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树下的永光

书名:笔触家山 作者:吴显果 字数:203088 更新时间:2019-12-17

  车在山间行走。两边的山都是高高的,但山与山之间的地带却 相对平坦。菜花时不时在田野间金黄着灿烂的笑脸。新修的水泥路 上,黑色的路面与白色的分隔线对比鲜明,与两边的民居张贴着的 春联、悬挂着的大红灯笼相映成趣。春节已在爆竹渐次零星的炸响 中准备远走,但元宵还没有来临。春阳有些暧昧的气息里,时不时 飘过阵阵腊香,正要皱着鼻子深深地吸一下以饱嗅觉,前方山高处 却蓦地出现几株高大的黄桷树,浓荫有些夸张地撑开的冠盖下,高 楼、民居雁行鳞次。不用说,这就是永光乡了。

  永光曾名永兴。在仪陇的版图上,它东靠九龙乡,南临炬光乡, 西望文星镇,北依永乐镇,算得上是仪陇东部较为偏远的乡镇之一 了。从石佛乡继红村肖家梁七柏姊妹树旁发源的二龙河经大寅、九 龙流经此地,滋润了这一方的山山岭岭,也养育了千百年来经久不 衰的农耕文明。

  场镇虽小,但历史却很悠久。它对面毗邻马鞍山的南天门就印 证了这一点。公元 502 年,南朝梁在今大寅镇设大寅县,为了拱卫 县城,统治者在大寅周边的永光山头上设立驻兵的营地,因在大寅

  之南,所以号称南天门。直到今天,山上由巨石垒成的南寨门遗迹

  尚在,并与大寅东北部的九龙寨、西部的磨盘寨以及周边龙岗寨、 何家寨、三星寨互相印证历史的风景。因为与县城为邻,人烟也一 定是很兴旺的。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在这 里也寻找得到曾经佛号如歌的香烛与供台,马鞍山上的马鞍寺、龙 王山上的龙王堂、山下河畔的永兴观等诸多宗教文化遗迹,从一个 侧面印证了这里信仰与生存的生生不息。

  而永光的得名,恰恰就是山下河边的那座香火旺盛的永兴观。 至少在辛亥革命前,这里都叫永兴观。民国时期,又叫作永兴场。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一个叫邱兴明(音)的炬光人在永兴场迅速发 迹,并做成了良田千亩、店铺数家的富豪,当地人称邱老爷。他在 街中心的两棵年龄已达数百年、三四人难以合抱的黄桷树下修起一 处占地数亩的私家大院。人们常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可这位邱老爷 却恃财而骄,为富不仁,强霸一方,结果被仇家暗杀。新中国成立后, 邱家大院被人民政府没收为公有。1952 年,设立永兴乡人民政府时, 乡政府即始设邱家大院。1980 年四川地名普查时,因同一地区有 相同名称,故更名为永光,据说当时更名决策者的意思是,中国已 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中央 的“三农”政策必将永放光芒。

  黄桷树浓荫笼罩下的不仅仅是乡政府,还有在改革开放前逼仄 的街道,子孙繁衍的人民以及永光乡的另外两处......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18.00 购买 >

目录