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书名:挑一帘烟雨走世界 作者:汪贵沿 字数:63264 更新时间:2020-03-18

  看一路梨花带雨

  ———评《挑一帘烟雨走世界》并为序

  李自国

  仿佛由来已久,仿佛心领神会,作为一名在《星星》诗刊躬耕数十余年的编辑,我是通过一次次诗歌的自然来稿认识汪贵沿的,通过昔时的一纸飞鸿,这些年的微信留连往返,虽鲜有面唔,但也一步步感知了贵沿为人为诗的难能可贵!

  几十年来,贵沿默然坚守,大胆探索,创作出了有时代印记,有生命体验,有个性艺术特色的诗歌作品,他是如此的执着,如此多的收获与感悟,诗作先后散见于《诗刊》《星星》《绿风诗刊》《诗歌报》《澳门月刊》《世界散文诗》等报刊杂志约200余万字,全国公开出版《涂鸦路上》《汪贵沿作品选》《栅栏内外遗落的文字》《挑一帘风雨走世界》等诗文集8部,获大小奖多次,作品被收入文学多种选本,2018年受邀第20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大剧院举办的“爱在江南”诗词颂唱暨汪贵沿诗歌朗诵音乐晚会。是“土群部落”和“宽诗堂”及四川方言诗歌创始人之一。

  在汪贵沿的诗意世界里,豪迈奔放与婉约柔情并存,激情与理性相伴,既有纯粹的抒情方式,又有着对人间烟火独特的生命体验。

  我读了汪贵沿这部《挑一帘烟雨走世界》,仅看其中一些诗的题目,就粘住了我的目光,让我深深地记住了他。

  汪贵沿的诗不仅标题奇特,颇有新意,而且视角独特、个性鲜明,尤其是他刻意拓展烟雨朦胧的意境,将多愁善感的情绪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对接,不断生发出与重不同的诗情,勾勒出了一幅又一幅“梨花带雨”的美景。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可以称得上是抒写“雨中情”的行家里手。

  “太湖是一朵莲/盛开在烟雨朦胧的江南/开成紫玉墨韵的砚池/开成旗袍步履雨巷的雅韵。”把太湖比作江南的一朵莲,也就只有他汪贵沿!这是他的专利,仅此一句,我就记住了他。

  诗人的联想不仅形象大胆,而且生动贴切。再则,将太湖作为烟雨江南的点缀,用盛开的姿态熏染诗意,也就更加灵动了情感、丰富了内涵,在不动声色中放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之后,诗人采取叠进的手法加快语感,连用两个“开”字———打开一幅“砚池”的画面,打开一幅女子在雨巷中行走的画卷,将诗情进一步推向纵深:“江南就挂在太湖的帆上/将吴侬软语的思念拉长了千里之外/从一个时代运往另一个时代/所有时代都柔情似水/将宽窄的运河打湿了城市间的距离/延长了多少不眠的归期。”

  一般人看自然景观都大同小异,亦或是普通的骚人墨客,因早已被众多的笔锋触及,即使欣赏它表面的旖旎,也难以发现它内在的魅力,这个时候,有功力和人文关怀的诗人则会拨开眼前的迷雾或现实的晦暗,楔身到岁月的深处,将想象的翅膀飞临于浩瀚无垠的天际,就像我们乘坐夜航上升到万米高空,顿时便有一种新奇的发现不请自来。换言之,汪贵沿将“江南挂在帆上”,让“吴语的思念拉长了千里”、“运河打湿了城市间的距离”,瞬间就将晦暗的现实照亮,被遮蔽的魅力刺激,使本来没有关联的景象和事物水乳交融、唇齿相依。

  这就是说,隐藏在岁月深处的诗意,顿时被奇妙的联想和比喻唤醒了,无疑就打开了诗路的最新路径,成就了《太湖是江南盛开的一朵莲》这首有意境宽度和思想厚度的诗脱颖而出。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说,意境的宽度,思想的厚度,往往能直接反观一个诗人的格局和高度?

  写烟雨,写自然,写一路梨花带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对人的抒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寻找和互动,最终呈现的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

  在《五月,江南烟雨》这首诗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把伞撑起了江南/五月的心事便在伞沿滴答作响/把江南穿在身上/湿了背影/湿了季节/湿了吴越春梦。”这些拟人化的抒写,是人类情感温度融合自然景观的美妙境界,不仅丰富了人性的善良,而且提升了大自然的美感,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人文内涵。“这梦一做千年/这梦一做万里/梦见西施浣纱/梦见贵妃醉酒/梦见飞燕轻舞/梦见了雨打窗台袅袅生香。”

  对于诗人来说,历史的记忆就是思想的底色。因此,善于寻找并有发现特质的诗人就会在行走途中对那些有故事的情景格外关照,从而聚焦其中,延伸开去,反思历史及至自身,让自己的诗思蕴含着生命的苍凉和历史的冷峻。

  诗人采取排比加叠进的方式,在一瞬间就将三大美人囊括其中,随着语感的加快、情感地推进,再一次将他的抒写风格展现出来:“去断桥偶遇/去青楼作歌/不管是白素贞还是香君/只要西窗红烛/只要江南烟雨。”

