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部长换血,新的来后,大家都有新的期待,以为会有大变化。可是,我仍旧是老样子,绝不会去溜须拍马,仍旧保持着一贯的作风。新老领导会有一些沟通。一天,新部长来到办公室,当着同事对我讲,下步安排你就负责办公室工作。可是,临到部内干部调整时,他却安排我做党管科长。说句心里话,那个岗位都一样,相比业务科室更好些,也许我的学者性格太强,最不喜欢缺乏诚信的人,心里感到有被耍的感觉,因此没管部长不部长,便委婉地告诉部长,我就作办公室副主任,工作熟悉好整些。其实心里有怨气,加之信奉原中组部长郭峰的观点,设岗以求人做事,绝不是因人设岗。部长知道自己理亏,也没强求,便与市编办协调,最后增设了个研究室,我也就成为了第一任研究室主任。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真是幼稚,官场那是由你选择的,干部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过也很受益,使我懂得了轻重哲学道理:有些事儿,假如你看得过重,别人反倒把你看得更轻;倘若你都不重视了,别人反倒没有更好的办法应对你。这当是我在组织部里的最大收获。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却是不容易的。普希金讲过,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宽容去护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唯有真诚对待朋友,你的友谊才会聚起来;唯有用热情去拥抱,你的生活才会美起来。其他任何方式,无论是两面三刀还是金钱引诱,无论是原则交易还是危言吓唬,你想得到尽可能多的意外之财,都是徒劳无益的,而且还会越陷越深,更无法获得真正的友谊。客观上讲,友谊如一株生长缓慢的植物,需要正向的养分,而不是激素的刺激,且还需要慢慢浇灌。
还是学生时代,读了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当时就对组织部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毕业后,本是走专业路线的,因为连续四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分配时便得到了组织的照顾,有幸分到了红旗乡镇。数月后,回到机关,并成为了一名组工干部,分享到了党的温暖和恩泽。
记得我进组织部的第一次晋升,简直连我都没有想到。当时,我进组织部才一年多,即遇部长调整,自然有部分条件成熟的干部,就此借机调其他部门任职去了,部内中层干部便面临补位。客观上讲,进入组织部的干部,除了档案管理、文件收发以及打印岗位的干部能力要求稍弱一点,其他都是从各单位骨干中选拔进来的,那种照顾关系的情况少之又少,因为倘若你能力不及,即使进入了组织部,不能胜任工作,也会感到十分吃力,因此干部之间能力大多旗鼓相当,也就形成了论资排辈的晋升格局。
不过,有时候事情也有特殊性,或者说它不是按照表象发展的,而是遵循着自身内在的客观规律。就说部长履新后,月余就到了春节,其上班的第一天,就组织召开部长办公会,研究了部内人事问题,并及时在职工会上进行了宣布。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也在其中,任办公室副主任。所以说,当我听到宣布时,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这多少打破了组织部传统,是我没法想到的事儿。
时至今日,我都在想,领导决策为什么这么快速呢?是不是怕春节期间人情往来,影响自己的决策,或是为激励职工进入工作状态。因为他是一位从乡村干部成长起来的,靠的是实干精神而非其他,用人风格自然体现了这一思想。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领导刚来不久,且我从未和他单独交流过,理应不甚了解我的情况,为什么要提携我呢?思来想去,觉得有两点理由,一则老部长走时,专门找我谈过话,批评我是老黄牛,只知道埋头做事,不知道靠近领导,并给我指出,有什么事要向领导讲。
换句话来讲,我从来没有给领导添过堵,再翻译一下就是,多给领导找麻烦,其实感情才更紧密。我想,他临走时,该是给新任部长沟通过,不然其是不了解我的;二则工作态度使然,因为我不爱说但肯干,加之常常肩负给市委主要领导代写组织系统讲话重任,理应成为了部内文字工作的中坚力量,或许这就是部长用人所长,才破了组织部之规。说句老实话,时至今日,部长的良苦用心,都让我感动,因为我没送过他一分钱的礼,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曾讲过。
正如有哲人说过:上帝关上一扇门,必然就会打开一扇窗。我不爱说奉承话,甚至连应该言表的感谢话都难表达,但是我会用实际行动去感谢领导的关爱。这或许是价值观的使然,因为我相信行动支持远比语言更真诚更有价值。因此,在工作上,我立即进入了状态,发挥在学生会办刊积累的经验,扎扎实实抓起了信息工作。说到信息工作,不得不说说办公室主任,其酒量足够大,语言也幽默,人品更不错,自然我工作就心无顾虑,加之分工明确,他主要对外协调,我则主抓文字工作。因此,部长到基层调研,我则跟着去,回来便加班加点整理,然后编写成简报印发全市,通过信息把领导立体地呈现给了群众。
同时,在部长的支持下,我还制定了新的信息工作奖惩制度,营造出了全员信息化的工作新格局,使下至打字人员、上至分管部长,人人都要动手写信息,自然对基层组织工作者也格外重视。在编写信息工作时,我十分注重经验总结,并融入对组织工作的深入思考,积极为领导撰写经验文章,基本做到每个季度有文章见诸报端,有的还被中组部刊物登载。主任则把上下左右的关系,协调搞得巴巴适适,让领导毫无后顾之忧。可以这么说,我们当时的这对搭档,成为组织部的典范,后来者是难以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