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化雨润幼苗

书名:成长 作者:沈世林 字数:75355 更新时间:2020-09-02

  ——谨献给渠北二小爱心团队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人们

  “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当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载歌载舞,尽情欢庆自己节日的时候,渠县渠北乡第二小学全体师生迎来了自己最珍贵的客人——原崔大龙同志任校长时在本校读书的老校友、四年来一直向母校四十名留守失学儿童无私提供捐助的蒲小林、程伟、黄绍强、徐平川、蒲志安、崔志友、何渝七位先生。

  以蒲小林为代表的七人捐资团队,他们分别活跃在成都、西安、北京等地的建设工地、房地产市场及其它领域。四年前,当蒲小林先生得知退休老校长所在的渠北二小退休协会,由于缺少活动经费而犯愁时,当即慷慨解囊捐助10万元,程伟等六位同学纷纷解囊响应。

  而以崔大龙同志为牵头人的渠北二小教师退休协会,平均年龄高达72﹒5岁,当老人们正为活动经费紧缺而一筹莫展之际,没想到竟意外获得这笔巨额捐款,大家真是激动万分。然而当老人们发现附近农村的留守贫困儿童因缴费困难而面临失学时,当即决定将这笔捐款用来资助面临失学的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在渠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关怀和指导下,“退教协”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老人们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走村串户,用了近两个月时间,硬是大海捞针似的从近千学生中筛选出40名特困生作为资助对象。

  蒲小林捐资团队得知自己当年的老师将捐给他们的活动经费用作资助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的举动后,很受感动,毅然决定包揽40名特困生上学期间的全部费用。2011年渠县“9﹒18”特大洪灾后,他们又通过“退教协关工小组”,为家乡100户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同时,他们还出资为家乡的乡亲修好了道路。四年来,蒲小林捐资团队为“退教协”,为农村四十名留守特困儿童,为家乡群众捐资共计42﹒7万余元。

  “六一”的清晨,旭日冉冉升起。渠北二小的操场上,彩旗飘飘,身着节日盛装的少年儿童,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欢欣雀跃,载歌载舞。捐资的叔叔来了,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肖启文同志委托,代表县委专程前来接待蒲小林捐资团队、并参加“六一”庆祝活动的县委宣传部李彬副部长来了,县老年人协会会长、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熊克志、中共“十六大”代表、特级教师、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蔡改,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丁世泉来了,县教育局邹旭副局长,都来了。

  庆祝活动开始,伴随着欢快的《运动员进行曲》,各位上级领导及捐资团队贵宾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首先步入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座。紧接着,各演出队、各班级学生迈着整齐的步伐,依次鱼贯进入会场。

  当《迎宾曲》奏响时,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先队员跑向主席台前排,给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领导和贵宾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

  随着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迎风招展,分外夺目。

  捐赠仪式开始了,蒲小林捐资团队成员走上大会主席台,向四十名受他们捐助的农村留守贫困学生赠送节日礼物——一套校服和一双运动鞋。总价值5200多元。至此,蒲小林捐资团队为四十名孩子捐资已达24﹒72万余元。孩子们望着千里迢迢从祖国四面八方专程赶回来参加他们节日庆典、受捐助四年来才第一次见到的陌生叔叔面孔,既好奇又兴奋,他们接过礼物后,紧紧簇拥在叔叔们周围,摄影师赶紧拍下了这珍贵难忘的镜头。

  在热烈的掌声中,李彬副部长代表县委宣传部、代表肖部长,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对蒲小林捐资团队成员致富不忘老师、致富不忘父老乡亲、致富不忘家乡贫困留守儿童的高尚品德和崇高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崔大龙为牵头人的渠北二小“退教协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资助农村留守贫困学生所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号召全体同学和与会人员:要学习蒲小林捐资团队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要学习渠北二小退休教师关爱未来、奉献爱心、老有所为的感人事迹。

  熊克志主任在讲话中,除对蒲小林捐资团队高度赞扬外,重点指出渠北二小“退教协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在资助农村留守贫困儿童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为全县退休老人在安度晚年中“如何老有所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捐资团队代表黄绍强在发言中,衷心感谢家乡各级领导和父老乡亲对他们及家人的关爱,感谢“退教协”老师过去对他们呕心沥血的辛勤培养,表示要继续牢记退休老师过去对他们的谆谆教导,为人民多做好事、多做善事。

