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爆买”的先驱

书名:无印日本:想象中的错位 作者:姜建强 字数:140242 更新时间:2019-09-26

  他表征了一个时代

  以描写中日两国历史为一生己任,并为此积极寻求双向间互信互认的著名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以90高龄在日本病逝。陈先生著作等身且影响力巨大,无论从哪个角度无论用怎样的文字评价他的笔墨生涯,恐怕都不为过。

  他表征了一个时代,一个用笔墨开启中日两国认知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随着他的病逝而告终焉。并不是说这个认知的必要性已经终焉,并不是说这个认知的过程已经完结,而是再无后人能用陈先生的这支巨笔,出色地接续这个话题了。正如日本著名历史学者司马辽太郎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能让日本人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只有陈舜臣。”这是最为惋惜也是最令人伤感的地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句话送给骨髓里都流淌着中国历史血脉的陈先生,我认为是最为适合的了。

  纪念与哀思,最为要紧的是纪念什么,哀思什么?是罗列他的作品?是陈述他的生平?或者是找一部小说,评说他如何为中国人扬眉吐气如何为中国历史验明正身?在我看来这不是最好的纪念与哀思。我认为最好的纪念与哀思,就是要找到他写了一辈子的文字中,究竟想诉诸什么想表示什么?那么,透过陈先生的文字,我们究竟发现了什么呢?当然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发现会不一样。对我而言,我在他的文字里发现了最为用心最为自觉的一个字:思。一个文人的思。

  绝不接受思考的潜规则

  绝不接受思考的潜规则,绝不接受思想的原文本。这是陈先生笔墨生涯的最大亮点。如果说笛卡儿的历史不可信论来自于怀疑,那么陈先生的历史小说创作论则来自于思考。我思故我在,绝不人云亦云。陈先生将自己比喻为竹子,并引用郑板桥的话说,因为不开花,所以没有蜜蜂或蝴蝶前来烦扰,这是竹子的优点。

  十多年前东亚盛行“儒教圈繁荣”论,亚洲“四小龙”成了热门话题。儒教这一文化因素真的是导致繁荣的唯一原因吗?陈先生对此有自己的思考。他在《儒教三千年》(朝日出版社)中认为,繁荣不可忽视殖民因素。殖民带来的异质文化的强行闯入,经过多年便会盘踞于此。虽然原住民拥有本地文化,但同时也不得不接受另一种文化。正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带来了空前的活力。因此虽然儒家所重视的“礼”在维持社会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形式主义又成了近代化的大敌。不可否认,这就是有新意的思考了。要知道切入殖民因素,说它还能发挥正能量,如果在极权体制下,能有几个文人有这样的思考这样的直言?

  再如,关于“以德报怨”这个说法,陈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二战结束后,蒋介石对日本曾用过这个词。《论语·宪问》中记载......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12.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