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假道伐虢

书名:大梦三国之东方传奇 作者:人还可以 字数:454125 更新时间:2021-08-17

  诸葛亮提出了更大的图谋,这让东方睿感到很诧异,以东方睿对诸葛亮的认知,诸葛亮应该是个很沉稳的人,迟迟不肯出仕就是最好的证明,但东方睿也知道诸葛亮的心性,诸葛亮求的可不是什么封疆大吏,他求的是管仲、乐毅的名声,求的是张良、萧何的功绩。

  诸葛亮的野心更大,这要是诸葛亮在试探东方睿,他想知道他这个结拜的大哥最终的图谋是什么,是篡汉还是忠汉,从现在的种种,东方睿的所作所为,无不显示着东方睿有篡汉之心。

  这次说是去许昌觐见天子,谁又会知道,东方睿是不是想借此机会将势力范围向北方扩张呢,因此,诸葛亮需要知道东方睿的真实想法。

  东方睿的真实想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或者说东方睿觉得自己是在玩儿一个游戏,在不断给自己制造难度。

  以现在东方睿的实力,想要对北方的诸侯进行征讨,不是不可能,包括曹操,只要东方睿不惜劳民伤财,不惜代价,消灭曹操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消灭了曹操之后呢,去面对袁绍?北方的民心就那么容易收服?这些都是问题。

  最关键的是,劳民伤财的事情,鱼死网破的事情,两败俱伤的事情,东方睿不想做。

  这及时东方睿作为一个现代人跟东汉末年的这些天才、妖孽们的区别,或者说,东方睿更加的悲天悯人一些,眼界更宽广一些。

  诸葛亮的更大的计策一经提出,众人一片哄然,有拍手赞成的,也有摇头反对的。

  “贾参军,现在请你说出你的第三条计策吧。”东方睿把话题又拉回了贾诩的三条计策上。

  “小侯爷,属下的第三条计策就是什么也不做,等曹丞相收拾完张绣和刘辟,我们再去觐见天子。”

  贾诩把两手一摊,其实这第三条计策根本就没有,只不过每次都习惯了我有三条计策,这次突然说只有两条计策,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众人也都在笑话贾诩,只有东方睿明白,贾诩才是真正懂他的人,东方睿想要的和图谋的,贾诩最清楚。

  东方睿想要的是天下民心,东方睿图谋的是天下苍生。

  还有一个人也知道东方睿图的是什么,那就是周瑜,但周瑜跟东方睿的观点不同,周瑜有自己的图谋。

  诸葛亮也猜到了一些这个结义大哥的想法,但是,诸葛亮也有自己的想法。

  唯独是贾诩,贾诩没有自己的想法,东方睿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

  “本候倒是赞同文和的第三条计策,什么都不做,等时机成熟再去许昌。”东方则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父亲,许昌之行势在必行,现在天子刚刚迁都,百废待兴,正是需要我们这些臣子雪中送炭、表忠心的时候,若是等到曹丞相稳定了局面,我们再去不但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怕是真的就有去无回了。”

  “哦,睿儿你有什么想法,大家都说完了,该你做决策了,无论是做出什么决策,为父都支持你。”

  东方则看着自己的儿子,很是欣慰,不枉费我这个做老爹的前前后后为你铺路搭桥,自己的儿子还是对大汉朝对天子一片忠心的。

  “贾参军,许昌的曹丞相代天子诏,除了讨伐袁术的,是不是还有讨伐张绣和刘辟的?”

  “回小侯爷,有,而且这三道诏书是在短时间内先后发出的。”

  “我的想法是,奉天子诏讨伐张绣,然后向汝南的刘辟施压,借道汝南并屯兵汝南,我们从汝南北上许昌,亲卫营和谍卫营的作用可以更大的发挥,我们去许昌的安全更有保障。”

  “可是如果我们讨伐张绣,把张绣逼急了投降曹操怎么办?”孙坚提出了疑虑。

  “孙伯父,如果张绣真的投降了曹丞相,这不是正好,投降曹丞相等于归顺了朝廷,这不正是天子最希望看到的,更是曹丞相希望看到的。”

  “大哥的意思是拉一个打一个,打张绣而不灭之,拉刘辟其实是暗度陈仓,最终收服刘辟,占据汝南?”

  诸葛亮似乎明白了东方睿的想法,这的确是最好的做法。

  “对,至于三弟说的取长安和灭袁术,现在还暂时不能动,这些地方就算我们占下了,也是不容易治理,因此我的想法是东西佯攻,东面和张鲁,西面和袁术,都先打着,包括张绣也是,只打不取,我们的目标是汝南,而且要争取不费一兵一卒的接收汝南。”

  众人这才听明白了东方睿的想法,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就连东方则都认为这是最好的也是最稳妥的做法。

  东方睿看了一眼坐在一旁没事儿人一样的贾诩,心里暗自赞叹,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也只有贾诩才能相出这样的计策。

  这些计策,全是东方睿和贾诩提前商量过的,出主意的打张绣收刘辟的也是贾诩,今天议事,贾诩继续一如既往的承担着抛砖引玉的角色,最后由东方睿出面总结性发言。

  贾文和啊贾文和,你还真是我东方睿的张良和萧何啊。

  这是那天东方睿跟贾诩讨论完之后,东方睿发出的感叹,贾诩听完立刻头拱地的连呼不敢,我老贾只求平平稳稳,只求子孙长久,不贪功,不做出头鸟。

  ~~~~~~~~~~

  计策定下来了,就要安排人手,黄忠协助老爹东方则坐镇襄阳是必须的,文聘在樊城,讨伐张绣就交给文聘,贺齐在江夏,命建业的孙策率领三万精兵开赴江夏待命。

  襄阳这边,四位夫人和洛儿谁都不能丢下,蔡琰怀孕,本来蔡邕夫妻和东方夫人是非要让蔡琰留下的,但是蔡琰死活就是不肯,理由很简单,相公在哪儿,琰儿就在哪儿,谁说都不行。

  东方睿也跟老爹老娘和岳父岳母说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生自己就没赶上,已经觉得很对不起貂蝉了,今后再也不干这样的事情,自己的夫人和孩子那是必须带在身边的。

  东方夫人尽管是老大的不乐意,但也没拗过自己的宝贝儿子,只能千叮咛万嘱咐的抹着眼泪同意了,又给几个儿媳妇房中增加了丫鬟婆子,反正是能给什么就给什么,什么东西好就给统统斗殴带走。

  东方夫人甚至想跟儿子商量一下,要不你把我这个老娘也带上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