国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王尔德童话,都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结晶。还有德国的蒂克、布伦塔诺、豪夫等人在艺术童话的创作道路上同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童话”:蒂克借鉴民间童话创作童话《金发男子埃克伯特》,开了德国与民间童话相并列的艺术童话新形式的先河;而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则以其怪异诡谲,闻所未闻的想象力给予后世许多作家巨大影响;豪夫童话则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成果。毫不夸张地说,德国较早地就在世界童话史上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