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甜甜
在李铭的名字前,可以有很多头衔:小说家、剧作家、电影编剧……李铭获得的荣誉和奖励也多得数不过来,他的小说蝉联过辽宁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他是全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他编剧的电影在国内外斩获了多项大奖……
10 多年前,李铭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农民工。他始终怀揣着对文学的执着热爱和美好憧憬,笔耕不辍,一路走来,把人生演绎成了梦想成真的奇迹。用李铭自己的话说——叫 “逆袭”。
草根的成长
1972 年,李铭出生在辽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他最初的文学梦想,始于一台小小的收音机。
听着评书长大的李铭,对文学生出了异于常人的热爱。他渴望读书,点着煤油灯,一读就是一个晚上。因为太入迷甚至头发被燎糊了也没有察觉。在微光摇曳中,理想的种子就这样生根、发芽。
由于条件所限,李铭20岁才初中毕业。之后他在乡里的水泥厂扛过水泥,去兴城一家疗养院打过工。成家后,又在朝阳北街卖过四年菜。为了生计,他在建筑队六年时间里先后做过力工、更夫、伙夫、保管员、材料员。在社会的最底层吃苦受累,李铭的精神世界却更加丰富了,他写的散文和小说陆续发表。那些作品像“黑暗中的烛火”,点燃了他的梦想,坚定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信心。
2002年,李铭迎来了命运的转折。他毅然辞去酒店的保安工作,进入辽宁省文学院首届新锐作家班学习,走进了他梦寐以求的文学殿堂。
“辽宁文学院是我艺术生涯的‘人’。看我生活贫困,院方就安排我在收发室打工。就这样,我白天上课,晚上值班,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李铭说。
从辽宁文学院回到家乡,李铭还是一无所有。迫于生活上的压力,李铭只好带着妻儿进了城,租房子做起了自由攥稿人。“要知道在我们老家,我写作他们都不理解,也不看好。我妻子没有工作,全家都靠我的稿费为生。那时候,稿子发表很困难,有时一个月只有几百元。”
会不会感觉压力太大而支撑不住?李铭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我知道我该写什么,我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我是那样的敏锐,要写的题材多得很,从来就没有觉得会枯竭。日子在一天天变好,我很骄傲的是,我完全靠着稿费生存了下来。”
2005年5月,李铭正式成为了辽宁省作协的签约作家。实现了他奋斗多年的梦想,完成了从农民工到作家的逆袭。2009年10月,李铭被辽宁省文化厅破格录取,成为辽宁省艺术研究所的一名专职作家编剧。
“记得第一次成为签约作家在营口鲅鱼圈开会。我在会上最后一个发言,几次哽咽哭泣。现在想起那一幕来,我丝毫没有羞涩,对自己的表现一点儿都不后悔。或许现在,我变得稳重成熟了,但是当年那份初心却始终未改。”当时的情形如今仍时常清晰地闪现在李铭的脑海中。
幸福的写作
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后,李铭的写作生涯也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荣誉和奖励扑面而来:他先后两次蝉联了辽宁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小说还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小说月报》等杂志转载;两次获得《鸭绿江》年度小说奖;他是《中国作家》第五届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获得者,获得《星火》优秀小说奖,凭借着整体创作成绩,获得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奖。至今他出版了十本著作,其中三本是在台湾地区出版发行的。
也许是因为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就发表于报纸,李铭至今仍保留着看报剪报的习惯。每天除了创作,其余的大部分时间李铭都用来阅读和学习。
“我们单位出过一位全国著名的剧作家李宝群老师,他是热爱学习勤奋学习的代表。其实,我每年写作的文字量一点都不比李宝群老师少。他是我尊敬的一位师长,也是我创作上要学习的楷模”,李铭说。文学创作需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眼睛,而丰富的人生阅历则为李铭积累了写作的大量素材。李铭的笔下大多是底层的小人物,他们个性鲜明,虽然生活困苦、命运多舛,却没有被苦难压垮。这些人物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贫穷、苦难、暴力与冲突,还往往在昏暗的底色中洇晕出明丽的亮色。而阅读李铭的小说,也会发现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以一个色彩很明亮的词为题——幸福,比如《幸福的月亮》《幸福的雪花》《幸福的火车》《幸福的萝卜》等。
在世俗的眼光下,底层的小人物通常是无奈的、辛酸的,他们没有光鲜的职业、稳定的收入、靓丽的穿着,有的甚至连温饱都无法满足,“幸福”二字对他们来说会不会过于灿烂?对此,李铭表示:“许多专家也有过类似的质疑,认为我的小说对幸福的表现太过理想化,是在臆造幸福。其实我所写的幸福,是社会小人物内心的渴求,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些小人物虽然微不足道,但在追求幸福的权利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岳父岳母生病,妻子要回老家照料老人。如今的李铭过着双城生活,频繁地往返于沈阳与朝阳之间。不但要写作还要独自一人料理生活,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家庭的压力。换作旁人,也许早就生出了诸多抱怨与负情绪,但李铭的生活却过得幸福而充实。
