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1) "0"
当代翻译研究论集最新章节列表:从元功能看翻译中的选择王博_朱志瑜 徐敏慧著_人文社科_【苍穹悦读】

从元功能看翻译中的选择王博

书名:当代翻译研究论集 作者:朱志瑜 徐敏慧 字数:460448 更新时间:2019-12-12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开始频繁采用基于语言学的话语分析模式。发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框架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功能和语义为导向,并由此出发来描写及解释人类语言。该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M.A.K.Halliday)认为,翻译是“语言间的联系”,“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位移过程”以及“人脑所进行的复杂工作”。(Halliday,2009:17)自理论创立时起,韩礼德就十分重视翻译研究。(参见Halliday,1962,1992,2001,2009)

  将系统功能语法语法一词既可以指语法本身,又可以指针对语法的研究,还有人将它视为语言学的同义词(黄国文、辛志英,2014:134)。本文并不区分语法和语言学这两个概念。系统功能理论首先名为“语法”,之后才慢慢发展成为了“语言学”。应用到翻译研究始于卡特福德(J.C.Catford)(1965)。他最先使用初级阶段的系统功能语法——阶和范畴语法(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构造了一个基于语言学的翻译研究模式,其中的语境(context)及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等概念也同样源自韩礼德及弗斯(J.R.Firth)的理论。之后,大量翻译领域的研究都深受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如Baker,1992;Hatim & Mason,1990,1997;House,1977,1997;Malmkjr,2005;Steiner,1998,2004等)。有的研究(如Baker,1992;Hatim & Mason,1997)借鉴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文类(genre)、语域(register)、衔接(cohesion)、连贯(coherence)等概念,并借此研究源文本及目标文本的特点。有的学者(如House,1990,1997)则提出了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21世纪以来,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翻译研究呈现出愈发复杂的趋势(如Matthiessen,2001;Teich,2001,2003)。斯坦纳(Erich Steiner)认为,这一趋势表明“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正沿着层次(stratification)维度展开”(Steiner,2005:487)。以麦蒂森(Christian Matthiessen)的文章《翻译的环境》(The Environments of Translation)为例,他将翻译视为符号学的现象,并将其置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进行研究。翻译......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49.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