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浣花溪公园

书名:脑洞里的风光 作者:郭子玖 字数:232150 更新时间:2022-03-25

  大诗人杜甫居浣花溪旁,他诗中的浣花溪成了千古绝唱, 这茅庐、竹林、楼阁、小桥、流水的浣花溪,也就跟着杜甫的诗名扬天下。前几日,母亲从川东来成都,这是我们盼了很久的事儿,心里自然高兴,于是趁周末休息,我们一大家人,赶着车去了西边的浣花溪公园,近距离分享了成都五星级公园的魅力。

  1

  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诗歌大道,这是一处中国诗歌发展史展示长廊,既有古代诗人的雕塑,也有近代诗人的作品,尤其把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历史片段,用文字与雕塑二重奏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示了出来,特别是诗歌中的佳句名言,打造者将其镌刻在大理石上,并艺术地铺设在道路中,譬如“我劝天公重抖擞”“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让人在行走中学习,学习中陶冶情操。客观上讲,这些诗句,不仅仅被镌刻在了大理石上,同时也深深地印刻在了游人心中。我走在诗歌大道上,眼观诗圣雕塑,脚踩诗歌名句,心浴诗歌意境,那种诗的氛围,使你油然而生敬仰之情。它不仅仅是对诗人的仰止,更多的是对文化的尊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心理油然而生。

  对文化的渲染和尊重,这是浣花溪公园的最大特色,因此在这偌大的公园里,没有给皇帝老儿留空间,只给李白、杜甫、陆游、屈原等腾出了好位置。当时我就在想,这浣花溪的价值观,不在官僚的层级上求索,而是文化人的价值上重构。也许,这才是永恒的东西,正如中纪委纪检监察学院李永忠老师给我们讲的一样:“世界上还真没看到过官和钱传万代的东西,唯有文化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所以说,你到了浣花溪公园,既可在诗歌大道上领略到诗歌魅力,也可在万树山等地方感受到诗歌文化存在,因为他们把中国历史上的诗歌典故,弄成雕塑立在了公园里,像关雎恋情、屈原涉江、饮中八仙等,不仅让你感受到了诗歌文化,而且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

  说到诗人,在浣花公园,你不得不说下诗仙李白。因为李白高大的镂空雕像,让游客见了无不肃然起敬。这种情愫的产生,不是被迫出来的,而是从心底油然而生。我们对诗人的敬仰,不仅仅是那高耸的塑像,更多的是那魅力无限的诗歌文化,在我们心中高高地耸立。李白留给我的印象如此,杜甫、陆游、王昌龄、屈原等也一样,因为他们所代表的都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想,这是打造者的主旨,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真的,当你走在诗歌大道上,无论是古代诗人们的高大形象,还是近代诗人们的优雅气质,都会像一座山高高地耸立在你的脑海里。

  小径中有一个小小的诗歌广场,其周围是“游人诗墙”,两边墙上写着“境由心生”和“坐观云起”,游人可将自己的佳作留在诗墙上。其实文化是相通互动的,也是相生相融的。我们去浣花溪公园时,还有几位大叔以水作墨,以广场地面作为宣纸,用大得像扫帚的毛笔书写着诗歌。看到地上那隽永的书法作品,游客不自然地停下了脚步,驻足观看欣赏着大叔们的佳作。我喜欢书法,自己做学生会主席期间,还专门邀请书法家来校办班,只可惜当时社会活动太多,帮助同学们圆了梦,而自己却没有时间去学习,因此今日见到书法作品,心里总有一点遗憾,于是想把儿子叫过来,希望他能练练,可小子和家人谈笑风生,一路向前,哪有时间理我。我见不是时机,也就知趣地放弃了这个念想。身入诗意境界,分享着文化的盛宴,心里充满了自豪与得意,自然得为成都公共文化建设点赞。当时我还在心里想,这该就是成都“来了就不想走”的真正原因。

  2

  诗的意境是浣花溪公园的特色,但湖光山色也是浣花溪的景致。

  沧浪湖,这个人工湖,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似的,给这个公园带来了生机。说其实人工湖有点冤,因为昔日这里本来有个湖,就叫沧浪湖,当时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在浣花溪附近建有一座茅屋,自己给它取名为草堂,他因此常来这里游玩。杜甫在成都居住了三年多时间,共创作了240 多首诗,他在《壮游》中就写道:“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荣华敌勋业,岁暮有严霜。”可以看出,唐朝浣花溪旁,就有一座沧浪湖,也许是社会变迁之需,也许是自然生态变化之因,沧浪湖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成都城市管理者为展示这一自然生态,才又重新对其进行了开掘。因此,沧浪湖又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中。

