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 传承与发展

书名: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作者:李忠昊 字数:339741 更新时间:2019-10-25

  ——纪念四川省图书馆建馆百年

  李忠昊

  四川省图书馆已有百年历史了。百岁的它不仅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一部巴蜀文化的历史。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首役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四川社会革新之门。“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封建藏书楼在“保存国粹、启迪民智”的思潮下,逐步走向近代图书馆,四川陆续出现了具有图书馆服务性质的阅报所。也在这一年,清政府四川提学使刘嘉琛奏请建立图书馆。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民国政府四川行政公署成立后继续推动建立图书馆。1912年10月20日成都少城公园西侧,四川图书馆定名开馆。此后,四川图书馆从馆名到隶属关系都数度变迁,先后更名为“成都市立图书馆”(1928年)、“四川省立图书馆”(1940年)、“川西图书馆”(1950年),1952年始正式定名“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初创的近四十年,四川著名学者林思进、蒙文通、伍非百、穆济波等先后出任馆长,为传播知识、服务社会而竭心尽力;但由于旧中国时局动荡,四川图书馆只能在曲折生存中缓慢发展,这个时期图书馆藏书门类单一,品种稀少。新中国成立初的四川省立图书馆藏书总量是89642册,其中中文线装书和平装古籍5万多册,余皆报纸、杂志、西文、日文等书籍。

  自1952年正式定名“四川省图书馆”至今的60年,是四川省图书馆快速而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几代图书馆人的励精图治、努力奋斗下,今天的四川省图书馆已有藏书近500万册、珍贵文献70余万册、善本书6万余册、数字资源30余TB;是凝聚全川公共图书馆力量,全天候服务覆盖四川辐射西部的综合研究性省级公共图书馆和公益性文献信息基地;四川省总书库、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川省分中心、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四川分馆和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全国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四川省中心,也是国际图联成员馆和世界银行资料存放馆。如今的四川省图书馆为四川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构建传统与现代的横向与纵向的服务网络中,可以说是软硬并举,文化惠民,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推动数字文化惠民,为四川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生命。

  四川省图书馆自强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息。创办伊始,由四川行政公署划拨办馆运行款项,拓址建楼(成都少城公园内),因种松八十棵,也称八十松馆。1922年后四川财政困难,经费一再削减,1927年终因省款支绌,馆务难以维持,划归成都市政公所管理,仍称四川图书馆。1939年省府复拨款项30万元,由中央图书馆派员辅导策划,在成都城守东大街一幢三层西式楼房中二次建馆,该处馆舍可藏书4万余册,阅览室3间,设座位150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文化事业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公共图书馆的领导,在历届图书馆人的奋斗努力下,先后在成都骆公祠、桂王桥西街、城守街等处购征土地建馆。20世纪70年代末迁入现址总府路6号,这座4层高1.6万多平方米馆舍设有阅览室17个,座位900个,是当时成都市中心最漂亮宏伟的建筑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业务的发展,该馆舍已明显不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90年代初,为了求变求发展,四川省图书馆在“以文养文”的思潮下尝试与企业置换产权建新馆,但由于企业资金短缺,“项目”搁浅,致使图书馆文献收藏整理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馆藏文献严重受损,最基本的阵地服务都难以维持。1998年,在中共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文化部的关怀下,在省文化厅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四川省图书馆班子及全馆职工团结互助,通过艰苦的努力,经过漫长的法律诉讼,终于在20世纪后期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和法律纠纷,为修建新馆排除了障碍,打下了基础。在此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又艰辛地解决了图书馆职工几十年无住房的老大难问题。

  传承文化,启迪民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省图书馆的新馆建设,在省文化厅的直接策划和领导下,在省发改委和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08年策划建新馆,并选址在成都市天府广场西侧,2009年四川省图书馆新馆正式立项,成为四川省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这彰显了党和政府有世界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境界,有宽阔的视野和胸襟,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意识和精神,也标志和确立了四川省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我们图书馆人是幸运的。

