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竹青 48年的“小巷总理”

书名:中华道德楷模·当代卷 作者:白云涛  郑国柱  字数:147572 更新时间:2019-11-27

  谭竹青(1931—2005),女,长春市人,中共党员,自1956年后,一直担任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居民委员会主任,1979年起兼任党组织书记。被群众誉为“小巷总理”,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最高奖项“孺子牛”奖。

  一 兴办企业

  谭竹青1948年8月参加工作。从1957年10月起,任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第十居民委员会主任;2000年3月起任东站十委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期间,单位名称和职务有些变化,但都是同一个地儿的居委会主任。

  20世纪80年代前,东站十委还是一片棚户区,“三条黑胡同,一条泥水路”是这里的生动写照,城市的基础设施差,居民生活水平低,文化程度低。群众总结十委社区有“八大难”:子女入托难、买早点难、出门行路难、看病就医难、维修房屋难、理发难、孤寡老人生活难、待业青年安置难。1978年,当全国的改革热潮正在兴起时,谭竹青也想改变社区的面貌,但居委会没钱、没物、没项目,要发展委办经济谈何容易?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解决东站十委社区的买早点难问题。

  居委会决定创办一个“如意小吃部”,居委会没钱建门市房,谭竹青就带领居委会人员和一些待业青年到河边挖沙子,到拆房工地捡砖头、木料,大家运土和泥、脱土坯,盖起了1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没钱买厨具,谭竹青拿出来450元钱;并搬来自家的锅碗瓢盆,如意小吃部开起来了,经营得红红火火。

  第二年,谭竹青开始筹建服装厂,她为聘请市服装厂一位退休的柴师傅,多次上门请他出山。柴师傅表示不想再干什么了,她就反复劝说,诉说社区的难处和居民的渴盼,柴师傅被她的真诚和执着所打动,觉得再不出来有点说不过去。于是,在柴师傅的带领下,服装厂办起来了,生意一直很好。

  有了小吃部和服装厂的成功,谭竹青的信心更足了,有了办企业的经验,居委会也积累了一些资本。于是,谭竹青聘请了一些退休的能人,相继办起了制鞋厂、印刷厂、汽车修配厂、装潢公司等17个委办企业。从1978年以后,东站十委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到2005年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年创利税60多万元,累计向国家纳税680万元。

  二 心系待业下岗职工

  20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东站十委社区高中毕业生逐年增多,由于企业不景气,这些孩子就业困难,家长为孩子的工作发愁。谭竹青看到这些孩子整天无所事事,也很着急。为了给孩子们找工作,她四处奔忙,跑了很多单位。一天,一个待业青年骑着自行车带着她,来到长春第五化工厂,她和厂里负责人软磨硬泡,恳求厂里帮助解决几个青年的工作问题。厂里负责人被她的真诚和耐心打动了,把厂里装运废沙的活给了他们。小青年们有活干了,有钱挣了,谭竹青的心里也踏实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委社区是个工人集聚的居住区,企业的转制、破产和停产,造成很多工人下岗、放假和提前退休,有的夫妻双双下岗,家庭生活陷入窘境,很多家庭为就业的事

  犯愁。

  谭竹青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居民的困难她不能袖手不管。长春制药厂的工人于淑霞下岗了,她上有七旬的婆婆,下有上学的孩子,全家五口的生活重担落在了丈夫的肩上,而丈夫的工资也不多,日子过得艰难。一天,谭竹青来到她家,告诉她说,委里建了个市场,让她在市场安个摊位卖熟食。于淑霞心里的愁疙瘩立刻解开了,她当然愿意有份活干。谭竹青又到工商局,给她办了营业执照,她的“真不同熟食店”顺利地办起来了。

  有位叫董学琴的妇女,丈夫在自行车厂上班,一家三口靠他的工资生活。1998年的一天,丈夫也下岗了,全家人一筹莫展。找工作没有“关系”,自己干又没有本钱。一天,病中的谭竹青让人搀扶着来到她家,对她说:“你干点啥吧,我给你在市场整个摊位。”董学琴非常感激,她在市场里开了炸鸡的摊位。一年多后,长春取缔露天市场,董学琴的摊位也关了。谭竹青安慰她说:拆了露天市场,咱再建个室内的,炸鸡有烟,在室内经营不方便,你再选干一样别的。于是,董学琴选择了做面食,她烙饼和做面筋手艺很好,且味道好、分量足、价不高,生意红火。谭竹青看她经营有方,诚信实在,希望她扩大摊位,以帮助安排几个下岗职工。董学琴又扩充了摊位,招了几名下岗职工。现在,董学琴有了烙饼店、切面店和饺子店,安排了5名职工就业。

  下岗职工多数技能单一,在工厂的技能用不上。谭竹青就考虑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十委社区成立了再就业服务站,针对就业需要,开办了服装裁剪、美容理发、烹调面案、家政服务等培训班,经过培训的60余名下岗职工得以重新就业。为了加大再就业的力度,她带领大家发展社区经济,在社区企业、社区商场、社区洗浴中心等企业,安置了500余名下岗职工。近几年,十委社区安排了1000人次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三 圆了居民楼房梦

