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于亚,又名曹瑜,女,1987年6月出生,四川省广安市人,中共党员,2007年1月为患尿毒症的父亲捐肾,孝心感动中国。2007年评为“广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十佳留守儿童之星”“四川省十大‘感动校园’人物”“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一 用自己的肾救治父亲
曹于亚,1987年5月出身于广安市邻水县荆坪乡二村五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排行老大,下面还有妹妹和弟弟,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三姐弟跟着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年纪大,曹于亚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也使她从养成了坚强的性格。
在曹于亚的印象中,虽然和父母团聚的次数很少,但每次父母回家,都要给她们买来吃的、穿的。短暂的相聚,是三姐弟最幸福的时光。在她心中,父亲慈祥、和蔼,如一座大山一样屹立不倒。
2006年11月的一天,正忙于高考复习的曹于亚突然接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父亲曹洲德患上尿毒症,而且已是晚期,如不及时换肾,将有生命危险。
“怎么会这样,父亲身体一直很好,而且曾学过中医,怎么会突然病倒?”“父亲如果真有三长两短,一家人怎么活?”面对眼前突来的情况,19岁的曹于亚彻底懵住了,不知该怎么办。曹于亚冷静下来后,准备到重庆西南医院探望父亲。
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曹于亚来说,到重庆的困难可想而知。她壮着胆子,领着弟弟,提着一桶米、背着一包行李,一路打听到了重庆西南医院。
看着躺在病床上虚弱的父亲,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抱着父亲大哭。父母经过10年的打拼,还清了家里的债务,有了一些积蓄,他们拆掉家里的老房子,东拼西凑地修建起一幢新楼房。母亲告诉她,新楼房油漆未干,父亲就感到体力不支,全身无力,经常心慌胸闷,两眼昏花,大小便困难,手脚浮肿。父亲舍不得花钱去医院看病,一拖就是三年。再加上父亲经常加班,劳累过度,又舍不得改善伙食,积劳成疾,导致父亲双肾萎缩。
为了给父亲筹集治病费用,曹于亚四处借钱,自家的房子也卖给了同村人。她对她母亲说:“妈妈,救人要紧,没有房子住,我们可以先寄宿在亲戚家,只要把父亲的病治好了,以后就会慢慢好起来的……”终于,卖房筹集的五万多块钱,保证了父亲继续接受治疗。
由于母亲文化水平不高,曹于亚成了家里的支柱,家里、医院许多事情都要她做主。她从听到父亲生病的消息后,就一直为自己鼓劲。无论出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强面对。
医生告诉曹于亚,她父亲的两个肾都已坏死,靠药物已经不能维持多长时间的生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换肾。她知道,即便能找到合适的肾源,高额的费用家里也是负担不起的。
在医院的那几天,曹于亚总是想起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父亲在身边是那么的温暖。“我不能没有父亲!将自己的肾捐给父亲。”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曹于亚把自己的决定了告诉主治医生。看着她幼稚的面孔,医生拒绝了,医生说:捐肾有捐肾的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才可以自愿捐肾。你不过十五六岁,不能捐肾。她多次争取,医生还是拒绝。最后,她跪在了医生面前,哭着说:求求你救救我爸爸!我不能没有爸爸!我真的有19岁了!
曹于亚的孝心与真诚,打动了周围的人,医院终于答应了她的请求,但需要父母同意并签字,才能做肾脏移植手术。
当父亲得知女儿要捐肾给自己时,他马上拒绝了,含着眼泪对女儿说:“孩子,父亲已经活了40多年,可你只有19岁,未来的路很长,我不能毁了你啊!”
曹于亚见父亲拒绝,跪在了父亲的病床前,大声说道:爸爸,您是家里的顶梁柱,您要是去了,妈妈怎么办?还有弟弟、妹妹,这一大家子都指望着您啊。我割去一个肾也照样活得好好的,您有了一个肾就能保住性命,我求求您了!……
父亲望着女儿坚定的神情,心如刀割。在医生、亲友的劝说下,他最终同意了女儿捐肾的要求。看着父亲被推进手术室,曹于亚勇敢地走了进去。
手术后的第四天,曹于亚担心父亲,拖着虚弱的身体,一步一步地挪动到父亲所在的重症监护室。看到父亲一切都正常,父女相视微笑。“那真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曹于亚感慨道。
父亲的命总算被挽救回来了,但每个月4000多元的持续医疗费让这个家负债累累。母亲只能撇下她和父亲,带着弟妹外出打工,妹妹进了鞋厂,弟弟在外面捡垃圾挣钱。
曹于亚不忍看着弟妹受苦,也想辍学外出打工挣钱。可父母不允许,知道她从小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现在放弃,一辈子的前途就毁了。
曹于亚救父的故事,感动了她就读的石永中学师生。学校和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减免学杂费和住宿费,为她捐款。美术指导老师熊利把自己弟妹在学校的宿舍腾出来,让曹于亚和她的父亲居住。
在简陋的小屋内,除了一张床和厨房用品之外,没有任何家具。由于生活困难,平日里父女俩都不舍得花钱买菜,生活来源都靠好心人救济。只要有点好菜,父女俩谁都舍不得吃,总想着对方。生活是忙碌和艰辛的,曹于亚不仅要照顾父亲,忙活家务,还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
曹于亚捐肾救父的事迹在邻水县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曹于亚一家办理了低保、解决了住房问题……
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对曹于亚一家进行捐助。曹于亚捐肾后,就先后有爱心人士到病房探望并捐赠。石永镇一位居民常带着新鲜的蔬菜、水果或大米到校看望曹于亚。这些爱心汇成股股暖流,让曹于亚一家倍感温暖。
2007年7月21日,成都纺职高等专科学校负责人带着录取通知书赶赴石永中学,让曹于亚圆了大学梦,学校减免了她三年1.8万元学费,还用各种办法帮她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同年,曹于亚获得“广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十佳留守儿童之星”“四川省十大‘感动校园’人物”“全国孝老爱亲模范”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她说,自己只是做了女儿应做的事情。
中共邻水县委、县政府也在全县上下掀起了学习曹于亚同学优秀品质的热潮,通过开展“知荣明耻感恩做人”系列教育活动,举办“知荣明耻树新风”演讲比赛等,使曹于亚的优秀品质深入每位青少年心中。
二 用真情回报社会
在政府与社会的帮助下,曹于亚一家的生活处境慢慢好转。父亲曹洲德在家乡开了一个“感恩堂理疗中心”,经常照顾前来看病的低保户、贫困户。
曹于亚的父亲常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得到了社会上那么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回报社会。
一次,曹于亚到四川外国语学院作演讲,学校师生们被她的事迹感动,为她捐赠了1万元。在现场,曹于亚感谢了师生们
对她的帮助,将这笔捐款转交给学校,用来资助更多家境困难的同学。
在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曹于亚多次到都江堰等灾区救灾;玉树地震,她拿出500元奖学金捐给了一对受灾的兄妹;舟曲发生泥石流灾情,她拿出200元生活费捐给灾区。她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刚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时,曹于亚学习的成绩一般。她决心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为了把学习赶上去,她经常学习到深夜,平常有点时间,就拿出课本学习。第二年,她学习成绩就赶上来了,并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0年,曹于亚被推荐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读本科,2012年毕业后,成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政治课教师,她继续把爱和感恩传递给学生。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曹于亚(左)在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师生对话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曹于亚在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