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刊出版体制初步形成

书名:报刊出版:从计划走向市场 作者:徐登明 字数:168244 更新时间:2020-12-0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刊出版  体制  初步形成

  党的 “ 十四大 ” 正式确定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经济体制从财政、税收、金融,到国有企业的营运等,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新闻出版业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党的“十五大”确立新闻出版业“加强管理,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十二字方针后,我省按照中央的部署,五年来着力进行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的的报刊结构调整,逐步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刊出版体制。  ‎

  1995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新闻出版业要从规模数量型发展阶段向质量效益型阶段转移。随后,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质量管理标准》、《五大类科学技术期刊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把 期刊的 出版质量从法规上纳入管理的范畴。我省于1995年、1997年两次对全省报刊进行质量考评定级工作。第二次考评,评出质量一级报纸54种,质量一级期刊179种。这项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省报刊出版质量整体的提高。每年进行的好新闻评选活动等,也促进了大家对出版质量的进一步重视。

  1997年至1998年,全国开始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治散治滥”工作。我省通过治散治滥,停止出版了一批行业报刊(报纸14种,期刊8种);取消了内部报刊管理序列,停掉一批行业性质的内部报刊(内部报纸78种,内部刊物188种),其余所有内部报刊全部转化为报型刊型内部资料(计716种)。通过这次治散治滥,我省报刊出版秩序明显好转,出版质量明显提高,报刊摊派得到一定遏制。

  1999年至2000年,全国进行了报纸期刊出版结构的调整,停掉了一批行业厅局报刊,规定行业厅局不再办报纸,工作确有必要的只办一种期刊,其他的划转到党报党刊或有关新闻出版单位。我省在这次结构调整中,停掉行业报纸12种,行业期刊7种,划转到党报党刊或其他新闻出版单位并重新调整读者定位的报纸31种,期刊4种。为了整顿成都报业市场的无序竞争,2001年五月又停掉了《蜀报》、《商务早报》。通过调整,到2000年底,我省厅局报纸不复存在,行业期刊也相应减少。

  这次调整,彻底改变了我国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依托,层层办报办刊的报刊出版体制,对推进报纸期刊走向市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报刊出版体制初步形成。

  调整结构,报刊资源重新配置,促进了一批面向自费市场、受到读者欢迎的报刊脱颖而出, 初步 扭转了过去靠公文摊派办报办刊的局面。一些计划经济时期颇有生存空间的报刊,因读者群的变化、广告资源流向的改变,导致经营出现困难,《四川青年报》、《四川文化报》等自动请求停止出版。依靠市场办报办刊,遵循出版规律,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成为报刊界的共识。报刊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 认同 ,经营意识增强,除政治退出机制外,质量退出机制、经济退出机制的意识在业内日益增强。

  二  .  积极推进报纸期刊业集约化、集团化经营。

  报刊结构调整结束,我省形成了几个具有集团性质的报刊 出版机构 :

  以《四川日报》为核心的拥有11报1刊的四川日报社报业实体;

  以《四川党的建设》为核心的拥有8刊的期刊实体;以《成都日报》为核心的3报3刊的报刊实体;

  以出版专业类技术性报刊为主的 四川省报刊发展中心 , 有3报2刊11个广播电视报地方版;

  以出版教育类报刊为主的 四川教育报刊社 , 有3报4刊; 以出版科幻文学为主的 科幻世界杂志社 , 有3刊。

  这些报刊集团性实体,是通过行政整合而成的,要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集团,必然有一个改造的过程 , 包括划转过去的一些报刊的重新定位,管理体制的调整等。

  根据省委省府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决策,加快推进他们进行集团化改造,促进集约化经营,向报业集团、期刊集团发展,势在必行。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检查验收并批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挂牌营运。2002年,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经新闻出版总署检查验收并批准,正式成立,挂牌营运。目前,四川党建期刊集团筹备工作已经完成,省委已批准上报总署,待验收批准。四川报刊发展中心、四川教育报刊社、科幻世界杂志社正进一步加强集约化经营。

  三.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培养名优报刊,出版报刊精品

  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市场、面向读者的高品位、高质量报刊 ( 势在必行可替换为大势所趋 ) 。

  我省及早洞悉这一必然趋势,1994年7月,支持四川日报社以《棋牌报》改办《华西都市报》;1994年1月,支持创办《成都商报》,1995年2月,与《生活科学报》合并为《成都科技商报》,编入“国内统一刊号”,1995年7月,改《成都商报》。两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不断发展,成长为导向正确、读者喜爱、双效显著的全国知名报纸。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在川召开了“全国都市报会议”,对《华西都市报》的办报给予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两报多次 荣 获新闻出版总署“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 华西都市报在省内及全国都具有品牌效应,此处可加上华西都市报的图片资料 )

