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中的巴蜀文化

书名:一座城池的文化史观 作者:郭子玖 字数:167901 更新时间:2019-12-06

  把熊猫贴在城市的额面

  城市标签的价值几何,这是我研究城市文化以来的最大考量,因为20多年前接触南充师院教授时,他说南师不算高大上,但南师有个胡锦矗,也就变得高端了。听他徐徐道来,我才知道,南师仅普通院校而已,但生物系胡锦矗教授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大熊猫,且论著颇丰,国内首屈一指,南师因此便在国内声名鹊起,享有相当的地位。一人一物一校,这一校全靠一人一物,因为南师猫科研究水平跻身全国前列,意味着南师生物系建设全国一流,而且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南师的标签。

  再后来,迁居成都,带儿子到熊猫基地参观,更进一步了解到,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而且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宝贝。早在唐朝,就作为国礼走出了国门,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互动。特别是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将来自四川的两只大熊猫,友好地赠送给了美国人民,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熊猫外交”,从此加深了中美之间的友谊,为中国快速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自此,大熊猫成为了中国的外交礼物,也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福音。比如中法、中德、中英、中印、中日在熊猫上的外交,无不展示出了熊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那么,熊猫又能不能想南师一样,成为成都城市的标签呢?我历经数年的思考和研究,发现熊猫仍旧具有打造城市品牌的战略地位。换句话来讲,熊猫理应成为成都城市文化的标签。这不仅仅是从熊猫社会价值讲的,更多是研究成都城市文化内涵后的结论。谁都知道,成都是一种慢节奏的国际化大都市,慢显然是熊猫特有的个性,同时悠闲的生活态也同样与熊猫合拍。所以说,把熊猫作为蓉城的标签,没有一点儿不妥的地方。

  当然,按照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治是良法,意即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使其按照规律自然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主动极作为,在规律的指引下助力发展。就说把熊猫作为城市标签的事,我觉得城市管理者应有所作为,比如......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3.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