  我看到沧浪湖,不由得想到了浣花溪的来历,似乎与百花潭的故事相近,传说唐朝时期,浣花溪边一个农家女孩,长得特别漂亮,又特别勤劳善良,其正是年轻貌美的时候,一天在溪畔洗衣,遇到一位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不小心跌进沟渠里了,这个僧人便脱下沾满了污泥的袈裟,请求女孩替他洗净。姑娘没有推辞,欣然应允。当她在溪中洗涤僧袍时,却不知何因,溪水里漂浮起朵朵莲花,不一会儿工夫就莲花遍溪。僧人不知溪名,但逢人便夸这位浣花夫人,问其如此貌美贤良的夫人在何方,他不知道真实的地名,就只好告诉人们,在成都西郊一个能洗衣的小溪处,后来人们就将这里称为了浣花溪,浣花溪公园也因此得名。

  除了沧浪湖,浣花溪公园还有一处湿地,就是白鹭洲。这也是对杜甫诗歌的还原,因为在杜甫的诗歌中,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白鹭洲就是仿照诗中之意境建设的。在我看来,白鹭洲比沧浪湖漂亮,感觉有一种童话故事里的质感,我们在编辑有关书稿时,曾经收集到一张照片,那精致使我将其收藏至今,因为我很想把它用来做书的封面。但每次封面设计师都认为与内容不搭,至此都未曾使用。因此,我这次一定把它放到游记里,以此来美化充实我的书籍。

  由于初春时节,气温逐渐回升,直直地站在太阳下,还是特别地热。因此,我便叫母亲等在白鹭洲休闲了会。欣赏那绿绿的草,观看那宁静的水,有闲情还可给白鹭喂喂食,尤其是那水中的船、岛边的树,不仅给人带来了凉意,而且还陶冶了人的性情,使我们少却了平日里的浮躁。总之一点,无论是站在那里,还是坐在那里,心里都是美美的,因为它会带给你“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的美境。

  3

  竹文化是浣花溪公园的又一特色,我们还在万竹广场,分享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为了给市民提供休闲的空间,城市管理者还专门辟了个万竹广场。广场四周都是竹艺产品,真正体现了四川竹工艺文化及水平,使浣花溪公园处处都有骨子里川西文化的元素,也把公园的特色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说到竹文化,我不自然地就想到了薛涛,这位唐朝著名的女诗人,其曾经就居住在这里。她不仅居住在这里,而且利用浣花溪造纸,其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作出深红色的精美小彩笺,常用于写小诗酬和,因其诗作富有造诣,人们便称其为薛涛笺或浣花笺。为何这么深受文人钟爱呢?也不仅仅是薛涛的诗作好,还有这书笺本身很好,因为浣花溪水清滑,用其造纸笺光洁可爱,为它处所不及,李贺用后就有好评,其诗曰:“浣花溪纸桃花色,好好题诗挂玉钩”。

  如今,浣花溪旁再没有薛涛的身影了,但薛涛浪漫诗性的神韵仍存。因为广场设计者同样注入了浪漫元素,专门在广场上建起了一处全钢化玻璃屋,给都市里的青年夜晚观看星星开辟了绝佳场所。我们没有体验的想法,也许是兴趣使然,也许是价值观使然,但我们绝对没有否定的概念,反倒对公园功能建设高度肯定,因为它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生活需要。

  在观看星星的玻璃屋前,是一处较大的广场。广场上聚满了游客,有大人,有小孩;有男的,有女的。大家都在玩着自己喜欢的活动。不过,也许是阳春三月的缘故,最多的还是放风筝。无论是大爷,还是小孩,他们在放风筝的时候,都是那么全神贯注,都是那么轻松喜悦,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就是建设生态公园的目的,也是城市公共服务的根本,那就是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因此,从这个方面讲,五星级的浣花溪公园是实至名归的。

  临近中午用餐时间,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浣花溪公园。那种留念往返的感觉,是我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因为那是一种收获后的幸福感受,也是一种吮吸养分后的舒展情怀,于是情感不自觉地从心口喷涌而出:诗歌生根浣花溪,水分充足大师育;李杜翘楚没伯仲,堪称帝国无与比。慕名前往体验游,心情舒畅人自由;文化养胃又养心,笑脸红润人人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