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育我们的志愿者精神
俗话说得好:好心办不成好事。就是说,有时候,我们常常是怀着一颗热忱的心,但却做不好要做的事。比如当下我们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尤其是服务老年人的活动,要是用这句话来讲,就再贴切不过了。
毋庸查阅词典,熟悉我们民族发展的人都能感知到,志愿者是个外来词、舶来品。在我们过去数千年的文化大典里,是没有这个词汇存在的,自然在我们的意识里,也就无从孕育志愿的思想。于是乎,我们在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中,引进了这个词汇,也开拓了此项事业。由其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成熟的志愿思想,在操作等技术层面便屡屡出错。
比如前不久,很多电视里播放着志愿者在敬老院开展服务活动的新闻。从表象上看去,该是一件值高兴的事,说明我们的市民有了超越人性的奉献精神。但是,从敬老院里老年人的生活来说,则又是一件喜中参忧的事,因为志愿者的一些行为,客观上影响到了老人们的生活,但出于生活其他方面的需要,则掩盖了老人们的怨言和不满。加之新闻媒体对志愿者活动的采访,更是给老人们凭添了无数的烦恼,打扰了他们的且是需要的宁静生活。
志愿者服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高品质的活动,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互助、奉献的志愿精神。志愿者活动,从本质上讲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为了博取社会大众的认同,而是一种自我心灵的期许和满足。比如美国的志愿者到敬老院做义工,他们一般都是在大的客厅里活动,绝不会进入老年人的住所,打扰老年人的私享空间;不仅美国如此,日本志愿者在敬老院做义工,同样是在专门的过厅里活动,而且他们都不会让记者录像,以免影响老人们的生活。
在志愿者活动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我们能真正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