“六七点起床,散步锻炼,开始写作,中午自己做饭,午睡到下午三点,然后继续写作到晚上十二点。”在李铭看来,因为热爱,所以写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写着写着就入了迷,心无旁骛,忘了时间,写作对他来说已经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光影的梦想
李铭还是一名电影编剧。2006年,他编剧的首部电影《磨剪子抢菜刀》拍摄,此后这部电影曾代表中国参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展映;2007年他的电影作品《梨花雨》和《石榴的滋味》在央视电影频道播映;2008年他创作的《拉勾》《村官李八亿》《黑蛋,快跑》完成了拍摄……
至今,李铭编剧拍摄完成了12部电影作品,其中8部已在电影频道播映过。去年,李铭获得了电影频道电影百合奖优秀影片一等奖和优秀编剧奖,还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影协杯的大奖以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优秀影片奖。他编剧的电影《为了这片土地》在巴黎中国电影节上也斩获了多项大奖。
眼下,李铭又展开了写作生涯新的挑战,他要开始编剧历史题材电影啦!受西安电影制片厂邀约,李铭正在创作以“张骞出使西域”为主题的系列电影。
李铭所了解的张骞只是上学时课本上所描述的。如今要把这个故事述诸于笔端,变成电影剧本,难度不小。但他仍用“很有意思”几个字来形容创作过程。
“我去了张骞的故里,查阅了大量史料,从浩瀚的历史云烟中捕捉张骞这个人物,推敲两千多年前这个男人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要写张骞的故事,就必须研究当年张骞出使过的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而当时有的国家如今已消失,如何还原当时的风物、语言,这些都是困难。我在陕西张骞故里的座谈会上发言说,我会用张骞的精神来写张骞。现在,我做到了。”
国内有张骞研究会,李铭的剧本还必须要经得起研究会专家们严格的历史考证。而考虑到当时张骞所处的历史时代,剧本基本要用半文言文的形式来写作。这些对于李铭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他能顺利完成吗?对于这个问题,李铭挑一挑眉,眼里都是自信,“我写出来了!”
是啊,李铭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制造”惊喜的人,他在不断的挑战中攀上一个又一个艺术高峰。目前,他已经完成了“张骞出使西域”系列电影其中两部剧本的写作,电影已经立项马上投拍。
戏剧的魅力
说到李铭的作品,就必须提及他的戏剧。他的许多戏剧作品都跃上了中国戏剧舞台的前沿,使他成为全国知名的青年实力派编剧之一。最新一期的《剧本》月刊封面就是李铭的照片,有评论家在关注李铭的创作。
2010年,李铭编剧的话剧《木匠村官》诞生了。作品以最不起眼的老实木匠李八亿的代理村官之路为主线,直击乡村贿选、基层腐败等现实问题。剧本在最初发表时就受到了艺术家李默然的赏识和关注,在他的极力推荐下,《木匠村官》的剧本摆上了辽宁人艺的案头。在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上,话剧《木匠村官》一炮打响,获得了金奖第一名,李铭也获得了优秀编剧奖。之后,这部已更名为《代理村官》的话剧荣膺中国话剧金狮奖和中国首届学院奖优秀剧目奖,并入选国家首批艺术基金扶持项目。这个话剧目前已经演出了几百场,深受观众的好评。
接着,李铭编剧的话剧《人在穷途》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连续演出两年。他和学生刘雪编剧的儿童音乐剧《火狐狸玛洛金》开始在全省巡演,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而他的下一部儿童剧《书包精灵》也正在创作中。
“我满脑子都是故事,有了构思就要写出来”,不可否认,除了自身的努力,李铭的成功还源于他在写作上的天赋。小说、电影、戏剧甚至是童话、儿歌,古装、现代,农村、城市,李铭都可以不受题材阻碍,熟练驾驭。
“艺术是相通的,打个比方,材质都是面粉,只是你做成了不同的形状,花卷、馒头、饼,但本质都是一样。我觉得不管是文学还是影视或者戏剧,其艺术的材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转换了一种形式而已。我在生活中浸润成长,跨越体裁写作对我不是问题。”李铭笑称自己是“游击队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经历比较杂”。
有着坎坷经历的李铭,却感谢生活的给予,那些一路走来的艰辛与磨难成为了他人生的宝贵财富,“我永远难忘 2009 年10 月 9 日的那天,走进辽宁省文化厅大门的一瞬。回头看去是我不堪回首的过往。抬头看看,前面的道路阳光明媚。感恩这辈子所有的帮助和所有的苦难——是温暖和疼痛成就了现在的我。”
李铭还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行,生活于他永远是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最近去沈阳的一些工厂采风采访,收获很大。比如在沈鼓集团采访劳模,真的被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所感动。你不去现场感受,闭门在家是无法写出接地气的作品的。我们单位有良好的创作氛围,我们所长经常叮嘱我,要有使命感,要有危机感,要有学习的劲头。我想这就是工匠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写出匠心独具的作品来。”
在结束采访的时候李铭告诉记者,他创作的“黄金时代”来到了。他会珍惜,他会努力。有什么可以改变他的热爱?他笑着说:“唯有更爱!”
(发表于《今日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