  20年前,东站十委的居民多数住在低矮昏暗的平房里,房子小、人口多、基础设施差。特别是孩子到了结婚年龄,为了解决居住问题,不得不私搭乱建,院里院外搭建小房子,既影响市容,也不安全,邻里关系也容易出现问题。政府为整顿市容,消除火灾隐患,曾多次清除这些乱建的房子、棚子,但没过几天,这些小房子又冒出来了。居民自己也无奈,家里没钱,子女没工作,根本买不起楼房。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谭竹青立下志愿:“一定要让十委全体居民住上‘三气’楼房!”她说的“三气”楼房,就是带有煤气、暖气、电气的楼房。

  谭竹青担任过三届吉林省的人大代表,四届长春市的人大代表,还当过两次吉林省的党代会代表、三次长春市的党代会代表,她利用各种机会,呼吁解决东站十委棚户区改造问题。为此,她找过市长、找过房地局局长、找过建委主任,也找过开发商……总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她谁都敢找,谁都敢求,不怕碰壁,锲而不舍。因此,这位60多岁的居委会主任,给省市领导和建设部门留下了深刻印象。1994年,国家建设部发出关于为低收入群众建设安居工程的通知。1995年,长春市的三片棚户区列入试点,十委社区就是试点之一。

  房屋拆迁是开发商的难题,居民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有这样那样的诉求。谭竹青心想,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她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走家串户,做工作、解难题,苦口婆心,费尽口舌。对借不到和租不起周转房的困难户,她们四处帮着找住处。因为长春的施工期仅有半年,早日搬出去,就给开发承包单位多一点施工时间。所以,仅用一个多月时间,300户居民全部动迁完毕。承建单位经理曾感慨地说:“这速度也就是在东站十委,在老谭太太这儿能行!”

  奇迹发生了,巨变发生了:当年动迁、当年施工、当年回迁。1995年,1.9万平方米的7层住宅楼建成了,230户居民喜迁新居!1996年,又建成3栋楼房,300多户居民入住。2000年后,十委周边的八委、九委、五委的居民并入十委,谭竹青管辖的地盘扩大了,改造棚户区的任务更艰巨了,经过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近4000户居民搬进新楼房。

  四 拆自家房建幼儿园

  20世纪70年代,入托难的问题困扰东站十委,附近没有幼儿园。房秀琴有两个孩子,每天早上,她背着一个、抱着一个,挤公交车去上班。冬天,大人孩子都穿着厚厚的棉衣,眼看着一趟趟的公交车,就是挤不上去,上班常迟到。有一天,房秀琴没挤上车,哭着回来了,遇到了谭竹青。谭竹青安慰她说:等居委会攒够了钱,先把幼儿园办起来。谭竹青带领居委会的同志们艰苦创业,积攒资金,到1978年攒够了办幼儿园的钱。

  谭竹青请来设计人员筹建幼儿园。图纸设计好了,选址实地测量时,需要拆掉她家的半间住房。大家提议缩小原来的设计,她的儿媳妇也不同意拆自家的房,谭竹青很坚决,主张拆自家碍事的房。她说:“盖幼儿园不容易,不能让孩子们受委屈,该咋办就咋办,我家里人的工作我来做。”

  幼儿园建成了,谭竹青家的房子剩下不足10平方米了,他们在这小土坯房里又住了10多年。

  五 “敬老院比家还好”

  20多年前,东站十委有8位孤寡老人,社区党支部的人每人包一户,负责给孤寡老人劈柴做饭、收拾屋子。冬天怕煤烟中毒,谭竹青每晚都不放心,要到这些老人窗外转转,问候一声,确信老人没事后,才会回家睡觉。谭竹青想,老人们分散居住,大家都操神,应该集中起来照顾。1987年居委会决定,盖个敬老院。他们用多年积攒的钱,盖起了全市第一家社区敬老院——“益寿院”,8位老人都接了进来。益寿院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老人要求入住,但床位有限,原来的12张床位,不能满足需求。谭竹青想扩大益寿院的规模。有人认为盖敬老院又不挣钱,不如搞点挣钱的买卖。谭竹青解释说:这些孤寡老人居委会要是不管,就得推给党和政府,十委应多为党和政府分忧。大家统一了认识,1994年,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新敬老院建起来了,可安排更多的孤寡老人入住。

  48年来,谭竹青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居委会的工作中,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她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被人们誉为“小巷总理”。这个不起眼的小官,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居委会主任“孺子牛”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170多项称号。

  2005年12月3日,这位为居民操劳一生的居委会主任不幸病逝,十委社区的居民陷入巨大的哀痛中,长春市上万的人自发为她送行……

  人们希望,这只是“小巷总理”的短暂休息,她太累了。

  谭竹青(右一)走访贫困职工

  谭竹青(右一)与居民谈心

  谭竹青与社区儿童在一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