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组合的“双区之城”姿态,拥有着“亚洲四大一线城市”“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第一”“改革之都”“创新之城”等众多荣誉之称。在这些荣誉背后,是深圳在发挥自身最大的长处推进着不同产业领域的发展,是以其“移民之城”的特殊性,在打造一个超级综合体。
都说以食为聚,在超级综合体的城市融合力下,深圳的创新力又能为食客创造一个怎样的新世界?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标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日常餐食方面,是一个典型的输入型城市。据相关资料数据统计:深圳每天消耗蔬菜7100吨、水果2300吨、水产品1500吨、肉类4200吨、禽蛋490吨、口粮5480吨。而深圳本土仅有3万亩基本农田,不具备城市供给力,所以100%的粮食、95%的食用农产品、85%的食品都必须依靠外地市场的输入供给。
深圳近2000万人口的日活餐食消费,所需覆盖的品类和饮食风格万千丰富,可以说是集全国东西南北于一体。在深圳任何一个购物中心或者社区周边,各种地方的餐饮代表都能看到。
深圳的餐饮业态,以湘、粤、川、东北这四大菜系为主,并没有像香港一样,从粤菜中升华出独特的港式餐饮业态,还处于阶段性大融合局面。而众多外来菜系,文化基因来源于地方,主打所在品类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老碗会”力推陕西美食,“陈鹏鹏”标榜潮汕美食,“蔡澜点心”直接以港式美食代表人物蔡澜先生做品牌名称。提到潮汕我们会想到牛肉火锅、牛肉丸、虾蟹煲、鱼片粥等;提到广州我们会想到云吞面、沙河粉、烧腊等;提到客家我们会想到盐焗鸡、佛跳墙、盆菜等;提到湖南我们会想到辣椒炒肉、血鸭、蒸菜系等;提到四川我们会想到水煮鱼片、辣子鸡、夫妻肺片、麻辣凉拌系等;提到北方我们会想到烤鸭、扒鸡、海参等。当提到深圳我们会想到怎样的美食?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这些无论是潮汕、广府、湖湘,还是长江以北的代表菜系,在深圳都能见到吃到。
根据大众点评数据,“2022年深圳必吃榜”共46家上榜餐厅,除了新出现3家茶餐厅连锁(克茗、敏华、新发)上榜,占据必吃榜榜单的,是东北菜(烤串、铁锅炖)、云南菜、新疆菜、盐帮菜、泰国菜、湘菜等菜系。数据的背后,看到的依然是餐食需求的丰富度,同时也验证了快节奏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