  也许历史典故在诗人脑海里留下的烙印太深,早已融合成诗情温暖的元素,也就滋长了对“断桥偶遇”“西窗红烛”这些美好爱情的向往或悲情的怜悯之心:“那些蓦然回首的缘分/那些春花秋月的哀叹/从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洞箫里/吹奏出水墨烟云/一把油纸伞/打开旗袍下的妩媚/一把桃花扇/折叠出多少私奔的爱情。”

  五月是江南莺飞草长的日子,也是多雨多雾多愁善感的季节,它极易拨动诗人的感受和联想,因此,这些湿淋淋的诗思不仅打湿了江南,也就打湿了诗人温润如玉的情怀。

  如果说读上面这些诗随手可及诗人情感柔软的肋骨,是汪贵沿在江南烟雨中行走与唐朝李煜不期而遇的唱和,那《劫持一帘烟雨去银川》则是他憧憬与王维相聚于边关,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把酒共盏贺兰山的情景再现:“劫持一帘烟雨去银川/我只想留下来当个山大王/不骑马/不坐船/搭乘玄鸟便直奔西厦王朝/有兄弟就跟着/有美女就带着/吃香喝辣/去贺兰山安营扎寨。”

  西北多风,少雨,骨子里对烟雨的偏爱,也就毫不掩饰,即使是劫持,也要将烟雨带去。诗人开阔的心胸、坦率的性情,不是在酒精作用下的暴露,而是对那一片神奇土地赤裸裸的向往:“不学张骞,不学常惠/醉了,登山摘星星/累了,躺戈壁看月亮/用白云擦汗,用黄沙洗脸/山青水绿的日子,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描写人文历史,揣摩历史的嬗变和细节,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是历史学家的首选,诗人难以重建历史的沧海桑田,但诗人可以透过历史的横断面,捕捉古人的蛛丝马迹,展开自己联想的羽翼,写出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心灵历史:“我多想与党项人一起/披星戴月,骑马射箭/是英雄,葡萄美酒夜光杯/醉卧沙场又如何……”

  诗人对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欣赏已经升华为强烈的关照与志同道合,打破了传统诗人的思想壁垒,用跳跃式思维和对扼守边疆的参与,架构全新的意象和诗思,瞬间就激活了沉淀在历史深处的细节,引出了被岁月屏蔽了的喜怒哀乐,使其呈现出久违了的光彩:“凤凰都可以化城而卧/何况我人生苦短几十年/劫持一帘烟雨去银川//该喝酒喝酒,能写诗写诗/把相思倒入酒中/放下一切尘世欲望/让灵魂飞翔/大漠孤烟直,塞上更江南。”

  对意象的选择和语言的管控以及情绪的把握,构成了汪贵沿的诗歌别出心裁的景观。就表现手法来说,这首诗用叙述镜头扫描历史,将塞上江南的美景和人物一网打尽,采取特写镜头聚焦自己,深情解读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把黄河安顿下来/把风沙请出关外。”

  在诗人的笔下,不学张骞,也不学常惠,而是像西北风席卷戈壁滩一样豪迈: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愿意终身在边塞“安营扎寨”。在诗人的眼里,虽有古道西风瘦马,但也有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中华儿女的奉献精神和乐观主义情怀的高调亮相,也是我们民族之所以能千年不衰的强大基因使然。

  从诗中的气度不难看出,诗人来到塞北目睹曾经被铁蹄撕碎的土地,道义和担当已经使他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血脉偾张,不拘小节.他携手张骞、常惠、党项人和沙棘、胡杨、丽子园、凉州府等人和物的交替出现,让诗思在古代穿梭,在未来飞翔,巧妙地放大处理思想的内因,使沉重的历史话题不再沉重,悲凉的过往不再悲凉,使一股浩然的内在能量穿越千年,年轻了我们本来不再年轻的目光,速解了诗人潜藏于心的思想密码,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现实的担当,未来的畅想,融汇成了思想与情感的二部合唱。

  汪贵沿行走在祖国壮美的山川湖泊之间,永无休止地弹奏内心敏感的弦,诗思就像银河落九天,常常将平淡的、琐碎的感观机智处理,巧妙点化,进而抽绎出诗的光焰和氛围,让其散发出诗意的能量,开辟出了广阔的诗路。

  他不仅写出了江南烟雨朦胧的美景,给我们解读了众多的人文典故、趣闻轶事,而且对故乡川西亦是深情款款,流连忘返,同样抒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亦或走南闯北、行迹天涯,他也笔耕不辍,异常勤勉,如《杭州,飞舞的蝴蝶》《江南是一壶茶》《荆州在一部书里》《戴望舒的雨巷》《成都九眼桥》《父亲,我好想抱抱你》《我的母亲》《用一帘烟雨,等你在故乡的惆怅里》等等,这些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抒情的浪漫感和审美的开阔感,犹如姗姗而来的春风吹过辽阔无垠的草原,几乎能直抵读者心灵柔软的港湾。有些诗貌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有深刻的内涵和较大的艺术张力,细细品味,足可牵引出当下最热烈的社会话题和责任感。

  可以说,汪贵沿的诗歌之路是稳健的、富有成就的。然而,诗歌的长途并不平坦,任何一个诗人如果自满或懈怠,都会很快被后来者追上或超越,因此,寄希望于汪先生并共勉:严格地选材、深刻地开掘、巧妙地构思,亦是每个诗人一生不可忽视的。

  2019年2月13日于星星楼(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著名诗人、《星星》诗刊副主编、国家一级作家)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