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虞传(节选)

书名:历史的涛声 作者:李义让 庄增述 曾一珊等著 字数:149964 更新时间:2019-12-10

  移祸风波

  1920年6月,成都高温华氏九十度。每天清晨,烈焰四射的骄阳便高挂蓝天,大街小巷立即蒸腾在热浪之中。挑水的,赶车的,抬轿的,教书上学的,做官为宦的,出门办事的,仿佛赶时髦一般,人人手里都捏着一柄大蒲扇。尽管他们不停地扇着凉,但仍是汗流如雨,闷热难当。

  就在这盛夏季节,吴虞、孙少荆、李劼人、陈岳安等人主办的《星期日》周刊,吴虞与外国语专门学校部分学生主办的《威克烈》周刊,因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不再满足新文化奠基的水平,所宣传的新思想更加激烈,成了鼓舞青年人冲破封建樊笼的一股强大力量。如果说这两份周刊是在封建礼教废墟上插的两杆新的大旗,那是不为过分的。

  受吴虞等人的启发,青年学生也纷纷组织社团,主办刊物。如四川学生联合会主办的《四川学生潮》;巴金、吴先忧等外校学生组织的“半月社”,出版《半月》报;刘先亮、王怡庵等人组织的“直觉社”,出版《直觉》半月刊。这些刊物,就内容说,多半是谈社会问题,抨击封建思想,间或也有小说、新诗、剧本发表。

  刊物文章登得最多的,还是有关女子问题的内容。如当时一个警察厅的巡官叫汪顷波的,他在街上偶然看见两个剪了短发的妇女行走,便诚惶诚恐地给成都警察厅上了一个呈文:“女子剪发,形类优尼,无有发髻约束,不惟失礼,有碍风化,亦为淫乱之先兆……”并建议:“已剪者令其复蓄”、“未蓄长前不得在街上行走”。没有剪发的女子,叫父兄严加管束,若不遵守命令,则“罪及父兄”云云。随即警厅依据呈文,在《国民公报》上发表了“禁止女子剪发的告示”。于是,青年学生办的刊物便纷纷发表文章,驳斥“告示”的谬论。警察厅恼羞成怒,便派人去查禁刊物,还扬言要捉人。但风波不久就平息了,剪了短发的女学生仍然在街上走着。

  就在这盛夏季节,好像嫌成都还不够热闹,川滇两军又来添乱,打响了混战。川军将领田颂尧、邓锡侯各率属部,向滇军赵又新部发动了猛烈进攻。赖家店、昭觉寺、驷马桥、青龙场、凤凰山等地都摆开了战场,昼夜枪炮激烈,烟火冲天,伤亡遍野。

  川滇之战打响不久,没想到徐子休一帮遗老们又跳出来“趁火打劫”,他们借机滋事,向他们的宿敌吴虞掀起一场反攻。

  他们以笔杆作刀枪,以诟骂恐吓作枪弹,在报纸上摆开了战场,妄图将吴虞及其同伴杀得望风而逃,或者陈尸街头。

  在他们眼里,成都青年人的觉醒,新思潮的“泛滥”,以及女子剪发闹家庭革命,都是吴虞及其同伴吴玉章、杨庶堪等人的主谋,他们早就憋不住了,随时在暗中窥伺机会。终于,他们抓住了吴虞的四女吴桓与潘力山自由结婚......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8.1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