  四川省图书馆新馆从外形设计到内部功能布局与风格都注重巴蜀文化元素的内涵表述,注重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在新馆的开放性、普惠性以及数字图书馆设计上,重视巴蜀文化资源的整合传播,特色服务上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表现及数字化的体验。目前,新馆建设在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领下,省文化厅党组亲自主抓,通过科学推算项目进度,各项保障措施及程序安排严谨到位,确保新馆建设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稳步推进。2013年,一座总面积达5.2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区面积占88%,座位3800余个,同时可接待读者6000人的现代化图书馆就将屹立于成都市天府广场西侧。落成后的新馆将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发展融为一体,可以实现多维空间体验、海量馆藏查阅、现代阅读公益共享、科学研究知识传播、数字资源遨游、功能齐全的综合研究型的四川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和阵地。

  四川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巴蜀文化更是底蕴深厚,人文荟萃,郭沫若曾在《蜀道奇》中写到:“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扬雄与相如。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作为巴蜀文化与典籍文献研究中心,四川省图书馆深厚的丰富馆藏要感谢历代专家学者和各社会机构的捐赠、缴送,加之本馆购求、馆际互换交流和国际交换所得,因而使馆藏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瑰丽多姿。四川省图书馆馆藏本身所有的历史文物性、艺术代表性、学术资料性的特质,既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物质见证,也是今天研究考察中国古代文化史、书籍史、印刷史等不可多得之直观形象材料。就其内容而言,举凡现代百科、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多语种、多载体文献齐备。可以说,四川省图书馆的藏书不仅规模宏大,且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严整。特别是馆藏的隋唐时代手写经卷、唐宋元明清五朝著名文人诗词集、历代四川方志、古医书、古农书等堪称巴蜀文化历史之珍宝。馆藏明嘉靖版《华阳国志》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方志,更因毛泽东同志于1958年借阅,而弥足珍贵。馆藏明洪武五年至永乐元年刻《大藏经》,因刻于洪武年间的南京,又称《洪武南藏》《初刻南藏》,明代洪武官刻《大藏经》传世仅此一志。

  四川省图书馆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宗旨,一方面努力发掘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另一方面力争为公众提供平等、自由、开放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四川省图书馆结合自身馆藏特点,在现有馆舍有限的条件下,不断改善服务环境、丰富服务内容,努力拓展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全面减免服务费,延长服务时间,实现四川省图书馆全年无休的全方位开放;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成都残联、成都监狱、武警部队等单位合作建立分馆,特别是在省文化厅党组提出的重心下移,面向群众服务基层的总体思路下,四川省图书馆为弱势群体、特殊读者和边远地区群众建立社区和农民工图书室,实现四川省图书馆阵地服务的不断延伸;举办图书节、图书日和阅读日等活动,打造“巴蜀讲坛”文化惠民百场基层流动讲座,丰富图书馆阅读和现代多元文化服务。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四川省图书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公益延伸服务,凸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2002年,四川省图书馆抓住机遇,在中央争取到了由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第一批示范省;在新一轮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浪潮中,四川省图书馆又一次争取到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第一批示范省及国家数字图书馆西南地区的第一家分馆。四川省图书馆以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为抓手,凝聚四川省公共图书馆界力量,在全省各兄弟馆的通力合作下,整合区域图书馆服务职能。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基本构建了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网络,将文化信息资源与图书馆公益文化整合服务深入基层,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四川省图书馆现已建立四川省图书馆网站、文化共享工程四川省分中心网站、国家数字图书馆四川分馆服务平台等数字图书馆系统,并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通网上免费阅读和跨库检索服务。在百年之际,2012年四川省图书馆又将国家数字图书馆四川分馆服务平台再次升级,实现了全天候一站式的读者服务;目前,四川省图书馆在上级的领导下,已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建成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21个(覆盖率100%)、县级支中心181个(覆盖率100%),纳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乡镇服务站3184个(覆盖率72.1%)、街道基层服务站155个(覆盖率62.2%),与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合作共建村基层服务站50166个(覆盖率100%)、社区服务站759个(覆盖率13.3%),初步实现了覆盖全川的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五个进入(进农村、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服务覆盖全川。并走出四川,让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西藏墨脱边陲的部队官兵,通过文化共享工程信息网络听到党和国家的声音。同时,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四川省图书馆围绕“巴蜀文化”这一主题,从巴蜀文化宝库中甄选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通过精心策划,建设了四川“文化艺术”精品、四川“文化旅游”、四川“文化名人”、“绵竹年画”、“藏族唐卡”、“羌族文化”、“康巴藏语”资源库、“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库-四川篇、“农村实用技术”等多个具有四川特色的数字资源数据库。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四川省图书馆再一次发挥了在四川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图书馆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了解灾情,援助灾区图书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咨询和决策依据。同时,在国家图书馆和各省兄弟馆的支持下,在国家共享工程管理中心的援助下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灾区,在群众集中安置点建立了900余个文化共享工程“重建心灵家园”赈灾服务点和流动图书馆,发动和组织协调各受灾图书馆在灾民安置点建立了140个图书服务站,向灾区分发25万余册图书。并组织各类专家学者到各灾区板房集中安置点举办“心理护理”讲座,为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丰富灾区群众文化生活、安抚灾区群众的紧张情绪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川省图书馆还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政府灾后文化重建,恢复文化生态,重生民族民间艺术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重要的文献服务。

