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沟/汪剑钊

书名:双年诗经: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2015-2016 作者:唐诗 字数:135167 更新时间:2019-11-27

  毁灭,另一种形式的拯救,

  清风拂过废墟,

  给虚假的历史补上说出真相的注释:

  一群人喧闹地穿越海的风暴,

  折断体内的白帆;

  一个人独自回到自身,

  在低处寻找高山的根须。

  盐水沟白光闪烁,

  亮得令人心痛,

  风、云、雾的混合

  构成咸涩的地貌。

  沙漠烘烤过的心脏

  碎裂,坠进无泪可流的沟壑,

  血液给予最后的滋润……

  (选自汪剑钊博客)

  我极喜欢汪剑钊的这首诗,当初一读之下,心中颇感震动。盐水沟实有其地,诗中所写似乎是一次旅游的情境,但此诗与一般的风景诗迥然有别,诗中所展开的情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处境。尽管诗对盐水沟的自然地貌也有所勾勒,如白光、沙漠、沟壑等,但只是一些象征的符号,负载着诗人特别的情绪体验,那就是身处沙漠之中对生命荒芜状态的感喟。“毁灭,另一种形式的拯救”,这几乎箴言式的一句,道出的是生存的悖论,盐水沟荒芜一片,没有生命的迹象,但诗人所发现的恰恰是对生命的精神滋养。“一群人喧闹地穿越海的风暴”,这些游客热闹地穿过盐水沟,可能好奇于盐水沟独特的地形地貌,却没有与自身的处境形成精神上的对照,更没有转化为内在的精神视镜。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也非寄情山水,离诗人对生命的凝神静思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诗人对盐水沟的荒芜大概是有寄托的,然而他迟迟没有说出,直到诗的最后一句出现,“血液给予最后的滋润……”,才隐约显出诗人内心的灼痛和犹豫。在诗人的笔下,盐水沟的荒芜是一种毁灭的形态,需要“另一种形式的拯救”,需要“血液给予最后的滋润”,而在趋向一种精神性的视野中,这都是对于生命的合理解释。此诗写得粗粝而又精致,粗粝是气势上的,而精致是文字上的巧妙铺排,简洁到每一个词都处置在恰到好处的位置上,甚至不容易挪动布置在其中的暗影。汪剑钊的诗特别讲究每一个词在整体中的特别效应,此诗算得上是一个范例。(吴投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