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书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解析 作者:王国敏 高中伟 字数:132558 更新时间:2019-12-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解析》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普课题。本课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整理出92个基本问题,分为六大部分,通过生动的语言、翔实的数据、形象的图表,深入浅出地将一些枯燥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成为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此。

  一、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1.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理论只有在实践中被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掌握,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教条,而是关于人民群众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大众化,才能掌握群众、教育群众,指导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宣传普及工作等形式,使之走向大众化。

  2.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够顺利实现。当前,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在总结我们党以往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使宣传普及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3.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社会环境和执政条件的深刻变化,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兴衰成败。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把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等内容介绍给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实践认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的基本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出发,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最关心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来展开。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整体框架和内容结构上作出了创新安排。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的基本内容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经济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政治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文化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社会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基本问题等六个部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经济建设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建设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和议会民主制度的区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西方“多党制”的区别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建设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谐文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建设部分:主要阐述了社会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党的建设部分:主要阐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党员意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普通俗读物的基本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具体,理论分析和具体事例数据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述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重要思想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若干实践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的鲜明特征

  科普通俗读物的形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体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普通俗读物,坚持理论性和通俗化相统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读本这种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大众话语”,使广大民众能看得懂、读得懂、用得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紧扣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的选题和阐述都始终贯穿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的红线,努力反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反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进展新经验,是一本深入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的辅助读物。

  二是紧扣人民群众关注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普通俗读物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入手,以问答的形式展开阐述,所作出的理论阐述都围绕问题、针对问题、回答问题,着力解决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困惑和认识疑虑,解开人们思想的扣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关注热点、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的特点。

  三是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所阐述的核心思想,在通俗化、大众化的表达形式上不断创新。阐述基本问题的语言生动活泼,以准确的数据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信度和可读性,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来展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和把握趋势,唱响时代主旋律,引导人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上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完善,我们的研究是没有穷尽的,这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地更新。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普通俗读物难免有疏漏和不成熟之处,我们恳请各位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