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平梁平
梁平:1955年12月12日生于重庆。当代诗人。先后毕业于重庆师范专科学校、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历。1975年下乡当知青,曾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县文化局副局长、重庆市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秘书长、《红岩》杂志社执行总编辑。2001年1月,从重庆调入四川省作家协会。已出版诗集《山风流人风流》、《拒绝温柔》、《梁平诗选》、《巴与蜀:两个二重奏》、《琥珀色的波兰》(中英文对照)、《诗意什邡》、《巴蜀新童谣100首》、《远与近》(波兰版)、《三十年河东》《深呼吸》等十部诗集。长篇小说《朝天门》一部。吕进、蒋登科编著有《梁平诗歌评论集》。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青年作家》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一、记忆
王西平:说说您出生的丰都吧。再谈谈您的家族背景吧,以及父亲和母亲。
梁平:丰都不是我的出生地。我的祖籍是丰都,我曾经在一首题为《丰都》的诗里写到过。丰都是古代小说中的鬼城,非常遗憾我至今还没有去过,总是阴差阳错。但是我很多次梦见过丰都,似是而非,既清晰又含混。我父母出生在那里,大概是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因为家族遭土匪袭击,就跟随我的爷爷举家到了重庆。那时他们很小,我父亲在“万恶的旧社会”就去了当时的国民党21兵工厂(现在的长安厂)当童工。母亲很漂亮,作为童养媳指定到梁家,我父亲在他那一辈是老大,所以母亲跟到了重庆,随了我父亲。父母亲很小的年龄就颠沛流离,没有什么文化,后来一直在厂里当工人到退休,二老均八十有余身体尚好。
王西平:在《重庆书》中,您表达了对一个城市的缅怀,在您的记忆中,有哪些事和人是永远逝去的,以至于让您如此缅怀呢?
梁平:重庆是生我养我的城市。我在《重庆书》的自序里特别强调了“我不是对这个城市的缅怀”,而是对这个城市几千年历史的追究,对这个城市的血缘以及我的血缘的指认,勾画出我所以为的城市精神。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生长的地方必然给这个人留下精神胎记,而这个人,无论在哪里无论生活得怎样都不应该忽略或者责备自己身上的胎记。
王西平:1975年,您开始了自己的知青生活,那个地方叫五里坡,从地图上看,周围是猫儿山、狮子山、鹅蛋山、鹞子岩、肖家坡、一碗水,您还提到过猴子山……很有趣的名目。说说在五里坡的生活吧。
梁平:那个叫五里坡的地方是与我的青春同在的地方。我当知青已经是上山下乡的尾声了,因为不知道有多么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