  受资助的留守贫困学生代表吴月在发言时情绪激动,她们从心底里感恩退休老爷爷和叔叔们,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及时地关心他们、资助他们,使他们能安心地顺利完成学业。她代表受助贫困生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退休老爷爷和捐资叔叔们的殷切期望。

  领导同志的讲话和代表的发言,赢得了全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文娱表演丰富多彩,有歌舞、朗诵、独唱合唱、相声、杂技,受捐助的四十名贫困学生合唱的《感恩一切》和诗朗诵《六一颂》,充分表达了孩子们感恩退休老爷爷、感恩捐资叔叔、感恩社会的真挚感情和节日的欢乐心情。

  当二十名退休教师组成的合唱队登上表演台时,顿时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我们是渠北二小的退休教师,我们曾在这里辛勤工作;舒适的育人环境,成功成才的优秀学子,饱含着我们的艰辛,凝聚着我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光荣、我们幸福、我们尽享着社会的关爱,我们在有生之年要为社会敬献爱心……”歌声深沉、豪迈,显示了退休教师老当益壮、自豪有为的精神风貌。

  看着整齐的上穿白衬衣、下着蓝下装的退休教师合唱队,望着他们那张苍老而又精神矍铄的脸庞,怎不令人感慨万分而又肃然起敬呢﹗

  队列里的高个子雷友鸣老师,86岁高龄,为了真实掌握自己负责片区留守贫困儿童家庭实际困难的变化情况,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每期至少两次走访受助儿童家庭。8岁女孩代亚娟,爸爸坐牢,妈妈离婚出走,爷爷又因车祸头部做了手术。雷老师几次到她家,没有水喝,没人端凳子叫坐,甚至连狗都无人拦。雷老师不但毫无怨言,还耐心辅导小亚娟的学习,认真做她爷爷的思想工作。12岁女孩刘宇秀,是跃进村五保老人刘代兴99年在公路边捡的遗弃女婴,72岁的尹道平老师,不顾自己体弱多病,每次家访,都要认真检查和指导宇秀的作业,还要和五保老人促膝谈心,帮助他如何指导孩子料理家务。你看,瘦个子的尹老师唱歌还挺使劲呢﹗77岁的黎中元老师,负责黄山村留守贫困儿童的调查了解工作,他风里来雨里去,有时为了弄清楚一名失学儿童的真实情况,要花三、四天时间,要跑上百里崎岖小路,要打听很多人,有时甚至为找监护人都要花费不少力气。年近70岁的张兴文老师,除随时了解掌握自己所负责村、社留守贫困儿童的家庭困难变化情况外,还自编节目指导全体受助特困生排练表演。特别是74岁的“关工小组”牵头人崔大龙老校长,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长年药物不断。多次前往重庆、成都等著名医院治疗,收效甚微。他和“关工小组”的所有退休教师一样,有一个甜蜜、温馨的小家庭。子女成才,孝敬有加。他完全可以在舒适、清闲的环境中安享幸福。但他心系社会,心系农村留守的贫困儿童,将过去所教学生捐赠给自己支配的活动经费,毅然用来资助面临失学的农村留守贫困儿童。他带领退休教师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深入调查研究,硬是从全乡近千名学生中筛选出四十名资助对象,把钱用在了真正该受资助的特困生身上。 很多人对此迷惑不解,七、八十岁的退休老人,不为名,不图利,有福不享,为资助一些与己无关的农村留守贫困儿童,整天劳累奔波,究竟图个啥?老人们响亮地回答:的确我们不为名、不图利,就图让孩子们从小感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关爱、感到我们这个社会的美好、感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

  庆祝活动结束了。但退休老师那种关爱未来、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蒲小林捐资团队那种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还留在人们的心目中,久久挥之不去。

  太阳快要偏西了,夕阳喷射出的余辉,染红了大半边天空,发出耀眼的光芒,绚丽多彩,令人陶醉﹗在渠北乡的乡间小路上,隐约可见依稀蠕动的人影,那是渠北二小的退休老师们,为着不使一名农村留守的贫困儿童失学,年复一年地在这几条家访的小路上走着,走着……

  暮色夕阳

  ——2012年6月3日夜作于渠城北门书斋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