  作为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图书馆一贯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四川珍善本古籍文献的保护整理工作。1985年四川省图书馆正式开展文献抢救工作,利用缩微影像拍摄技术翻拍抢救馆藏珍贵文献。2007年四川省图书馆在文化部、财政部实施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又启动了四川古籍保护工程和善本再造工程,2009年省政府正式成立了四川省古籍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厅际联席会的指导下,经过古籍保护中心及各方配合,目前一方面切实推动了全省古籍保护与抢救工作,基本完成了四川省古籍普查与“古籍珍贵名录”、完成了两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并通过国务院批准授牌,举办了十余期古籍修复培训班,为我省古籍保护抢救工作培训了一批人才梯队。另一方面,四川省图书馆完成了我省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馆藏元刻本《南史》、稿本《西洋杂志》等书修复,帮助四川师范大学完成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刻本《明纶大典》的修复;以“继绝存真,传本扬学”为宗旨,陆续修复再造了《南阆盐务图说》、《四川方志简编》、《明代印存》、清初刻本陈章焕画《水浒叶子》,与四川大学图书馆合作的清乾隆董邦达工笔设色手绘(绢本)《清初四川通省山川形胜全图》,以及目前正在实施中的明嘉靖刘大昌刻本《华阳国志》等一批四川珍贵古籍,既让绝版古籍善本化身千百,永无失传之虞;又使古典历史文化广泛传播,便于披览研读。

  四川省图书馆自著名学者林思进为第一任馆长以来,严谨治学、开放办馆与培养人才的治馆理念从未动摇。特别是近十年,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图书馆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四川省图书馆从内部管理、业务建设、服务模式等方面逐步进行全面创新。围绕“文化惠民”这一图书馆建设服务的精髓,四川省图书馆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特点,集传统服务于一体,以开放式的服务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将现代图书馆服务融入到每一个服务端口,甚至包括安全保卫、行政管理的每一个工作端口,从创新和应用的多元层面来实现图书馆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导航人生、向往美好生活的服务理念,更加体现出以文化为灵魂,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本质特征。

  在四川省图书馆百年之际,我们深切怀念四川省图书馆的前辈学者专家和几代无私奉献的职工,他们用自己的人生书写了百年馆史的壮丽篇章。当代的四川省图书馆将秉承严谨治学,开放、平等、惠民的办馆理念,在人才培养和免费开放服务等方面探索改革、不断创新。

  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风雨、百年耕耘,在新的征程上,图书馆人一定会上下一心,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工作,在传承历史留下的丰厚遗产的同时,注重大力弘扬和发展创新,四川省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之路将延续这一脉相承的理念。虽然今后的路会曲折、漫长而艰辛,但四川省图书馆历经百年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强大文化生命力,必将显现出勃勃生机,在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省文化厅党组的直接领导下,为推动四川的经济、文化、科研、教育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四川省图书馆馆长 研究馆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