  我省电子类报刊在全国电子出版业内有执牛耳之势,《电子报》本报加合订本,期发一直在百万 份 以上。《电脑商情报》在全国也有较高影响。现正加强对这一类报刊的扶持,以积极配合,推进我省的“一号工程”。

  我省的期刊,三线建设带来的科技优势,决定了扶持学术类期刊的优势,这类刊物在全国居于前列。《空气动力学报》、《核动力工程》、《爆炸与冲击》、《生物医学工程》等 刊物,在 全国 甚至国际上其所在行业 知名 度很高 。社科学术刊物《社会科学研究》、《经济学家》、《四川大学学报》、《西南民院学报》等,与科技期刊也不分伯仲。面向市场的名优大刊,经过几年的培育,《科幻世界》已全国知名,享誉海外,成为全世界期发量最大的科幻 文学 刊物。《都市丽人》创刊后快速突破,两年多时间的发展,期发 已 近70万册,被业界称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大自然探索》、《龙门阵》,《优雅》等,都有较大起色。特别是通过“社刊工程”的启动,有力地促进了社办期刊的发展。

  1997年至今,我省 的 报纸获得“地方报纸管理先进单位”等国家一级奖项有8种,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4种,获得“重点百种社科期刊”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18种(次),进入“国家期刊方阵”期刊45种。2002年度,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我省《科幻世界》、《龙门阵》等8种期刊入选。 ( 可附上《科幻世界》刊物图片 )

  四.不断探索新的办报办刊理念,推进报刊业内部改革

  五年来,我省报刊管理和经营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和报刊经营理念,逐步形成。

  一是形成了新的用人机制。我省报刊业用人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1992年,《成都晚报》率先在全国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创办后,开始探索事业单位打破铁饭碗, 创新用人制度, 实行全员聘用、劳薪挂钩,开全国报界先河。这一制度经过这五年的完善,已在全国业内推行,其影响,可以说,已逐及我国所有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

  二是形成了新的分配机制。《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在改革中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劳绩挂钩的分配制度,把工作中的工作量、工作失误(如新闻报道失实、导向错误、漏报新闻等)予以量化记分,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包括劳保福利等。有效地调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

  三是经营理念不断创新。(一)开展跨地区经营。我省的《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电脑商情报》、《科幻世界》、《都市丽人》、《大自然探索》等,先后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华西都市报》建立了“特别报道”稿件全国有偿使用网络;《成都商报》向兄弟省市报刊有偿输出管理人才等;《电脑商情报》在兄弟省市开展多种经营 ; 《都市丽人》、《科幻世界》、《大自然探索》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销点 等 等。(二)以报业为主体,多种经营快速发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等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多种经营内容涉及旅游、房地产、医药、文艺演出、服务等行业,经济效益明显。(三)探索资本营运新路子,《成都商报》开展多种经营,成立控股子公司,子公司入主上市公司,吸纳社会资本,在多种经营方面进行资本营运。这种做法得到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的肯定。

  五.全省报纸期刊业整体快速发展

  五年来,全省报纸期刊业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出版质量、经济规模、从业队伍等都有长足的进步。

  报刊的规模数量稳中略升 。 在取消内部报纸内部期刊管理序列的治理中,38种高校校报作为特殊序列编入“国内统一刊号”;11种市州内部广播电视报作为特殊情况以《四川地方广播电视报》11个地方版编入“国内统一刊号”。期刊, ( 期刊在此处的意思? ) 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关为四川 新批 准出版 了一些新兴行业的技术性、普及性科技期刊。

  出版质量方面,我省报刊都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中国报纸质量标准》、《中国期刊质量标准》的颁布施行,我省连续两次质量考评定级,极大地促进了报刊整体质量的提高,编辑、校对、版式、装帧、印刷等各个环节质量意识普遍增强。

  报刊业的经济规模不断壮大。1996年、1999年两次以减轻基层负担为目的的行业厅局报刊治理工作,停掉了一批行业报刊,特别是报纸。所以报纸总发行量及发行总收入明显下降。期刊则由于走向市场的部分上升很快,总体仍表现为上升趋势。广告经营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报纸广告年增长24 . 2%,期刊广告年增长14 . 7%,都高于我省GDP的增长速度。

  全省报纸期刊业五年发展情况一览表  (1997-2002)

  注:本文完成时间为 2002年12月6日 。发表于《新闻界》杂志2003年第01期。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