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庭栋
年少时读鲁迅先生的《热风》,在《估〈学衡〉》一文中抄下一句古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序。”以后多读了几本书,知道此话是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所说,见于《日知录》卷十九《书不当两序》条。顾炎武在引用了杜牧与娄坚的有关论述之后,特地告诫后人:“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由于敬重顾炎武的道德文章,我从此谨记这句名言,不敢为人作序。如斯界域,坚守至今。
今天为《百姓读新都》一书作序,是我自破界域的第一次。
为什么愿为此书作序?一来是编者的坚持,二来是自己年至七十之后自律稍懈。更重要的是,我有如下三条理由。
这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这是新都的百姓写新都,是新都的百姓读新都,是新都人对于乡土的方方面面的真实记录。近百篇不长而精练的文字,发自内心,发于至情,一篇一花朵,一页一真心,没有空话套话,没有虚情假意,没有无病呻吟,没有胡说海吹,可以供今人阅读评说,可以传后代子孙参考。较之目前处处可见的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七拼八凑的文字垃圾,我认为这就是好书。虽然书中的作者既无名家,也无大腕,但是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知情者与真情人,他们的文章可信、可亲、不发水、不矫情、不瞎编。我国文坛公认的名家大腕钱钟书先生曾经尖锐地抨击那些“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谈讲不痛不痒之话,花费不明不白之钱”的所谓学术会议与所谓纪念文集。《百姓读新都》这类好书正是与这类垃圾针锋相对的、原汁原味的、货真价实的乡土文化著作。
我们需要这样的好书。如今的世界被不少人称之为“地球村”。海量的八方信息,多元的价值取向,新颖的通信手段,让人们置身于万花筒内、五里雾中。但是,愈是如此令人头晕目眩,愈是应当清醒而坚定地维护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愈是应当加强我们对祖国、对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这里,乡土教育是一个基础。不孝父母者不可能忠于民族,不爱故土者不可能忠于祖国。我曾经在我的《天府的记忆》一书的题记中这样写道:“我爱成都,既是出于情感,更是出于理智。”我也愿再次重复流沙河老师为《老成都》丛书所作序言中说的一段话:“今日的成都人,固然应当面向未来,目极全球,脚履国中,指通网上。同时,也应当不时地回回头看一看老成都,知晓我们从何处来,那个来处有些什么必须继承,以充实我们的精神文化。”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的乡土教育的工作是愈来愈弱了,乡土教育的手段是愈来愈少了,乡土教育的效果是愈来愈差了。很多青少年说到港台明星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可是对于自己家乡的了解却几乎近于无知,甚至连一些书籍文章、媒体传播在谈到乡土时也常常是以讹传讹、错误百出。所以,我们应当尽力在这方面努力做一些实事。虽然这无助于一年一年的GDP,但却有助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成长。而我,就愿意为这样的好书略效绵薄,企盼这样的好书多多问世。
我曾经无数次到过新都,我有亲戚朋友住在新都,我的独生女儿曾经在新都上学,多次沾益过新都的恩泽,所以,我对新都是有感情的,我也是比较了解新都的。这座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美誉的城市,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新都宝光寺和桂湖是成都最早的旅游名片,也是我去了多次还想去的地方。新都是四川唯一的状元杨升庵的故乡,还有近代学者吴虞、当代作家艾芜等,都是新都为中华民族送出的杰出英才。新都不仅人文蔚然,名人辈出,作为成都的上风之地,它风光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
这本书就是新都百姓认知和热爱自己家乡的肺腑之声,它记录着新都百姓的真实生活,承载着新都人走过的心路历程。每一篇章、每一字句,无不浸透着作者和编者对新都的深厚情感。我们相信,有这样一份情感的存在,新都的历史会得到更好的保护,新都的未来更有着指日可待的美好。
这应当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2010年岁末
历史可能会被涂改和编造,
传说可能只是风闻,零碎而明灭
真理可能是别人的给予——
最好拒绝这份礼物,
宁愿自己寻找。
只有亲历者,
经疾风劲雨 度世事沉浮
看香城沧桑 听毗河波涛
才可以铮铮有声地说:
我们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