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千古正气之歌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他20岁时,考取状元,在南宋朝廷为官。1278年底,在江西海丰北面的五坡岭,遭遇元军袭击被俘。1283年一月九日,被元军杀害。
一 仰慕忠臣烈士,报效祖国尽忠职守
文天祥平日爱读史书中各个朝代忠臣英烈的传记,尤其崇敬同乡前辈中那些有名的英雄人物。这中间,他尤其看重的有北宋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见义勇为的文人领袖欧阳修;有南宋初年,惨遭金兵剜心剖腹誓死不屈的忠臣硬汉杨邦乂;还有那南宋初年,主张抗金保国,敢于上书诛伐杀害忠良的卖国贼秦桧的胡铨。这些先人用他们的生命写下了反对侵略,保家救国的历史业绩。这些先人也影响文天祥确立了他一生不变的坚定志向。在县学宫中,他曾经站在这三个人的塑像前面发誓:如果自己死后不能排列在他们被后人敬仰纪念的行列里,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的文天祥,立志救民救国。他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他的诺言,无愧地进入被后人崇尚怀念的英雄行列,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1234年,蒙古国灭掉金朝。1252年,蒙古又灭了云南的大理国。因此更加狂妄嚣张,驱兵南下,向南宋腹地进军。
当时的南宋朝廷,腐败无能,根本无力抵御外来侵犯,却对国内横征暴敛,平民百姓怨声载道。出生和生长在南宋朝,又是这样国难深重、兵荒马乱的年代,文天祥很想有一番作为。在殿试时他写出了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独到见解和主张,他指出当时存在的种种社会弊病及危害,提出了进行政治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整顿朝纲、选拔贤能、壮大发展军队、巩固海防等行之有效的各种建议。考官王应麟看过试卷后对文天祥极为赏识,他对宋理宗说:此试卷论述的事实像镜子一般的明晰透彻,这个人的忠心就像钢铁和磐石一样的坚定。这是个可以放心使用的好人才。而文天祥也在以后几十年的仕途中,以一颗忠心赤胆为国尽忠守职,他做到了坦言直谏,不畏生死,守正不阿。他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受到世人的敬仰。
1259年,文天祥被补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当年他恰恰遇到了把持朝政的宦官董宋臣向宋理宗进言迁都逃跑这件事。文天祥还没有来得及去上任,就立刻直言上书宋理宗,非常大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大敌当前,要坚决反对逃跑,反对迁都,主张杀掉董宋臣来平定人心。同时,文天祥还提出种种可行的防御措施,尽管这些正确的建议都没有被采纳,但是这件事己表明了文天祥十分鲜明的坚定立场和他把国之存亡视为己任的使命感。
二 投笔从戎,征战南北杀敌兵
1274年,元世祖下令攻打南宋朝,气焰极其嚣张。
南宋首都临安危急万分,为救危城,朝廷诏告天下,要求各地“文经武纬之臣,忠肝义胆之士”大起义兵,来拯救被困的朝廷。各地接到诏书的文武官员,真正起兵的人少之又少。当时任赣州知府的文天祥,立即响应,短期内就招集了军士万余人,并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家产做了军费,率军北上去临安卫护都城。曾有人这样劝他:“元兵长驱深入,足下以乌合之众,前去迎敌,这与驱群羊去斗猛虎有什么区别?”文天祥这样回答:“我怎么不知道强弱的悬殊,我们的国家养育了臣民三百多年,今朝有了急难,征及天下兵丁,竟没有一人一骑前往,我非常痛心这样的事,这次,我不自量力,决心以身殉国,我这样做,只是希望普天下的忠臣好汉们能随之响应,为国效力,人多势众,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可以保全。”
1275年四月,文天祥领兵到达吉州,遇到朝中投降派的极力阻挠。文天祥率救援部队抵达临安,恨不得立刻就上前方去杀敌,朝廷却派他去平江(今苏州)做知府。不几日,又接到朝廷的命令前往独松关救援。文天祥带领救援的军队还行进在半路上,临安的门户独松关已经被元军攻破占领。平江也随即失陷。文天祥只能率军又回到临安城。朝廷命官只能听从朝廷调遣,文天祥听命于斯身不由己。他以大局为重,服从,就是他唯一所能够做的了。
1276年,大举南进的元兵兵临城下,临安城遭到围困。朝廷命令文天祥到元军的兵营里和元朝的丞相伯颜谈判。走进元军的兵营,文天祥非常镇静,他首先声明,他不是来投降的,而是代表大宋朝来谈判的。他要求元军退兵以后,双方才能够平等地坐下来进行谈判。面对伯颜种种软硬兼施和威胁利诱,文天祥寸步不让,而且义正词严地痛斥元军罪恶的侵略行径。被激怒的伯颜下令扣留了文天祥,并马上押往大都(今北京)。船行半路,文天祥寻找机会,以逃脱了元军魔掌。
1276年的七月,文天祥来到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成立督府,征集四方贤士,得到了江西和福建人民的热烈响应,再次起兵。他报效国家、抗敌杀敌的决心一直没有动摇。
1277年,文天祥发动了对元侵占江西的反攻战役。他身先士卒,勇敢无畏,在战场上,他指挥有方,勇谋并用,很快就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收复了会昌、兴国县、赣州所属各县等大片地区。文天祥的反攻得到了临、洪、袁、瑞各郡人民响应,受到了这些地区人民的拥戴与支持。这次战役的胜利大长了南宋人民的志气,沉重打击了元朝侵略者的气焰。
但也文天祥反攻的胜利,触怒了元世祖忽必烈,他迅速调派了大批精锐部队到江西来镇压。敌势太强,宋军难以抵抗,文天祥退兵广东。兵败不气馁,他仍然矢志不渝,准备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不想,1278年底,文天祥转移到海丰北面的五坡岭,遭元军袭击被俘。
三 以身殉国,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从被俘的时候起,就抱定必死的决心。他曾吞服冰片,也曾绝食,想一死殉国却没能如愿。
1279年南宋灭亡。汉奸张弘范劝文天祥说:“宋朝已灭,丞相你的忠孝也都已经做到了,假如你能用你的才能为元朝效力的话,也是可以做宰相的。”文天祥答:“国家灭亡不能去挽救,作为大臣死都不能脱罪,怎么还能再做变节投降的事。”同年四月,文天祥被押解到了燕京。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钦佩文天祥的气节,更是珍惜这个难得的人才,出于诚意,忽必烈以特别的礼遇相待,亲自出面劝降。不管他怎样利用荣华利禄来诱惑,文天祥只回答:“我国灭亡,我只求速死。”这以后,不管是归顺了元朝的南宋降臣来劝,还是元朝的丞相来劝,文天祥都一样,态度坚决地予以回绝,大义凛然,不为所动。
在元朝的阴暗牢房里,文天祥度过了三年多的牢狱生活。三年时间,他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来表明他的心志,直到今天一直都被人们传诵的《正气歌》就是他在牢房里写成的。他用他所崇敬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坚强不屈的意志,歌颂先烈们的凛然正气,也用先烈们的气节来勉励自己。
1283年一月九日,全身上下带满刑具的文天祥,泰然自若地走上了刑场。当初在劝降的元世祖忽必烈的面前,文天祥直立不跪,可是到了刑场上,文天祥向着南方,那是南宋王朝的方向,虔诚地拜了两拜,然后从容就义。在他衣带上有他事先写好的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确,他无愧地做到了就是死也要光照千秋。
文天祥用他47年短暂的一生,写出了辉煌的历史。还有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流传千古的壮烈诗篇。文天祥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英雄。他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忧国爱民的崇高精神,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