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制作工艺

书名:E眼臧地行(卷七)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 作者:万果 字数:88011 更新时间:2019-12-10

  早期面具制作材料用红土或纸浆、石膏、白布、纸、面胶(浆糊)等制成坯型,颜色主要用矿物颜料(涂色2—3次)最后刷桐油、清漆2次定型。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的更新,制作工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选取尺寸大小合适的松脆白土云石,在白土云石上雕琢出面具雏型。将薄布撕成小块,用骨胶和面胶在面具坯型上层层紧贴加裱至一定厚度为止。待布胎干后,用快刀将其表面削平修整,再用浓缩的“白土浆糊”涂抹布胎表面削平修整,再用浓缩的“白土浆糊”涂抹布胎表面(干后再涂,反复数次)。泥浆干后,方能“合佐达尔”(先用粗、细砂布砂平,再用磨石耐心打磨),并用竹篾及皮绳固定面具内部。最后赋彩精绘,刷漆定型,装戴各种佩饰。主要神佛面具可随其神佛法位高低和人们尊崇程度扩大“面具”尺码,大者高度可达数尺。

  面具所用颜料要求十分严格,早期用矿物颜料,但受地区和经济条件所限,经济条件差的所用颜料为现代颜料。色相偏爱纯红、纯黄、纯蓝、纯绿、纯黑、白等色,很少用中间色调。用色要求单纯、洗炼、艳丽。图案花纹具有装饰风味,且色彩对比强烈醒目,清漆涂面,显得浮光闪亮,烘托出面具凝重、威严深奥莫测的神态。

  藏式装饰图案大多具有宗教意义或含有祈福驱邪的吉祥祝愿。

  一、 吉祥八宝

  吉祥八宝即八吉祥,又称八瑞吉祥、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大多数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形,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其图案在各种藏族生活用品、服装饰品中非常常见,在藏族地区可谓家喻户晓。该图由宝伞、海螺、胜利幢、法轮、妙莲、双鱼、吉祥结、宝瓶八个图案构成。在绘制时除宝瓶以外的七个图案可组合成一个宝瓶的形状,这样便无须再画宝瓶。吉祥八宝初为梵天等供养佛祖释迦牟尼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殊妙供品,现在民间已演变为具有驱邪赐福、祈求吉祥平安的吉祥图案。

  (一)宝伞

  宝伞象征佛陀教诲的权威。古印度,贵族、皇室成员出行时,以伞蔽阳,后演化为仪仗器具,寓意为至上权威。佛教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藏传佛教亦认为,宝伞象征着佛陀教诲的权威。

  典型的佛教宝伞有一根白色或红色檀香长手柄或轴杆。其柄端饰有一朵金色小莲花、一个宝瓶和一个珠宝缀。在其圆顶状的伞架上绷着白色或黄色丝绸。伞骨圆边挂着一块多褶的帘饰,上面缀有众多的各色丝绸悬饰和围幔。宝伞圆檐的分界处钉有一根装饰华丽、饰有摩羯21尾的金轴,上面一般挂有丝绸帐幔,也可以装饰以孔雀翎、珠宝链饰和牦牛尾的挂饰。按照传统,......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3.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